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亞太地區安全形勢與中美關系

亞太地區安全形勢與中美關系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4 08:53:17

亞太地區安全形勢與中美關系(風留痕中美正進入)1

二十大報告,突出強調了“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這與美國近年來經常以“國家安全”為由制定相關内外政策相似。維護國家安全成了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的“共同語言”。這意味着,中美将圍繞着“國家安全”展開激烈的鬥争。

二十大報告中,“發展是第一要務”沒有變。但同時也突出強調了“國家總體安全觀”。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因此,發展與安全并重。

之所以突出強調國家安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部或發展環境不斷變化。而這個變化主要來自于美國的壓力。

奧巴馬的亞太戰略再平衡也好,特朗普和拜登的印太戰略也罷,矛頭都是直接指向中國。再加上國際局勢地緣政策複雜多變。特别是拜登政府已經把中國從潛在的“競争”對手變成了最主要的“競争”對手。甚至于一邊在積極拉幫結夥,一邊在推動“脫鈎”對抗。這都嚴重威脅到中國的發展和國家安全。

而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不斷掏空“一中原則”,美台頻繁互動也是直接侵犯中國主權安全。這是目前最大的潛在安全威脅。

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有日趨惡化之勢。在這種戰略大背景之下,維護國家安全就成為了重要的課題。以安全維護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安全與發展自然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

美國曆屆政策,向來是以美國“國家安全”這一基點制定内政外交政策。而美國對外實施的軍事行動、經濟制裁、外交孤立等相關政策,都是以維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理由。一切不符合美國利益或美國優先原則的都視為是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已經成了美國永久霸權的同義詞了。

目前,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是把中國視為最有意願最有能力挑戰美國秩序或霸權的最大對手。一方面積極拉幫結夥企圖制造一種對華圍攻之勢。另一方面,又在積極推動脫鈎戰略。企圖全面封殺中國經濟。可以說,美國已經成為了中國發展的最大障礙,美國的“國家安全”是對中國國家安全的最大最直接的威脅。

早在2014年,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就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

二十大報告中則突出強調了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這表明了“國家安全”已經上升到與發展并重的地位上來。

這是基于對國際國内形勢的準确判斷,也是基于對中美關系發展走向的最新判斷。

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各種世界性或區域性危機難題交織複雜多變,且具有極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險性。這對中國的安全環境産生了極大的影響。

重要的是,現行的國際秩序體系更符合美國西方的利益,對發展中國家極其不公。推動一個建立能夠真正體現公平正義民主的國際新秩序是勢不必行。

更重要的是,美國奉行的是對華戰略遏制政策,不僅要打斷中國複興進程,更想把中國的發展置于美國秩序或美國利益之下。而拜登正在推動脫鈎政策,一方面是為了封殺中國,另一方面也容易引發新的體系對抗。

美國夢想能夠永久性獨霸世界,自然就要視正加速複興強國的中國是一種威脅,戰略打壓是一定的。

盡管中國承諾不争霸不稱霸,但也絕不能任由霸權放肆打壓破壞中國複興進程。而複興強國的标志,就是安全上不受威脅的背景下和平發展自己,就是要有能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因此,不承認美國霸權,重塑一個更加公平合理民主自由的新的世界秩序,自然也就是中國的戰略方向。

這就注定了美國的國家安全觀與中國的國家安全觀會碰撞。

中國的第一個百年目标已經實現,目前正在向第二個百年目标發起最後的沖擊。目前,“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關鍵時刻”。複興中華民族偉大強國夢不容有失。

發展是第一要務,安全就是發展的前提保障。一切威脅和損害中國發展和國家安全的因素,都必須要堅決清除。

用美國人的話說就是21世紀20年代這10年,是中美“競争”的關鍵時期。中美要競争重塑世界秩序的主導權。而如二十大報告所說,從現在到2035年之前這10幾年的時間,是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到本世紀中葉複興強國夢,也就區區不到30年時間。

如果美國永久性獨霸世界戰略不變,未來10年甚至是30年,就是中美重塑世界秩序之争的最後一役,也就是兩國“國家安全”大PK 的時期。如果兩國的安全觀不能相包容或并立,那就是大對撞了。

盡管美國處于強勢地位,但中國卻已經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之一,就是中國正處于發展的上升時期。4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前進慣性,想刹車都難,更不要說美國制造的阻力。這當然也取決于打下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基礎。

而美國和西方世界,則正處于發展的衰退期。衰退危機并非是以往的周期性衰退,而是系統性衰退,或結構性衰退,是自身的結構、體制、結構出現了問題。可以說,美國已經基本上吃光了過去強勁發展時期的老本,或已經失去了強勁發展的基礎後勁。

