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05:53:36

蘇詞,又是詞學史上言說不盡的話題,其文體嬗變的曆史貢獻可以說超越蘇詩和蘇文。蘇轼任杭州通判時開始填詞,也掀開宋代詞學史上的重要篇章。

作為大家的蘇轼,不僅從觀念上破除詩尊詞卑的格局,認為詞本就是詩的苗裔,而且充分表現出獨特的魄力,将詞體推向廣闊的天地。他将詩歌的表現内容、方法、風格等介入詞體,有力地打破詩詞文體之間的界限,從而做到“以詩為詞”,推動詞體邁開質的轉變和升華。其“新天下耳目”的豪放詞風,改寫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婉約風尚。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蘇轼最著名的十二首詞)1

“古典名著普及文庫”《蘇轼集》,嶽麓書社出版

1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作于熙甯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蘇轼時任密州知州,因為思念亡妻王弗而寫下此詞。王弗,眉州青神人,至和元年(1054)十六歲時與蘇轼成親,育有一子蘇邁,二十七歲時卒于京城,後歸葬故鄉,蘇轼曾作有《亡妻王氏墓志銘》。王弗亡後十年蘇轼遭遇政治風波而四處奔走,途中又夢見愛妻,遂寫下這首千古悼詞。上片直接描寫對亡妻的思念和自己失意的凄涼,下片重現夢中重逢的場景,景真意切,情義綿綿,哀婉深摯,催人淚下。

2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随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鬓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是熙甯八年(1075)十月,蘇轼任密州知州時外出求雨歸途中野外會獵所作。上片描寫率衆出獵的威武盛況和全城轟動的熱烈場面,下片抒發保衛疆土和為國效力的雄心壯志。全詞情景壯闊,豪邁激昂,塑造出作者威武的英雄形象,是蘇轼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蘇轼在《與鮮于子駿書》裡曾談到這首詞,說自己最近新填了不少小詞,都與當時名家柳永的婉約風味不同,可以令東州壯士鼓掌頓足,擊節歌唱。從這番話語裡可見蘇轼非常在意自己“自成一家”的風格,這也奠定了他在詞壇的重要地位。

3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這首詞作于熙甯九年(1076)。蘇轼從熙甯四年(1071)赴杭州與弟弟蘇轍分别後再未見面,熙甯七年(1074)蘇轼請求調任密州(今山東諸城),就是想與擔任齊州(今山東濟南)掌書記的蘇轍更近一點。雖然兩地相隔不遠,但是兩年來二人仍然無法相見,所以蘇轼在中秋夜寫下此篇,将對弟弟的思念之情與政壇的失意之志融為一體,成為詞史上的千古名篇。上片寫把酒問明月,幻想天宮之美又擔憂月殿之寒,表達出盼望回朝又怕朝廷複雜難處的矛盾心情。下片寫斜倚望月,将月亮的盈虧圓缺與離愁别緒聯系起來,最後表達出千裡共婵娟的美好祝願。全詞清新曠達,飄逸脫俗,富于哲理,寄托深遠。

4

《望江南·春未老》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将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這首詞作于熙甯九年(1076)蘇轼知密州時。超然台在密州城北,蘇轼上任後将破敗不堪的舊台重新修整,成為時人登臨遊玩的去處,其弟蘇轍題曰“超然台”,并作《超然台記》。上片以白描手法寫登台所見密州春景,筆法簡練清新。下片借景感懷,抒發寒食節後思念親人,并借品茶飲酒自娛的心情。末句點題,既寫春未盡,又說人未老,情感深摯,意境清新。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蘇轼最著名的十二首詞)2

5

《蔔算子·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缥缈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這首詞作于元豐三年(1080)二月初,蘇轼到黃州寓居定慧院時。上片寫景,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來寫寂靜的月夜,再從幽人轉向對孤鴻的描寫,自然貼切,情境渾然。下片寫人,明寫缥缈無依的孤鴻,實寫孤寂高潔的幽人,語語雙關而深意隽永。全詞境界清冷,情感清奇,宋代文人黃庭堅贊譽為“似非吃煙火食人語”。

6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據傅藻《東坡紀年錄》記載:元豐五年(1082)七月既望(十六日),泛舟于赤壁之下,作《赤壁賦》,又懷古,作《念奴嬌》。這首詞是蘇轼貶谪黃州時所作,也是蘇詞的代表作,宋代胡仔評雲:“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苕溪漁隐叢話·前集》卷五十九)俞文豹《吹劍續錄》載幕士評蘇詞:“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闆,唱‘大江東去’。”明代沈謙又雲,讀之“若身曆其境,惝恍迷離,不能自主”(《填詞雜說》)。此詞明為寫景,實為抒情;題為懷古,實則自傷。上片描寫赤壁雄偉奇麗的自然景觀并回顧曆史,引起下片對偉大曆史人物的深切緬懷,同時自嘲自我人生理想與現實遭遇的落差,此際悲壯與曠達、入世與超世都融合在一起,将古代士子壯志難酬的悲情盡情展現。此詞也得到曆代文人的競相唱和而成名篇。

