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溝通情境中,手勢與語言配合使用,成為身體動作中最重要的溝通符号。因傳播功能差異,手勢可以分為禮儀性手勢、造型性手勢、指示性手勢等幾種主要類别:
禮儀性手勢往往用于特定的禮儀儀式中,在各種文化環境中有約定速成性。
"拉勾"手勢被視作約定
造型性手勢是人們審美化的表達情感方式,比較具有情感感染力,很适合群體互動使用。
“比心”造型
指示性手勢在某些服務行業比較常見,如航空公司、銀行等。
空乘人員以特定的手勢進行講解
受到自己成長環境中文化習俗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都有着固定的行為習慣。當這些行為習慣與所在的新環境的文化習俗差别較大時,會産生文化沖突,造成困惑或不适應。比如以下幾個手勢,在不同的國家就有着不同的含義:
“OK”
在英國,這個手勢意味着“一切安好”,然而在巴西以及其他的一些地區,這個手勢被看作是下流的動作,而在日本意味着”錢“。
“搓手”
在意大利,搓手這一手勢的意思是強調,而在約旦,這個手勢被看作是等一下的意思。
此外,特定職業通常也有特定的手勢。例如潛水員在必要的時候需要使用手勢進行交流。
解讀非語言符号時,首先要判斷即時信息,即與具體語境直接關聯的、交流者通過非語言符号傳達的情感态度信息。即時信息目的性比較明确,通常會通過動态明顯、意義明晰的表情、目光和身體動作體現出來。
其次,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雙方一定要盡量站在對方視角,參照對方的文化習俗解讀非語言文化信息,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差異。
書目推薦
人際溝通學概論
成越洋 [美]呂新安 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出版
人際溝通學是研究人們借助語言和非語言符号創造和分享意義的過程的一門學科。本教材包含人際溝通概述、人際溝通學的研究方法、言語溝通、非言語溝通、聆聽、基礎人際溝通、團體人際溝通、公衆演講和跨文化人際溝通等内容。幫助讀者了解溝通原理、改善溝通方式、維系人際關系、提升溝通效果。
本書适合新聞傳播、播音主持、市場營銷等專業學生閱讀,也可作為人際溝通通識教育課程參考書。
作 者|郝靈蘊
一 審|林江龍一
二 審|周 娜
三 審|張毓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