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棵轉基因作物是什麼?早在數千年前,它已在自然條件下誕生。我們常吃的聖女果、血橙,其實都歸功于不安分的“轉座子”。
世界上的第一棵轉基因作物是什麼?它是出身于實驗室裡,由科學家培育出來的嗎?你可能想象不到,早在數千年前,第一棵轉基因作物就已經在自然條件下誕生了。
自然界外源“轉基因”作物
2015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它表明人類作為主要作物之一的紅薯,其實是在自然條件下轉了基因的食品,且轉入的還是一種叫做“農杆菌”的細菌強行植入的外源基因。
轉基因都是人為操作的嗎?(配圖來自互聯網)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是秘魯利馬的國際馬鈴薯中心(The 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病毒學家Jan Kreuze。他認為,轉入到紅薯體内的農杆菌基因幫助植物産生了兩種激素,從而使植物的根部發生變化并産生了一些可食用的物質。遺憾的是,這一推測無法證實或證僞。因為他們在來自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南美部分地區及非洲等地的291種紅薯品種中,根本找不到不含農杆菌DNA的“非轉基因紅薯”品種來做對比試驗。
所有品種的紅薯的基因庫都含有農杆菌(一種在土壤裡很常見的細菌)的基因。換句話說,人類種植的紅薯都是天然轉基因的,無一例外。這個研究結果2015年5月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也就是說,紅薯就是自然界中的轉基因作物。
植物自體“轉基因”模式
紅薯會不會是個例呢?當然不是,因為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着轉基因。
“人們看見不一樣的蔬菜、水果、作物和花卉後,總是忍不住聯想它們是‘轉基因’的。實際上,在自然界數以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基因組本身就在發生變化,世界也因此變得豐富多彩。”在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主辦的第七屆“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報道研修班”期間,研究表觀遺傳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就為學員們解開了在自然條件下植物基因變化的面紗。
9月17日,中科院院士曹曉風在第七屆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報道研修班上授課
植物會因自身基因的調控而呈現不同的性狀,如高矮、顔色深淺、有沒有斑紋等,而“轉座子”就是這個進化過程的驅動力。
基因是有序列的,而“轉座子”是個不守規則的“插隊者”,會從原來位置上單獨複制或斷裂下來,把自己的這一段基因,插入到另外的基因位點裡。正是因為可以動的遺傳因子——轉座子,人們才會看到下面的這些“奇怪”植物。
孟德爾遺傳定律(配圖來自互聯網)
常常被人誤認為是“轉基因”的聖女果,其實隻是轉座子“跳躍”介導(媒介傳導,即把某種物質作為媒介轉導某種物質)基因重排後的産物。2004年,研究者發現,控制番茄果實形狀加長的SUN位點的關鍵基因從10号染色體跳到了7号染色體,“轉座子”趁虛插入了控制果實膨大的下遊基因,新整合的位點增強了下遊基因的表達量,結果促進番茄果實形狀伸長變成了橢圓形。
血橙中,血色的橙肉來源于花青素基因上遊的一個轉座子作用。這個轉座子促使花青素在橙肉中表達量升高,于是加深了橙肉的顔色。葡萄中的VvmybA1基因能夠控制果皮顔色,當轉座子插入到紫葡萄品種卡本内的VvmybA1基因上遊,因“轉座子”抑制該基因的表達緻使果皮變成了白色,形成了白葡萄品種霞多麗。随後轉座子再次“插隊”,插入的位點再次導緻了DNA序列的重新排列,于是VvmybA1基因部分恢複了突變,繼而又形成了紅葡萄品種奧山紅寶石。
轉座子的跳進與跳出,促進或抑制着基因的表達,實際上也是天然轉基因的過程。路邊上雙色的小野花、市場裡花斑籽粒的玉米……這些看起來“不同尋常”的植物,都要歸“功”于不安分的“轉座子”。
而在所有的基因中,轉座子有多少呢?人類45%的基因組有轉座子來源的重複序列構成,在動植物基因組中“轉座子”更是普遍存在。正因為所有生物都有基因,也由此可見,在地球數以億萬年的演化過程中,僅僅在自然條件下的“轉基因”事件就一直不曾停歇過。
如法炮制的人工“轉基因”作物
轉基因是如何“轉的”,很少能有人說明白。其實,1906年當人們發現了植物交接處經常長“瘤”時,“順藤摸瓜”的找到了一種可植入植物細胞的細菌——農杆菌。農杆菌把自身的一小段DNA轉移到了植物細胞裡,繼而将這段DNA整合到了植物的基因組裡。因為沒有代謝農杆菌DNA的途徑,被“轉基因”的植物便攜帶者這段DNA繼續繁衍下去了。前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現任濰坊興旺生物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席科學家王喜萍介紹說,農杆菌的簡單又高明的方法,衍生出了人工轉基因最常用的方法——農杆菌介導法。
植物的組織培養與遺傳轉化(摘自王喜萍PPT)
無論是農杆菌DNA這樣的外源基因,還是轉座子這樣的植物自身基因,都可以在自然環境下産生“轉基因”植物(包括作物),那麼,人類又通過“轉基因”技術對植物做了什麼呢?
