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培養的是陽剛之氣?似乎每隔一段時間,“男子漢與女性化”的話題都會掀起一波讨論最近這次,源于教育部對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的一份答複,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該培養的是陽剛之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男子漢與女性化”的話題都會掀起一波讨論。最近這次,源于教育部對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的一份答複。
1月28日,針對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關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在其官網發布了答複函,表示将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問題的研究等方面着手,注重學生“陽剛之氣”培養。
誠然,受一些網紅文化和娛樂圈風潮的影響,有些青少年形成了“以弱為美”“以精緻為美”的審美傾向。但這種傾向與追風是否就該被定義為“女性化”并且大張旗鼓地糾偏,值得商榷。
有人認為,“女性化”更多的是指在當今家庭、社會環境影響下,男性缺少了自古有之的豪放、不拘小節,而多了一些敏感和柔弱氣質。從社會學角度看,這種觀點更像是對長期存在的性别刻闆印象的延續。
“男孩該玩模型汽車,女孩該玩芭比娃娃”,即使到了2021年,這樣的聲音依然有很多。有教育專家觀察過,在幼兒園裡,小班的男孩會自然地承認自己喜歡布偶娃娃,中班大班裡這樣表态的男孩數量則逐漸減少,到了小學階段,幾乎所有男生都會認為那是女孩子的玩具。誰要是有異議,則會引來哄堂大笑。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比如男性該不該蓄發、能不能化妝,女性能不能剪短發、該不該從事體力勞動。在社會日益包容、多元的當下,如果把這些作為“男性化”“女性化”的評判标準,說白了也是貼标簽。
除了“女性化”,上述答複函中另一個引發讨論的關鍵詞是“陽剛之氣”。應該注意的是,這裡的“陽剛之氣”應該針對所有學生,而與性别無關。
陽剛之氣當然離不開健康的身體。希臘文明的璀璨衆所周知,但鮮為人知的是若不是古希臘人憑借強健的體魄在海上掠奪時,通過腓尼基人學會了書寫的藝術,當時的許多思想、著作或許就難以流傳下來。
不過,表面的強大絕不是陽剛之氣的全部含義。不然,全民軍事化管理的斯巴達何以在世界曆史上的地位遠不及最終被它消滅的雅典?可見,“野蠻其體魄”還得“文明其精神”。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健全的“人”,而不是貼着諸多标簽的“男人”和“女人”。
一方面,每個個體的天生氣質和正當喜好不應有貴賤、高下、好壞之分,不應用刻闆印象制造出更多的人為約束框架。另一方面,負責任、有擔當、明是非、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等品質,是每一個人都應學習并追求的“陽剛之氣”。
要知道,在真實的世界裡,林黛玉式女性可能“活不過三集”,好萊塢壯漢式男性大概率也會麻煩不斷。更多時候,堅強給了女性以力量,溫柔則讓男性多了紳士風度。
就在最近,法學教師羅翔獲得了B站“年度最高人氣獎”。在領獎時,他看起來與“強壯”“高大”“男子氣概滿分”并不搭邊,但通過視頻普及法理、法律,羅翔讓諸多普通人領略并相信法治所倡導的公平和正義的力量。說他有滿滿的“陽剛之氣”,誰又會反對呢?(羅筱曉)
來源: 工人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