7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作于元豐五年(1082)。蘇轼被貶黃州時與友人同行,醉歸遇雨,抒懷而作,借雨中潇灑徐行的舉動,即景生情,語言诙諧,讀來使人耳目一新,心胸開闊。結尾用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詞人行走大自然之間,于微妙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别,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雲、榮辱得失又何足挂齒?從而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清曠豪放的氣概,寄寓獨到的人生感悟。

8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遊蕲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發唱黃雞。

這首詞作于元豐五年(1082)。當時蘇轼準備前往黃州東南面的沙湖買田,因為察看田地而得病,聞麻橋龐安常善醫,于是前往求治。病愈後,蘇轼邀請龐安常同遊蕲水城外兩裡處的清泉寺,并寫下此詞。上片寫景,描寫暮春三月時節蘭溪雨後的風景,幽雅清淨。下片抒情,雖然身受挫折但仍對前景充滿信心。全詞輕快明麗,又富于哲理。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蘇轼最著名的十二首詞)3

9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

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依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首詞作于元豐六年(1083)四月貶官黃州時。據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蘇轼作完這首詞的第二天,黃州城遍傳蘇轼昨晚挂冠江邊乘着小船東去的消息,當時的知州也是蘇轼好友的徐君猷大驚失色,以為“州失罪人”而罪責難逃,等他趕到臨臯的時候發現蘇轼還躺在床上鼾聲如雷。上片描寫自己夜飲歸來的醉态,以及回家無人開門而聆聽江聲的處境。下片抒發自己渴望自由,不願為名利奔波牽累的心情。全詞身臨其境,寥寥數筆,将哲理融入生活,表達自我的人生感悟。

10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首詞作于元豐七年(1084),是蘇轼赴汝州(今河南汝縣)途中路經泗州(今安徽泗縣)與劉倩叔同遊南山時所作。上片寫早春景象,下片寫同遊清歡,全詞充滿春天的氣息,洋溢生命的活力,反映出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11

《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裡歸來顔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首詞作于元祐元年(1086)東京(今河南開封)時期。當年蘇轼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為受到蘇轼“烏台詩案”的牽連,被貶谪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受貶時其歌妓柔奴(别名寓娘)也毅然随行。王鞏北歸後在一次宴會上請出柔奴為蘇轼勸酒,蘇轼問及嶺南的風土人情,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轼聽後大受感動,作下此詞加以贊賞。上片寫二人的外在美——王定國的豐神俊朗與柔奴的天生麗質。下片寫柔奴的内在美,通過嶺南梅香贊美其克服困難的精神。最後歌頌柔奴随緣自适的樂觀曠達,同時也寄寓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處世哲學。

12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大概作于紹聖年間(1094—1098)。明代張岱《琅嬛文集》卷中曾記載,蘇轼被貶谪到惠州的時候,有一天與侍妾朝雲閑坐,見到落木蕭蕭遂有凄涼悲秋之意,于是一邊讓朝雲斟酒一邊唱起“花褪殘紅青杏小”。朝雲一曲唱畢,淚滿衣襟。蘇轼驚問何故,朝雲回答是為“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兩句所感傷,蘇轼聽後笑道:“我剛剛正悲秋你卻又傷春了。”不久朝雲患病去世,蘇轼再也沒有提及該詞,可見這首詞大概作于蘇轼貶居嶺南以後。上片寫暮春初夏之際的自然景色,蘊含春光美景易逝的歎息。下片寫牆内牆外、佳人行人的情景,徒生煩惱轉而寂寞失落。此詞叙事妙趣橫生,抒情纏綿悱恻。

本文解析摘自嶽麓書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庫”《蘇轼集》,作者汪超。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蘇轼最著名的十二首詞)4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蘇轼最著名的十二首詞)3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蘇轼最著名的十二首詞)6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蘇轼最著名的十二首詞)2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蘇轼最著名的十二首詞)8

蘇轼最著名的十首詩并賞析(蘇轼最著名的十二首詞)9

《蘇轼集》

作 者:汪超 導讀、注譯

定 價:¥26.00

精選一代文豪蘇轼經典作品,一本書讀透蘇東坡。本書選擇蘇東坡最為脍炙人口的詩篇39首、詞作69首、文章21篇,加以解析導讀,并注釋、翻譯原作,以便今人能輕易理解其精妙之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