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孫過庭精髓

孫過庭精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00:28:55

黃簡講書法(筆法篇)47——什麼是使轉

1.孫過庭系統

書法在唐代非常重要,關系到一個人的仁途,不但科舉中有《明書》一科,铨選"楷法遒美"也是标準之一。所以唐代書法教學也非常普遍,有官方的,有私人的。但究竟怎樣教學,大多數都沒有留下記錄。有一個人寫下了他的教學法,這就是孫過庭。

孫過庭對他的教學法很自信,他說:"嘗有好事,就吾求習,吾乃粗舉綱要,随而授之。無不心悟手從,言忘意得。"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有愛好書法的人來我這裡學習,孫過庭給他們講授書法綱要,效果很好。他們馬上就了然于胸,心手相應。

那這個綱要是什麼呢?孫過庭說他不保密:今撰執、使、轉、用之由,以袪未悟。原來就是四個字:執、使、轉、用。"袪"即去除,知道這四個字就可以去除你不懂的疑問。

2.四個字的解釋

這四個字孫過庭是有解釋的。

第一個字"執",他這樣解釋: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執"就是執筆,"深淺長短"我在14課中已經解釋過。這裡就不重複了。

第二個字是"使":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掣"以前音chì,"牽掣"就是牽連、牽拉。"縱橫"就是豎筆和橫筆。"縱橫牽掣"就是豎筆和橫筆牽連。舉例來說,如果兩次重複,從橫筆開始,就是"橫豎橫豎",如果豎筆開始,就是"豎橫豎橫"。重複幾次沒有關系,都稱之為"使"。

至于"使"的意思,《說文解字》說:"使,令也。"段玉裁注:"令者,發号也。"《釋诂》"使,從也",其引申之義也。發命令是主動使人,接受命令為被動跟從出使。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

如《詩經·小雅·雨無正》:雲"不可使",得罪于天子。這句詩的意思是:如果我說"不跟從",就會得罪于天子。所以孫過庭說"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這意思很明白。就是一筆跟從一筆,後面跟着前面。

使轉在草書中最為明顯,拿王羲之《都下貼》為例,你看這個"三"字,就是"橫豎橫豎橫",從頭到尾,我們稱之為一個使。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2

如果是真書的"三"字,它也是一個"使"。兩筆之間有筋脈相連,那是大圈中的虛筆。行草書經常把兩筆之間的牽連寫出來,那就是帶筆或者牽絲。所以行草的表達包括實筆和虛筆。而真書通常隻寫實筆,隐藏虛筆。所以真書看起來點畫好像是分散獨立的。其實不是,真書隻是把使轉的關系隐藏了。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3

再來看《都下貼》中這個草書"侯"字。這個草字是從篆字"矦"演變而來的。一個字怎樣變成草字,将來草書課程會解釋。這"矦"字就是兩個"使",先寫"豎橫豎",再寫"橫豎橫豎橫",就可以了。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4

又如這個"吾"字,組織結構也非常簡單。兩個使就寫出來了。學草書必須懂得使轉。不懂使轉去描字,是學不好的。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5

孫過庭第三個字是"轉",這比較容易理解:"轉,謂鈎環盤纡之類是也。"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6

鈎,就是半個圈,一個弧形。環就是整個圓,如手環。"使"是講直線,"轉"是講曲線。"盤纡"就是打圈,萦繞、連續的轉。孫過庭說"轉,謂鈎環盤纡之類是也"。指的就是弧線和弧線的連續。這種轉,還分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情況。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7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8

你看孫過庭這個草書"家"字,就是不斷地順時針轉。我把它拆開,你可以看到它的組成:有些是兩圈,有些是一圈。最後還有半圈的,那就是鈎。

前幾堂講到《古詩四貼》草書"老"字,這就是連續用逆時針轉,最後鈎是半個圈。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9

第四個字是"用",孫過庭說: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點畫向背,就是點畫的姿态。我以前跟大家講過這個例子。《陰符經》中"沉"字,三點水起筆兩個點,它們的形狀,是相反的。一個向下,一個向上,這就是筆勢不同。孫過庭所謂"點畫向背",就是指點畫的筆勢。

簡言之:使是直線,轉是弧線,都可以連續使用。使轉概念來之于草書,後成為組字的規則。真行草三體,都用使轉來組字。通常人寫字,是照偏旁部首,一點一畫加上去的,而書法真行草三體,是照使轉來組字的。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0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是真書作品,我舉個簡單例子,"于"字,上面兩橫是一個使,下面一個弧形的鈎是一個轉。所以這個字就是一使一轉,這就是書法家的思維。至于"于"字屬于什麼部首,那是文字學的思維。書法隻看它是一使一轉。

曆史上孫過庭第一次提示了真書和草書的聯系和區别,他說: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

草書的形由使轉組成,要寫得好看,自然要講究用筆,這就是點畫。所以,草書的情性,恰恰是在點畫功夫上表達出來的。而真書的形,大家都知道由點畫組成,但如果沒有使轉就很死闆,一有使轉這個字就活了。草書本來是動的,有點畫則動中有靜。真書原本是靜的,有使轉則靜中有動。

和張旭的系統相比,孫過庭的教學系統相對比較簡單,他隻講了執筆,沒有講用筆,這是一個缺陷。但孫過庭提出了使轉概念,這是非常重要的。他把真草看成是互為表裡的兩種書體,草書要講究點畫用筆,真書要有使轉聯系。孫過庭從理論上闡明了這一道理,貢獻巨大。

3.使的注意點

這樣一來,我們寫組合線條也就有了重點,關鍵是把使轉這兩種線條寫好。那麼,寫"使"的線條,要注意什麼呢?

