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欣賞一位聖賢對人生的感悟:
“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來自攀比。”
曾經有一位青年人,總是抱怨自己時運不濟,沒有發達,不能像那些富人一樣,過幸福快樂的生活。一天,他在路邊遇到了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老人見他一臉苦喪,便問他說:“青年人,你好像有些不高興呀!為什麼不快樂呢?”
青年人回答說:“我始終都想不明白,為什麼别人都那麼富有,而我卻這麼貧窮。”
老人接着說:“貧窮?你已經很富有了!”
“什麼這麼說?”青年人疑惑地問道。
老人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反問道:“如果現在斬掉你的一根手指,給你1萬元,你覺得可以嗎?”“當然不行。”青年人很意外。老人接着問:“如果把你的雙眼都弄瞎,給你10萬元,這樣可以嗎?”“不行。”青年人非常堅定地回答。“如果給你100萬元,讓你馬上變成一個80歲的老人,你覺得可以嗎?”“還是不行。”“如果用你的生命換1000萬元,你覺得可以嗎?”“當然不行了,我都沒了命,要錢還有什麼用!”“這就對了,你已經擁有了超過1000萬元的财富了,為什麼還哀歎自己貧窮呢?”老人說完後,笑了笑便離開了。
青年人愕然無言,突然明白了很多。
人的生命隻有一次,是最珍貴的,也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生命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财富。在生命的曆程中,我們可以體驗人生百态、走過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擁抱山川河流美麗風景、盡享風霜雨雪藍天白雲……
其實,上面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已經很富有,不要攀比!
然而,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攀比。
一個朋友,從住所到單位也就不到10公裡的距離,平時騎電動車上班也就是30分鐘左右,卻不止一次在我面前念叨:我們單位大部分人都開車上班,我也得買輛車,要不,我每次騎着電動車到單位,就覺得擡不起頭。
一天,他高興地對我說,車買回來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當我得知,為買這輛車,他用盡了自己的存款的同時,還借了外債,也隻是支付了部分款項,其餘辦理了分期付款。祝賀之餘,也很無奈。
這位朋友,家庭并不富裕,自己一個人工作掙工資,老婆沒有工作,偶爾打些零工補貼家用,孩子尚小,還在上學,卻為了自己的面子和虛榮心,舉債買車。結果,日子過得十分緊巴,有一次實在拉不開栓,跑到我這裡借錢來應急。
對此,我就想,汽車也好,電動車也罷,其實質無非就是一個代步工具。不足十公裡的上班路程,有條件開個車無可厚非,沒條件騎個電動車也不錯。這位朋友,為買車把自己生活弄得手頭緊張,焦頭爛額,不值當啊。
愛因斯坦說:
“攀比是産生煩惱的根源。”
無論生活是好是壞,都不應該與他人進行攀比。攀比,其實質就是,把價值觀建立在浮華虛僞的物質世界,疲于奔命在簡單的物質追求中。
其結果,信仰别人的成功,感覺自己的卑微;仰望别人的榮華,感歎自己的不幸;比較别人的春風得意,憤然自己的失魂落魄;羨慕别人的快樂,放大自己的痛苦。
俗話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攀比,常常讓我們迷失了自己,丢掉了幸福。
這,或許就是現代人感到人生痛苦、生活很累的原因吧。
攀比之劣根性,人類存在,動物界也存在。
南美洲原始森林裡有一種鳥,全身翠綠,十分美麗,叫翠波鳥。它們每天都忙忙碌碌地在築巢,因而顯得無精打采,很疲憊。翠波鳥巢穴的特點是巨大,一個個架在樹上,甚為壯觀。翠波鳥是一種小鳥,體長不過五六厘米,可它們建造的巢穴,卻比自己身體大幾倍,甚至是十幾倍。這點,讓人大惑不解。
動物學家萊奧托,為了解開這個謎,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在一個巨大的籠子裡,捉來一隻翠波鳥觀察它築巢的過程。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隻翠波鳥隻建了一個能容下自己身體的巢,然後就停工了。
萊奧托又捉來一隻翠波鳥放在籠子裡,想看看它的建巢情況。可情況卻發生了突變,這隻鳥被放進籠子裡後,沒過多久便開始大力建巢,而原本停止建造的那隻也開始瘋狂地擴建巢穴,兩個巢穴越建越大。幾天過後,兩隻鳥都疲憊不堪。又過了幾天,最先放進來的那一隻竟然死了,而且這隻鳥死後,另外一隻立刻停止了築巢。
萊奧托再次捉來一隻翠波鳥放在籠子裡,兩隻翠波鳥築巢大戰再次上演。結果一樣,直到一隻累死,另一隻立即停工。
實驗結果表明,這種鳥攀比心理太強,容不得别人的巢穴比自己的大,一旦發現别的鳥新建“房子”,它便忙碌不停地擴建自己巢穴。實驗中兩隻鳥的死,其實都是累死的。
累死的翠波鳥是因為攀比之心 ,而人類是否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生一世,想活得潇灑、輕松、快樂,一定不要總拿别人作為自己的參照,否則,就會活在别人的世界與陰影中,很苦,也很累。其實,許多時候自己滿意就好。
人的一個高貴的品質,就是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心靈,不盲從,不攀比,冷暖自知,知足常樂。
有句話說得好:
“人不争,一身輕松;事不争,一路暢通;心不求,一生平靜。”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項。不羨慕别人的,因為你擁有的别人未必擁有。或許,當你羨慕别人的時候,别人也在羨慕你呢。何必攀比?!
佚名有句名言:
“不要和别人攀比,這樣你會活得很輕松,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事實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人生路徑也是不一樣的。
印度哲學大師奧修說過:
“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隻要去看,不要比較。”
我們的心中,應該有這樣的認知: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各有各的精彩。
為此,我想,我們的人生應該是這樣的:不和别人比,隻和自己比,做最好的自己。
正如海明威所說:
“優于别人,并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于過去的自己。”
#人生# #感悟# #共享#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