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又有一批小寶寶們要上幼兒園了,想必一些熊孩子的家長是很開心的,終于可以放手,有老師可以管他們了!
但對于一些一直陪伴孩子的媽媽們來說,或許也有些焦慮:“孩子能适應新環境嗎?”“我應該給孩子準備些什麼呢?”“如何孩子早上大哭不想去,怎麼辦啊?”
其實,入園不僅是對小朋友的考驗,也是家長們全新認識孩子的開始。家長們要相信孩子們的适應能力!他們會帶着對家人的眷戀,以及對新環境的好奇,走入并喜歡上這個小集體的。
今天就聊聊小朋友入園的那些事兒,包括需要準備的物品,以及如何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入園物品準備】
第一類:姓名貼(防止東西混淆)
防水貼、可以貼在水杯、餐具、文具上等,幫助小齡寶寶更快地辨别自己的物品。
這類貼布材質,需要縫制或者熨燙在物品上,适合用在衣服、被褥床單、書包等。
不褪色、防水,适用于書籍、衣服、收納布袋等。
可以栓在書包、收納袋上面,更直觀地辨别自己的物品。
寶寶姓名 班級,可以貼在衣服上。寶寶剛入園時,可以讓老師能夠更快速地認識寶寶,喊出寶寶的名字,還能防止走錯班級。
以上在網上都可以買到~
第二類:收納袋、密封袋
裝幼兒園午睡的被褥,一般幼兒園會定期讓帶回家清洗。這個看幼兒園的規定,有的幼兒園是統一定制的被褥,所以不需要單獨準備。
對于小班寶寶,自理能力還不強,經常會弄髒衣服或者尿褲子,所以每天都需要帶幹靜的備用衣褲,分别裝在密封袋中貼好标簽,髒了或者濕了生活老師随時幫忙更換。
小貼士
1、以下物品通常不需要單獨準備,大多數幼兒園都會統一置備。這部分費用一般會單獨收取,按學期或者一次性收取。
①個人日用品,洗漱用品,包括手巾、牙刷、牙杯、餐具,消耗類日用品會定期更換。
②書包(除非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學校對此無要求,可自行購買,但大多用不上)
2、換洗衣服要帶全:對于小班寶寶,換洗衣服每天都要備好,包括内外衣、襪子。對于還不太能自主如廁的寶寶,最好要多帶幾條小内褲和外褲。此外,也最好放幼兒園一雙備用的鞋子,避免弄濕了鞋子好更換。
3、疫情當前,孩子們還是做好防護工作,但在幼兒園内通常孩子是不需要戴口罩的,老師等工作人員會戴口罩。一般班裡有個别同學不舒服,老師就讓其回家休息了,所以家長不必過于擔心。
【家庭準備】
第一、閱讀幼兒園認知及情感繪本
孩子從在家裡被親人呵護,到步入到陌生的小社會,往往是需要一個身體和心理的準備過程,這時候繪本就是很好的工具了。家長可以提前找一些入園相關的繪本給孩子閱讀,内容可以涉及幼兒園認知、分離焦慮情感建設、自我保護等,讓他們提前了解在幼兒園會做些什麼?
幼兒園認知:讓寶寶通過繪本故事了解幼兒園生活。
推薦《我愛幼兒園》,這本書孫俪也在微博上推薦過。這本繪本以小朋友萊昂的口吻,講述了小朋友剛上幼兒園的各種心理活動,有趣又讓人感動。
《幼兒園的一天》以小動物為例,生動介紹了幼兒園一天的生活。
分離焦慮情感建設:突然要和形影不離的家人分開,寶寶一定會恐慌無措。這類繪本主要讓寶寶了解各種情緒并嘗試表達出來,同時讓他們知道爸爸媽媽很愛他。
推薦《魔法親親》:講述小浣熊不願意去上學,因為它不想離開媽媽,所以媽媽在它手心印上一個有魔法的吻
自我保護:在幼兒園不管大齡還是小齡寶寶,因為玩具或者不經意間的肢體碰撞随時都會發生。讓寶寶通過繪本懂得表達拒絕和不喜歡,并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
第二、個人能力養成
入園就不同于在家裡,所以家長要提前培養孩子一些生活習慣,便于讓孩子更好地适應幼兒園的生活。
認識自己的名字,并可以辨識自己的物品(一般每個幼兒都會有個學号,同樣的個人物品往往貼上姓名貼或是學号,如水杯、毛巾等)
自己用杯子喝水、獨立進餐(有些在家裡被喂養的寶寶剛開始不太會自己吃飯,一般老師前期會進行喂飯保證孩子正常飲食,但也需要家長配合讓孩子盡快獨立進餐。)
自己穿脫衣服(小朋友入園後就開始就需要在幼兒園獨立午睡了,這時候就需要自己穿脫衣服,家長可以提前在家進行訓練,但在園裡剛開始老師會幫忙孩子的。)
有問題及時和老師溝通表達需求,如想上廁所,身體不适,需要幫助等。(家長最好提前在家裡和孩子模拟場景,通過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如何和老師表達。)
家長在家裡可以通過看繪本,或者提前帶他去參觀幼兒園,圍觀其他小朋友在幼兒園裡的活動,或者一些動畫片,了解幼兒園的生活。爸爸媽媽在與寶寶聊到幼兒園時,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不要增加寶寶對于幼兒園的恐懼。反而要适當地描繪幼兒園美好的地方,有好玩的玩具,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一起做遊戲,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當然,我們也要注意,描述的時候一定要基于事實,不要憑空美化,以免小朋友期望過高,失望越大。
此外,你也可以和孩子通過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了解幼兒園裡孩子和老師的相處模式。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心理建立起對幼兒園的喜愛,而不是抵觸!對于有些過渡依賴家人的寶寶,或許最難的是心理上的不開心,他們可能會認為父母要和他們分開了?甚至會通過大哭大鬧等抵觸方式不想去幼兒園。所以,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心裡暗示知道家人都很愛他,孩子上幼兒園就如同爸媽要去工作一樣,雖然短暫地分開,晚上也會相見的。千萬不要欺騙孩子,或者不打招呼地突然告别,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更大。讓寶寶明白:媽媽離開了,但還會回來,媽媽并不是抛棄我了。一步一步來,給寶寶适應的時間,不要強迫寶寶一步到位。
不同性格的孩子适應事物的時間不同,開朗活潑的孩子可能很快就會适應幼兒園的生活,但性格内向害羞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老師的關注,所以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和配合也尤為重要。但請相信我們的孩子,他們比我們想象中要勇敢!
