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設三天可見是什麼心理?去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在一年一度的微信公開課上,分享了一些數據:,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朋友圈設三天可見是什麼心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去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在一年一度的微信公開課上,分享了一些數據:
微信已有10.9億以上的用戶,有2億以上的用戶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而2億這個數字,比一年前翻了一倍。
自從微信新增了可以設置朋友圈的展示時間這項功能,通訊錄裡,已有很多人把朋友圈設定為三天可見或者半年可見。
記得微信剛開通可以設置朋友圈可見時間這項功能時,有些媒體還發文呼籲:“請不要用“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冷掉朋友的心,也不要使用分組可見的功能,區别對待朋友。”
但呼籲歸呼籲,還是有2億用戶依然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粗略估算一下,這也就意味着你100個朋友中已有20個選擇了隻展示三天的朋友圈,可能也包括你自己。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朋友圈“三天可見”,做出這項選擇的背後有着怎樣的心理動機呢?今天我們就試着解讀一下。
身心敞開程度如果你和一個朋友在現實中沒有太多交集,你又想去了解Ta,那通過Ta朋友圈發布的内容,大概能猜測出Ta的日常喜好或性格特征。那麼一個人朋友圈所展示的内容、更新的頻率,也體現着一個人的身心敞開程度。
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的人,一般是在現階段,不願向所有人展現自己全部的的個人狀态。
也許是因為Ta自己覺得這一段時間比較平淡,沒有更多值得分享的内容。也許是因為Ta對能見到其朋友圈的某些人有所顧忌。如家人,如工作上的同事、領導,Ta并不願所有人都能随時了解到Ta的現狀、情緒,甚至更多的信息。
圖片來源:pixabay
身心敞開程度,用社會心理學的專業解釋,即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
就是指一個人有主動、自發意識地向别人暴露自己真實且重要的信息,願意與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及信念。
有多位心理學家指出:願意把真實自我呈現給重要他人,讓别人了解自己,具有這種自我暴露能力的人,是一種健康心理,是建立親密關系的首要條件,也是自我實現必需具備的能力。
但是,自我暴露的程度,要适時有度,太多或太少,都有可能引起人際環境适應的一些問題。自我暴露太少的人,很難與别人建立起密切的人際關系。
同樣,自我暴露太多的人,比如那些每天在朋友圈動辄就發十幾條幾十條自我信息尤其是美顔自拍照的人)也會讓人覺得過度“自戀”,這其實是習慣以自我中心的人,一種人際交往适應不良的表現。
比較健康的自我暴露模式是:對少數親密的人作較多的暴露,而對普通關系的人作中等程度的暴露。
自我界限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往往不會經常頻繁地和别人在網絡社交媒體上互動。不熱衷點贊、轉發、評論。這樣的人一般是邊界感較強,自我界限比較清晰的人。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際關系中能清楚地認知自己與他人的責任和權力範圍,既能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也不侵犯他人的個人空間。從心理發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漸形成的,是心靈健康成長的結果。
在現實生活中,自我界限比較清晰的人,也是不願輕易去打擾别人,同時也能守好界限,不被别人打擾。這可能會給喜歡互動的微信好友一種“高冷”的感覺。
但邊界感強的人會理性地且坦然地看待,即使别人給Ta的某條朋友圈點贊,Ta也能心安理得地不去回複。
圖片來源:pixabay
受外界影響程度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一般很少轉發明星八卦、熱點新聞,或者比較有煽動性的文章。因為他們受外界影響的程度不高。
現實生活中,也不會輕易被一兩句話就觸發,産生較大的情緒波動,或者改變自己原有的想法。他們也不願接受評判,可能你苦口婆心說了一堆建議,他們隻是一笑了之。
【有位朋友曾吐槽她的外甥女,三十多歲了還是單身,家人都着急得不行。有次女孩在朋友圈發了組獨自去外地旅行的照片,女孩的媽媽就在下面回複:有空多找朋友聚聚,這麼大了别總是一個人玩……過了一會女孩就把這條朋友圈删除了。】
他們比較有自己的主見,除非Ta主動請教或求助,除此之外,不要輕易給Ta建議或意見,因為即便你說了,他們也不會聽取和采納。
圖片來源:pixabay
歸屬感很多人在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更新頻率也不高,但在某幾個特定群體的微信群裡,卻會時常發布個人動态。比如家庭群、同學群等等。他們會曬周末自己做的美食,或者種草一家自己新發現的小店。
