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痣”?
醫學上全名叫“色素痣”(痣細胞痣),是一種由黑色素細胞組成的良性腫瘤。
痣的形狀很多,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半球狀、乳頭狀或蒂狀。
“痣”,大家都有
可能愛美的親們還去做過點痣手術
不過!
小小的痣可能不起眼,大家可不能不重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真實事例↓↓
【事例1】
多次激光除痣竟緻癌
武漢的祝女士今年57歲,她從小右眼角下方就長了顆痣,約4毫米。于是,她到美容院用激光去掉了痣。沒想到過了10年,痣又長出來了。這些年來,她做了多次激光去痣,可總是去不幹淨,幹脆不去管它。近些年,這顆痣突然長成黃豆大。2016年1月初,她求助醫院,要求手術切除。經檢查醫生确診:這顆痣已經發生癌變,診斷為基底細胞癌。
1月13日,河北省成安縣辛義鄉出生僅兩個多月的女嬰武子妙患有罕見的巨型獸皮痣病症,手臂、背部、頭部等部位都分布有褐或黑色斑塊。子妙的父母經多方求醫了解到,這種疑難怪病,孩子越小,治好的機會越大,否則就可能會發展成皮膚癌。目前,子妙被斑塊大面積覆蓋的左臂皮膚幹癟,明顯細于右臂,由于“巨型獸皮痣”影響排汗,小子妙時常出現發熱等症狀。
【事例3】
女子梳頭時刮破一顆痣,竟長成腫瘤
蘇州的王女士後腦勺上長有一顆痣。有一次梳頭的時候,她不小心把後腦勺的痣給弄破了。因為平時要梳頭和洗澡,傷口一直沒有長好,過了段時間傷口開始發炎腫大。因為不痛不癢,王女士也沒放在心上。直到有一日,丈夫聞到她頭上有臭味,她才到醫院就診,結果醫生一查,竟然得了原發性鱗癌。醫生說可能是正常的痣産生了不典型增生,然後就變成一個菜花狀、有臭味的腫瘤,也就是鱗癌。
“漲知識”
痣的種類
據痣在皮膚生長的位置,病理上分為交界痣,皮内痣與混合痣等類型,這是三種較常見的痣類型。
①交界痣長在表皮底層,光滑不長毛,青少年身上多見,少見。
②皮内痣一般生在真皮内,扁平或呈結節狀,可長毛,多見。
③混合痣則生長在表皮深層與真皮内,面積大的有毛,可能是交界痣向皮内痣演變的一種過渡型。成年後演變趨向停滞,故混合痣成年人少見,青少年多見。
“漲知識”
良性痣的特征
⑴ 皮損直徑小于3mm;
⑵顔色一緻;
⑶邊緣整齊;
⑷表面光滑,表皮柔軟;
⑸大小和顔色恒定不變。
“漲知識”
哪些部位的痣,易惡變
長在手掌、腳掌、頭皮、腰部的痣,易受摩擦刺激,時間長了惡變可能性增大。長在這些部位的痣,一般建議切除。
“漲知識”
5大前兆,黑痣或惡變
⑴形狀不規則;
⑵邊界不清楚;
⑶顔色不均勻;
⑷直徑大于0.5厘米;
⑸逐漸變大。
提醒:如果出現以上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6種情況,千萬别大意
⑴随時間會隆起或褪色;
⑵痣的周邊會褪色;
⑶40歲之後出現的新痣;
⑷痣越變越大或出現發癢的情形;
⑸痣變得不均勻、外觀變得不規則;
⑹痣出血或滲出液體。
“漲知識”
有些痣不必點
激光點痣能徹底去除的痣常常是皮内痣,這種痣一般突出在皮膚表面,比較大、比較圓,多呈黑色,上面還可能有毛發,是安全的痣,不需要治療。
激光點痣易複發
有寫痣深入真皮,激光點痣如果達不到有效深度,常常在點後的凹坑内再次出現黑點,有些多次激光後仍複發。
“漲知識”
怎樣科學去痣
祛痣的基本原則
對于良性的色素痣,能不點最好不要點;
能手術切除的痣,最好不要激光點痣;
能一次點痣,最好不要多次。
激光點痣易複發
有寫痣深入真皮,激光點痣如果達不到有效深度,常常在點後的凹坑内再次出現黑點,有些多次激光後仍複發。
“漲知識”
色素痣與其他疾病的鑒别
1、雀斑:多為長在面部的黃褐色點狀色素斑,皮損一般不高出皮膚,系遺傳性疾病。
2、脂溢性角化病:就是平常所說的老年斑,屬于表皮良性增生。好發于40歲以後,面部、背部及手背等處。表面呈乳頭瘤樣,表面有油膩性痂,痂容易刮除。
3、尋常疣:俗稱“刺瘊”、“瘊子”。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皮膚表面贅生物。多見于兒童及青年,有傳染性。
4、皮膚纖維瘤:中青年多見,可自然發生或外傷後引起,皮損多為黃褐色或淡紅色的皮内丘疹或結節(長在皮膚内的腫塊)。
提醒
點痣最好去正規醫院
像那些民間的那些去痣膏、去痣藥水或廢電池祛痣等方法最好不要。這些主要是用強酸強堿來燒灼皮膚,這些化學物裡面的硝酸鹽濃度可以達到毀容級别,用化學藥物去痣,往往會造成疤痕的形成,并且還會伴有色沉,這種疤痕一輩子可能褪不掉,而一些化學物質殘留在體内,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點痣最好去正規的醫院。
來源:人民日報、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