【入園期分離焦慮】
每到開學季,孩子和家長就陷入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當中,那就是“分離焦慮”。不少幼兒園裡都哭成一片,一些家長剛走,孩子便開始哭鬧不止,嘴裡大喊“我要媽媽”、“我要回家”......
所謂入園分離焦慮,就是指幼兒進入幼兒園和撫養者之間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焦慮、不安等情緒和行為。
入園分離焦慮有以下幾種表現:
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在樓道裡大哭大喊,走到幼兒園的大門口,都能聽見撕心裂肺的聲音。
經常拿着從家裡帶着的小被子、小毯子,還有媽媽的衣服。剛剛改掉吃手的習慣又回來了。
在家長走了之後,趁着機會往班級外面跑,抓住媽媽的大腿就是不松手,如果媽媽離開幼兒園了,會使勁踢打班級或者幼兒園的大門。
不僅是大哭大鬧,而且誰也不能靠近,如果靠近的話,甚至會打小朋友,打老師。
總是追着老師問,媽媽是不是一會兒就來接我?不斷地問老師。
趴在窗台邊,或者是坐在離門最近的地方,總是朝外看,門口有誰經過,都要看一看是不是媽媽來接他了。
這種孩子看起來特别讓人心疼,什麼也不說,也不愛吃東西,也不喝水,不離開座位,隻是默默地流眼淚。老師和他交流也不搭理,仿佛聽不見一樣。
在幼兒園認準了一位老師之後,總是跟着,老師走到哪裡,他就一直跟到哪裡,直到媽媽來接他。
大喊大叫,故意地把玩具扔滿地,把飯倒到桌子上。
當然,有的孩子是綜合型的,既有這樣的表現,也有那樣的表現。回家之後寶寶們也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有的寶寶會經常發脾氣,動不動就大哭,睡覺的時候會驚醒;會出現行為倒退,比如說已經不尿床了,在這個時候有可能開始尿床了。原來會自己吃飯、穿衣服、整理玩具等,現在完全不做了;嚴重時有的寶寶在這個時期會生病,會有其他的不适。
其實,分離焦慮是幾乎每個孩子必然會經曆的一個過程,隻是有的孩子适應的快有的孩子适應的慢。這也和家長的态度以及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家長做好正确引導,前期培養,做好心理建設,加上老師們的配合,盡可能的去為他們減少分離焦慮,讓孩子更快地适應幼兒園的生活。
面對孩子的變化和好的習慣,多給孩子些鼓勵,并且告訴他(她)下次還能做得更好,慢慢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孩子在這個階段很重要,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後家長就會省心很多。
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孩子适應新環境需要一個過程。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不讓他上幼兒園。第二天到第四天一般是孩子哭鬧最厲害的時間,這個時候要好好和孩子溝通,建立心理的信任感,告訴他不能因為哭鬧就不去幼兒園。
父母送孩子入園,将孩子交給老師後,告别的時間不要太長,不然也可能引起寶寶焦慮,盡量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以相同的方式和寶寶告别。和寶寶告别時,要快樂并堅定地說再見,給寶寶一個愛的抱抱和親親。千萬不要聽到孩子哭聲又回頭去望望孩子,甚至将孩子帶回家。否則,孩子有此“經驗”,第二天入園隻會哭得更加厲害。家長一旦把孩子交給老師,就要及時離開。
這點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在你承諾的時間内回到寶寶身邊,将建立寶寶的信任。送寶寶進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說:一放學,媽媽就來接你了,好嗎?
如果當時承諾了寶寶,那麼爸爸媽媽一定要信守承諾。有些家長早上說了會親自接寶寶放學,結果卻因為各種事情耽誤了,要不是接孩子遲到,要不是換了别人來接。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爸爸媽媽一定要給寶寶道歉,并且向他解釋,為什麼自己遲到了或者沒有接他放學。否則,他會覺得爸爸媽媽說話不算數,他進到幼兒園,根本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來接他回家。
從入園的那一刻起,老師這個角色就進入到寶寶的生活。 寶寶願不願去幼兒園,有時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喜不喜歡幼兒園的老師。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不要在寶寶面前說老師的壞話,或者用老師來吓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讓老師把你抱走。 這樣會讓寶寶恐懼老師這個角色,那他自然也不願意去幼兒園。 當然,老師對寶寶的态度,也非常重要。為了讓老師更了解寶寶,爸爸媽媽一定要主動向老師溝通寶寶的情況。
最後,家長們一定要相信孩子的适應能力,這個時期孩子的适應力要遠遠超過成人的。多給孩子正能量的影響,做好心理疏導,配合老師工作,盡快幫助寶貝們适應集體生活,愛上幼兒園。
有的時候我們家長總覺得孩子離不開我們,事實是我們離不開孩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