如果美國不能思變,或者說依然堅持目前的霸權和發展戰略,以及對外政策,衰退就不會停止。發展是一種慣性,衰退同樣符合慣性定律。

“天時”之二,就是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階段。世界變革的加速,一方面是中俄等新興經濟體快速崛起,以及發展中國家的覺醒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西方的衰退。

對于中國而言,是順應了曆史的潮流,或推動了世界的變革。對于美國而言,則是逆曆史潮流而動,是被動面對世界變革,甚至是抵制世界變革。

美國新的國家安全戰略中提到了中美重塑世界秩序主導權之争,就表明很清楚目前的秩序已經不能完全反映美國的利益,也表明了西方制定的秩序不可持續。

當然,也表明了美國是想建立一個新的更符合美國利益或繼續由美國主導的新秩序。既然都意在推動建立新的秩序,中國就自然要推動符合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利益的體系規則的建立,當然也就不會以美國優先為原則。最重要的是省了中國破舊的程序,隻需要集中力量構建新秩序。

“天時”之三,就是美國20年反恐戰争的巨大消耗和失敗引發的地緣政治改變,以及新冠疫情對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的沖擊。而欲與中國展開激烈“競争”的美國,目前卻陷入俄烏沖突或與俄對抗的危機之中。

而俄沖突危機本身就是對歐洲安全秩序和世界秩序的直接巨大沖擊。第一方面,歐洲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第二方面,徹底改變了歐洲的地緣政治;第三方面,自然就是美國受到極大的牽制;第四方面,就是引發的能源經濟通漲難民等危機,正在沖擊着美國和西方經濟。而中國卻是受損最小。

重要的是,美歐的戰略分歧矛盾并沒有修複,甚至有擴大裂痕之嫌。而非西方國家的中立立場,是對美國霸權的重大沖擊。世界各國堅定不選邊站隊本身,實際上就已經是明确的站隊。

關于“地利”。美國的戰略是全球稱霸,實力雖然強大,可卻要面面俱到或四面出擊。也就是無法集中力量與中國展開“競争”,或維護全球地緣政治。

重要的是,目前正在進入亞洲世紀。中國才是亞洲的主人,而美國要主導亞洲事務或者說在亞洲對華形成戰略圍困之勢,可就難上加難了。

盡管日澳緊跟美國戰略,可這兩個國家也不敢完全與中國脫鈎或決裂,甚至于目前都在想盡辦法與中國緩和緊張關系。緩和與中國的關系,不單純是怕成為棋子炮灰,更重要的是意識到了美國對中國無能為力。

印太經濟框架雖然已經推出,不僅沒有幾個國家積極響應,更隻是處于構架階段。想以此來破壞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大勢更難。

相反,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以及日澳也加入的RCEP合作的加強,都在快速改變亞洲的地緣政治。亞洲的地緣政治正在朝向有利于中國的方向發展改變。

拜登的中東戰略大調整,正朝向錯誤的方向快速發展。沙特聯盟、以色列都與美國産生了重大的分歧矛盾。伊朗始終是美國的一大心病。土耳其與美國的關系更是矛盾重重。可以說,目前中東正構建一個去美國化的新的力量或戰略平衡,而中國與中東的關系卻得到了加強。

不管是東亞還是西亞,中國都擁有較強的影響力。而随着各方合作的加強,美國想繼續控制亞洲地緣政治隻能是遙遠的夢想了,除非壓制住中國。

盡管歐盟也想介入印太事務,戰略上始終與美國保持一定的距離。盡管近來德法出現了嚴重的分歧矛盾,但在對華合作方面卻是方向一緻。用德國總理蒴爾茨的話說,歐盟内部沒有一個國家主張與中國脫鈎。

拜登推動與中國脫鈎戰略,脫到最後很可能成為自己與世界脫鈎。

“人和”方面。反對單邊主義維護多邊體系推動全球化進程,以及建立多極世界格局,這是除了美國之外的全球共識。而拜登的脫鈎戰略,正是逆全球化而動。

重要的是,中國道路以及中國的發展觀治理觀,甚至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正在得到普遍的認可與接受。特别是非西方或發展中國家更願意接受中國模式中國理念。反霸權,正在形成巨大的曆史潮流,這正是中國最大的“人和”。

盡管中國與美國有巨大的實力差距,盡管中國還遠落後于美國,可目前中國已經成了世界經濟的主動力,是緩解或化解經濟危機的最大希望。特别是中國堅持的反霸權戰略,正在成為維護世界的重要穩定器之一。

美國是世界危機難題的制造者,中國是化解世界危機的主動力。美國是靠霸權威脅取勝,而中國則是靠平等合作來反霸權。優勢在哪兒,一目了然。

總之,二十大标志着中國開啟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出于發展和國際形勢變化的需要,維護國家安全已經提到了特殊的位置。中國國家安全觀與美國的國家安全觀是一對矛盾體。因此,中美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國家安全”大PK時代。而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中國,已經立于了不敗之地。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動态大參考”,修訂發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