這是因為人面對不同群體,歸屬感也會有所不同。
歸屬感,又稱為隸屬感,是指個體與所屬群體間的一種内在聯系,是個體對特殊群體及其從屬關系的劃定、認同和維系的心理表現。
從人類的發展史可以發現,人類是群居動物,從生存的角度來看,個體都害怕孤獨落單,希望自己歸屬于某個或多個群體。
所以人類最早以部落形式群居生活,再到後來進入文明社會的家庭、工作單位、協會、團體等等,這些群體性單位的存在,正是滿足了個體的需求。
個體從集體中獲得幫助和關愛,從而消除或減少孤獨感,獲得内心的安全感。
圖片來源:pixabay
所以,如果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能從多個團體中獲得歸屬感,也就不再熱衷在微信朋友圈尋求關注。當然,也有人不管在現實中還是網絡社交媒體上,都缺乏歸屬感。
或隻在網絡上能找到歸屬感,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得不到認同和關注,那這部分人,都屬于歸屬感缺乏的人。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缺乏歸屬感的人會對自己從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責任感不強;社交圈子狹窄,朋友不多;業餘生活單調,缺乏興趣愛好。
人格面具很多用心經營朋友圈的人,總愛擅長展示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更有甚者是“拍照五分鐘,P圖一小時”。其實P圖發朋友圈,已是一種流行趨勢,不美顔,不示人,似乎也已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新型社交禮儀。
隻精挑細選把生活最精緻、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在朋友圈裡的人,不過挑選了生活的一小部分,那不是生活全部真實的狀态。
【有位網友在“你為什麼把朋友圈設置成三天可見”的話題下回複說:“以前自己在朋友圈立了很多人設:健身達人、關愛流浪小動物的愛心大使、二十四孝男友……後來覺得太累了,不想再裝了。】
這位網友顯然是摘下了自己“完美”的人格面具,不想繼續立“人設”,開始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
圖片來源:pixabay
“人格面具”這個概念,源自榮格的精神分析理論。榮格也之稱為“從衆求同原型”。他對此解釋是:人格面具是個人适應抑或他認為所采用的方式對付世界體系。
人格面具在整個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如果一個人過分地熱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把自己僅僅認同于所扮演的角色,那Ta人格的其它方面就會受到排斥。
就像在朋友圈一直不停立“完美”人設的人,長期受完美人格面具支配,會逐漸與自己的天性疏遠,不願面對真實的自己,無法接受自己身上“不完美”的地方,從而引發緊張、焦慮,對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還會産生面具障礙等心理問題。
對當下現實的專注度微信朋友圈是當今人們最常用的網絡社交媒體,但它隻是一個便捷溝通的網絡社交工具,它不能取代現實的人際溝通模式。人也不能脫離現實,隻從網絡社交平台上,滿足人際交往的全部需求。
曾有人在知乎上留言:
優秀的人不發朋友圈,因為沒什麼值得炫耀的。相愛的人不發朋友圈,因為最愛的人就在身邊。太忙的人不發朋友圈,因為沒時間去取悅别人。
這觀點也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态度,我部分贊同,一個人在網絡社交媒體上所花費的時間、精力,也從側面反映着Ta和現實生活的關系。
圖片來源:pixabay
一個人更願意把時間精力投入到現實生活中的時候,便對網絡社交媒體有點“漫不經心”,或“随性而為”。
更不更新,隻取決于自己的狀态,想分享時發幾條,沒心情時便沉默好久。
把現實生活看得更加重要時,便會更積極地去親身參與實際的社交活動,如和家人、朋友聚會,深入體驗一次旅行,和志同道合的夥伴面對面分享最近的學習心得……而不是僅限于網絡上的一句問候,去一個網紅店走馬觀花式地打卡。
生活不是過給别人參觀的,每個人的生活,最重要的還是内心真實的感受。
結語:網絡時代,通過網絡社交媒體進行人際溝通,已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式。
微信朋友圈是一個人對外展示自己狀态的一種途徑,通過朋友圈人們可以增進了解、增加互動,成為人們人際交往的助推器。
朋友圈展示的時間設定,是每個人自由選擇的權利,一切都由你自己說了算。隻願你不再為此糾結,發還是不發?不再為别人的評判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當你有面對真實自己的底氣,便會有“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态度。至于朋友圈幾天可見,有無内容,精不精緻,你便不會那麼在意了。
參考資料:
[1] 俞國良.社會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署,2006
[2] 異常心理新發現:歸屬感與抑郁症的關系.網易 [引用日期2019-01-14]
[3] 榮格著,徐德林譯.原型與集體無意識.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