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斷激增,人類對糧食的需求日益增加,傳統育種方式難以解決糧食帶來的問題。1996年以後,轉基因技術開始用于糧食作物的生産。抗蟲和抗除草劑是轉基因技術的兩個主要研究方向,科學家用來自微生物的DNA分子,通過農杆菌介導法為主的轉基因手段,将DNA分子轉入了植物細胞中并形成新的單位,最終實現抗蟲或抗除草劑的性狀表達。這段DNA分子在植物中“工作”,并不幹擾植物的任何代謝途徑。轉入的DNA就像給打了一針“疫苗”,讓它對蟲或除草劑,亦或是兩者都具有了防禦的能力。
抗蟲(摘自王喜萍PPT)
抗除草劑(摘自王喜萍PPT)
抗病(摘自王喜萍PPT)
目前實現抗蟲特性主要用到的是BT蛋白,它來自蘇雲金芽孢杆菌編碼毒蛋白基因。王喜萍介紹說,因為被稱為“毒蛋白”,為作物轉入BT蛋白曾引發“蟲子吃了會死,人吃了能行嗎?”的疑問。
其實,BT蛋白是一種特異性蛋白,獨特到隻針對鱗翅目昆蟲的幼蟲起作用,且僅對它們消化系統中的中腸階段的一個特異性受體起作用。當BT蛋白遇到這個受體并結合後,這些鱗翅目昆蟲的幼蟲會因為不能正常消化而最終餓死。
其實,植物天然也存在的“抗蟲性”,主要依賴中間的代謝産物而實現抗蟲。比如高粱會代謝一種又苦又澀的單甯物質,柿子皮很澀,茼蒿等蔬菜會有一種怪味道,蟲子不喜歡這些代謝的中間産物,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就避免了被蟲子吃掉。 “苦”“澀”“怪味”的植物,雖然具有一定抗蟲效果,但把這些源自植物的基因用到作物上,還需要兩件事,第一是認知這個基因,第二知道如何篩選出這個基因。這些還需要科學家們繼續深入的去研究。
植物轉入抗除草劑特性的目的很簡單,當作物有了抗除草劑的特性,施用除草劑後,雜草除去,作物本身還能健康的生長。種植抗除草劑的作物,不僅能解放勞動力,而且能降低施用農藥對人體的危害。
轉基因走出實驗室路途漫漫
但是,轉基因技術從實驗室到餐桌,還要邁過很多門檻。以轉基因三文魚為例,在确認其食用安全性五年、環境安全性三年之後,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FDA)才于2015年11月批準了水恩公司(AquaBounty)的轉基因三文魚品牌“AquAdvantage”上市。其實,這項改變大西洋三文魚的生長激素調節方式,讓魚更快地生長到成年體型的技術,早在1989年就已經誕生了。
國際科學組織對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的論述(摘自王喜萍PPT)
同樣是轉基因魚,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作言早在1985年就正式發表了世界首批轉基因魚培育成功的論文,後經多代選育出中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轉基因鯉魚——冠鯉。但迄今為止,冠鯉仍未走上人們的餐桌。
轉基因植物與轉基因動物在中國的命運,幾乎殊途同歸。1998年由華中農業大學培育成功的“華恢1号”,對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等鱗翅目害蟲表現出很強的田間抗性,可降低水稻生産中農藥施用量,提高産量,1999年通過農業部組織的成果鑒定,後獲得農業生物安全證書,但至今未能種植;2009年,中國頒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一個轉植酸酶基因玉米品種,同樣至今未能種植生産。
在國内遲遲等不來的商業化種植,讓國内實驗室裡轉基因産品走上曲線産業化路徑。近期,華中農大的轉基因水稻“華恢1号”獲美國認可安全可以食用,阿根廷官方就中國大北農集團在該國發布的第一個大豆性狀進行了公衆咨詢,最快到11月中上旬可正式被批準在阿根廷進行商業化種植。而截至目前,中國批準種植生産的轉基因植物仍然隻有棉花、木瓜、白楊。
參加第七屆“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報道研修班”期間的院士和專家都提到轉基因作物的監管和檢測的嚴格。王喜萍也直言,“所有監管和檢測如此之嚴格的東西,如果還要懷疑它,在我們食品安全形勢如此嚴峻的今天,好多東西更不能吃了”。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制: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文/記者 李晶 編輯/吉菁菁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