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發是古代年歲的别稱。《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到了十五歲,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因以“束發”為成童的代稱。
古人束發,自商周起。清朝以前漢族男孩自15歲時束發成童後,20歲時行冠禮,成年;至明代中期,成年男子結辮現象漸漸消失,農人是将頭發在腦後挽成三股或兩股發髻,讀書人、秀才、官家貴族等一般皆在頭頂結發髻,并于頭上纏繞網巾來固定頭發。故雲,明朝男子束發間或代表身份之高低。
中國乃傳統農業大國,男子束發,帶上頭巾,勞作時則無遮眼累贅之患,頭發又頗能調節頭部氣溫,烈日下避免灼熱之傷,冬時也自見保暖之功。
又因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孝經》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是故漢人成年之後便不可剃發,男女皆将頭發绾成發髻盤在頭頂。
束發之風,因此而行。
男子束發,一般用簪。材質有金、銀、銅、鐵、玉、石頭,甚至荊枝、骨頭、象牙……..總體而言,男子之簪,較女子更為簡潔利落。
古代男子發簪長度大約在15-20cm,冠、冕、弁皆是搭配簪一起使用的。
束發過程:
一般是将頭發攏束于頭上結成髻。先束發,梳好頭發,以發圈纏住發根。然後結發,即結成發髻。再插簪以穩發髻。後再戴冠或巾帻。
至1647年清軍攻占廣州時發剃發易服令:“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漢人于此,又是如何認識的呢?
福州遺民所撰《思文大紀》寫道:“時剃頭令下,闾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膻。”
顧炎武《斷發》詩:“一旦持剪刀,剪我半頭秃,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
複古之心,如見如聞。
近年來國學昌盛,儒學大行,穿漢服之舉成為一種時尚,與之相應的,束發亦必不可少之環節。此等“複古”熱情,比昔日遺民,又另是一樣不提。
言者容易,男子束發,實踐起來也未必沒有難處。雖說數千年來束發成風,到了如今這熙熙攘攘,一切以“快”為準的時候兒,束發不是太麻煩,太費工夫了麼?
未必。浪費時間慢慢去做自己心中所樂為之事,也别具另一種“浪漫”氣質罷?
所以束發之前提,其實仍在“修心”二字。
書院修心,提倡“知行合一,言行一緻”,十二年來堅持不辍修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是“知”、“言”之後的切實之“行”。有了這個行。我們所有的“修”才是真的。
“束發讀詩書,修德兼修身”。古今文人,概莫能外。看一些玄幻的電視片子,未來人也還是束發為主。大約束發之舉,本身便是以柔克剛的一個調和過程。想象一下,若人人頂上無發,自然談不到中國文化裡一直強調的陰陽(黑白)平衡之境,視覺效果不也嫌太過單調麼?
若無三千煩惱絲,何處看“發長七尺,光可鑒人”去?中國文化裡,不是也少了許多“柔和”之美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