"使",橫豎牽連是複合線條,一望而知,它有很多角位,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右上角和左下角。右上角我講過多次,今天提醒一下左下角寫法問題。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1

3.1頓筆 踆鋒

左下角可以用兩種圈轉向,這在43課中講過。王羲之這個《蘭亭序》"至"字左下角,就是這樣寫的。所謂兩圈轉向,其實就是頓筆和踆鋒的結合。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2

3.2逆時針兩圈=順時針一圈

第二,運用規則"逆時針兩圈,等于順時針一圈"。褚遂良《陰符經》"之"字很多。這一個"之"字左下角,就是用順時針一圈寫的。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3

但是要注意,順時針一圈的左下角,會向左方突出,形狀和逆時針兩圈不同。轉的時候,來回要用前後兩個側面。否則筆毛會絞起來。

3.3順時針分層兩圈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4

順時針分層兩圈,也就是順時針加多一圈。這也是《陰符經》中的"之"字,這個左下角是順時針兩圈,這兩圈往往不是重叠的,而是分為上下兩層,其實本質上就是扭動筆心,就是筆心換方向。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兩次扭筆心的效果當然比較好。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5

這種方法,更早見于王羲之的作品中,你看《遠宦貼》這個"多"字,中間的大節點就有上下兩層,用了兩個順時針小圈。第一圈上面一筆"斷",收了筆,下面又另起一筆。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6

仔細看看王羲之《蘭亭序》這個"引"字,這裡有兩個左下角,上面這一個是順時針一圈,下面這一個是順時針兩圈,臨貼的時候,要小心體會這種用筆的變化。

3.4左下角用折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7

以上講的都用轉,左下角用折也可以。一橫起筆兩面換,不就是一個左下角嗎?不過這是一個點畫的起筆,不是兩個筆畫的組合。而且這是一個鈍角,如果是銳角就換不過來。除非你用尖鋒寫,那就沒問題。用側鋒大幅度折是有困難的,通常要改用三面換。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8

豎橫兩筆在左下角結合,有時可以用牽絲連接,這是比較輕巧的方法。你來比較一下,左邊"在"字是米芾寫的,這個左下角是一個三面換。而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寫法,用了牽絲來表示這個折,看起來輕靈飄逸。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19

3.5衄鋒揉搓

寫左下角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揉搓。以前我講到起筆的四面換,筆鋒一左一右,重複再做,這種動作很小,本質上是調整筆心,這就是揉搓。

各位還記得"九用"之六衄鋒嗎?我在20課中講解過。《玉堂禁經》說,衄鋒就是"住鋒暗挼ruó是也"。"挼"就是揉搓。或者說,揉搓這個動作,是衄鋒的一種表現。衄鋒就是換筆心,你可以做一次,也可以做多次。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20

《蘭亭序》這個"懷"字這一筆,王羲之怎樣來組合這一豎和一趯的呢?就是用了揉搓。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21

又如王羲之《喪亂貼》,箭頭所指這個左下角,也是用揉搓寫成的。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22

順便說說,揉搓是換筆心的常用動作,任何轉彎處都可以用,你看王羲之《蘭亭序》這個事字,這個右上角也是用揉搓的。

孫過庭精髓(孫過庭說的使轉)23

甚至收筆處都可以用揉搓。這個"暫"字,豎筆收尾以及最後橫捺收筆,收了兩次,都是揉搓的結果。

4.轉的注意點

至于轉有什麼要注意的技巧呢?

"轉"主要就是内旋和外拓的替換。"盤纡"打圈的時候,要注意半圈規則。具體怎樣過絞鋒點,可以看44課。

簡言之:孫過庭指出真草都用點畫和使轉來表現。真書點畫為表現形式,使轉為情性的表達。使轉越活躍,情性越波動。使轉到一定程度就是行書了。草書使轉為表現形式,點畫為情性的表達。點畫越精緻,書風越平和。

二級課程我要講筆勢,筆勢是點畫的姿态和組合。而使轉是根本原則。

本節要點:

孫過庭系統:四字教學法。

執、使、轉、用四個字的解釋。

左下角的種種寫法。

要點解讀:

思考題:

草聖張芝說"匆匆不及草書",為什麼匆忙之中反而不寫草書?

使轉是否等于大圈?還是等于裹束(大圈加小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