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紅樓夢描寫人物性格的經典片段

紅樓夢描寫人物性格的經典片段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5:28

紅樓夢描寫人物性格的經典片段?,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紅樓夢描寫人物性格的經典片段?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紅樓夢描寫人物性格的經典片段(讀紅樓夢)1

紅樓夢描寫人物性格的經典片段

《紅樓夢》可謂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巅峰之作,其藝術價值無庸置喙。其中入選中學語文課本中就有《林黛玉進賈府》《劉姥姥進大觀園》《香菱學詩》等。特别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節選《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衆人被劉姥姥“逗”笑的場面描寫,往往被語文老師作為“人物描寫”的精典來指導學生作文。現不妨摘錄一觀:[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擡頭!”說完,卻鼓着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衆人先還發怔,後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齊哈哈大笑起來。湘雲撐不住,一口茶都噴出來。黛玉笑岔了氣,伏着桌子隻叫“嗳喲!”寶玉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得摟住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鳳姐兒,卻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裡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腸子”。地下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來替他姐妹換衣裳的……]這段描寫,惟妙惟肖地刻畫了場上衆人各不相同的笑态,深刻而生動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特别是他們的社會地位、身份和相互間的關系。史湘雲是直腸子的人,平時做事尚且不瞻前顧後,此時自然要首先爆發,笑得噴茶了。林黛玉是個體質嬌弱、孤僻自潔的人,因此“笑岔了氣,伏着桌子隻叫‘嗳喲’”!寶玉平日專會在賈母面前撒嬌,這時笑得“滾到賈母懷裡”……而家裡的傭人,在封建社會裡是沒有地位的,因此在主人面前不能盡情地笑,隻能“躲出去蹲着笑去”,“忍着笑上來替他們姐妹換衣裳”。作者正是如此緊緊地扣住人物的階級出身、社會地位、性格特征,才描繪出了這般合情合理、耐人尋味的“笑”的細節,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在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前八十回中,賈府等四大家族還處在鼎盛時期,故人物出場交彙多以“笑”态相對。可高鹗續寫《紅樓夢》後四十回(以胡适等學者都這麼認為),人物出場中多有“哭”的鏡頭。這主要是因元妃薨逝、寶玉失玉、黛玉病逝、賈府被抄等一系列情形而起。曹雪芹的“笑态”描寫很是精妙,可高鹗的“哭心”揭示,也很微妙。不妨看《紅樓夢》第一百六回“王熙鳳緻禍抱羞慚,賈太君禱天消禍患”中衆人的“哭”。在第一百五回中,賈家被革去世職,錦衣衛查抄甯榮兩府,搜羅了大量錢财,并羁押了賈赦、賈珍等一幹人,邢夫人、尤氏等日夜啼哭,鳳姐又病在垂危,惹得八十多歲的賈母受驚害怕,傷心落淚。雖有寶玉寶钗在一旁解勸,但終不能分憂,便焚香禱告,祈求皇天保佑:在監的逢兇化吉,有病的早早安身。全家罪孽,情願一人承當。賜我一死,寬免兒孫之罪。正因為老太太“默說到此,不禁傷心,嗚嗚咽咽的哭泣起來”,這才引出王夫人、寶玉、寶钗等人的“哭”來。當晚,王夫人帶了寶玉寶钗過來請安,見到賈母悲傷,三人也大哭起來。書中是這樣揭示各人的“哭因”的:寶钗更多一層苦楚:哥哥薛蟠毆死人在外坐牢,不知将來是處決還是減緩;公婆賈政王夫人此次變故雖無大礙,但家業已蕭條;老公寶玉依然瘋傻,毫無志氣,想到以後無甚無望,自然更比賈母王夫人哭得更悲痛。寶玉見寶钗如此恸哭,也有自己的一番悲傷:老太太賈母年老不得安甯;父母見此光景而生悲傷;衆姐妹如風流雲散,一天少似一天,不禁傷感悲涼;曾經吟詩起社熱鬧惬意的大觀園,自林妹妹一死,竟郁悶至今;現在雖有寶姐姐在旁,可她憂兄思母,日夜難見笑容,今見她悲傷欲絕,于心不忍,竟嚎啕大哭。書中未寫王夫人“大哭”的心理,但不難揣測,與賈母同因,另外自然是随賈母的悲傷而悲傷。作者不忘寫身位地位卑微的丫頭。主人哭,丫頭自然也要哭。但身位不同,哭因也不樣。大丫鬟如鴛鴦、彩雲、莺兒、襲人,看過《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這四個丫鬟是賈母、王夫人、寶钗、寶玉身邊人,自然身價地位高,見賈母等人如此,也各有所思,“便也嗚咽起來”。餘下的小丫頭們,看得傷心,“也便陪哭”。讀到這裡,筆者竟沒心沒肺地笑了起來。“哭”,還有“陪”!自然無人來寬解勸慰,導緻賈母滿屋子中哭聲驚動地,以緻吓慌了在外頭巡夜的婆子,慌忙報于賈政。賈政以為賈母歸天了,“急得魂魄俱喪,疾忙進内。”等看見賈母隻是坐在那裡悲啼,方才神魂安定,并埋怨衆人幾句,衆人才急忙止住哭聲,各自心裡想道:“我們原恐老太太悲傷,故來勸解,怎麼忘情大家痛哭起來?”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同。”筆者就此仿造一句:“快樂的笑是相似的,悲戚的哭卻各有各的不同。”賈母,賈老太君,是賈府最高統治者,有至上的權威和尊嚴,有人逗她笑(如王熙鳳、劉姥姥等),有人陪她哭(上面一幹人),她的“笑”與“哭”,自然牽動着甚至左右着下面人的“笑”與“哭”。但生活中“笑”很容易,“哭”卻難為。曹雪芹筆下衆人的“笑″,各具情态;高鹗筆下衆人的“哭”,也别具風味。這真是“笑态”精妙,“哭因”微妙,不虧為大家的手筆,妙筆生花,為寫作者學習和借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