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學術型和技術型的工作都是怎樣的

學術型和技術型的工作都是怎樣的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5-16 11:49:18

學術型和技術型的工作都是怎樣的?羅筱曉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教授胡金牛火了,他發布在學院網站上的個人簡曆把網友樂壞了——列舉自己在多國開展過博士後及訪問學者研究後,他注明“主要是當時找不到工作”;他給每一個研究方向都加上了俏皮後綴,“比較火”“更火”“火得一塌糊塗”;說到教學經曆,他自嘲某門課程“經常因為選課人少而停課”……,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學術型和技術型的工作都是怎樣的?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學術型和技術型的工作都是怎樣的(比教授簡曆更該出圈的)1

學術型和技術型的工作都是怎樣的

羅筱曉

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教授胡金牛火了,他發布在學院網站上的個人簡曆把網友樂壞了——列舉自己在多國開展過博士後及訪問學者研究後,他注明“主要是當時找不到工作”;他給每一個研究方向都加上了俏皮後綴,“比較火”“更火”“火得一塌糊塗”;說到教學經曆,他自嘲某門課程“經常因為選課人少而停課”……

在網友争相傳閱胡教授簡曆的時候,與他在同一學院任職的陳璟教授的簡曆也被挖了出來:“能在30歲之前出了趟國逛逛,讀完了書,還順便拿到了一些文憑”;自己的學術研究“應該拿不到諾獎,所以隻做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在“榮譽稱号”一欄,隻有一張電影截圖,内嵌台詞“那些隻是虛名而已,就好像浮雲一樣。”

人們習慣了統一格式的簡曆,突然看到有大學教授介紹自己時如此“不正經”,确實覺得新鮮。兩位教授的研究對象都是理論物理這一大衆很少關注的領域,或許此次憑簡曆出圈是他們在專業外受關注最多的一次。

這幾年,通過類似方式從“象牙塔”出圈的學者不少。有法學教授把案子講成段子,收獲百萬量級粉絲,也有手拿饅頭和礦泉水出鏡的數學奇才。科研人員、高級知識分子打破刻闆印象,以接地氣、真誠的姿态進入大衆視野,因此收獲點贊、成為輿論熱點,是好事。但如果走紅和熱議隻是停留在表面,被關注的始終是某些個人色彩的東西,那這樣的出圈未免有些膚淺。

正如這兩份教授簡曆,在有趣、真實之外,其更打動人的,應該是用雲淡風輕的口吻展示了學術之路上的艱辛:天才是罕見的,“一篇論文驚天下”的劇情也是少有的。大多數人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有挫折、有迷茫、甚至還會夾雜着現實生活的壓力,隻有扛過了這些,才可能收獲一星半點成就。

幾年前,國外某著名大學一名教授将自己“未能申請到的學術項目”“被拒絕的論文”等經曆制作成“失敗簡曆”挂在網上,用以安慰那些因遭遇挫折而氣餒的學生。此舉讓不少人意識到,一個看起來是人生赢家的人,失敗的次數竟然比成功多很多。“失敗的次數比成功多很多”,這幾乎是鐵律,對一些學習、研究周期長的行業或學科的人員來說,更是如此。

在公衆圍觀的“熱鬧”之外,他們大多數時間都與寂寞、枯燥以及可能的失敗為伴。如果說以好玩、有趣的方式讓這一冷門學科被人關注是第一步,那麼讓更多人了解并願意接受它“真正”的樣子,則是學科要實現發展的關鍵的後續。不難想象,上述兩位教授應該隻花了極少的時間撰寫簡曆,更多的時候他們是日夜面對數據、公式和實驗。

在陳璟教授歡樂的簡介中,有一處措辭顯得頗為嚴肅。他對自己的學生科研和畢業有相當高的要求,聲明自己“不會幫學生找工作,不保證寫推薦信,也不承諾學生能按時畢業”。由此不難看出,比起簡曆帶來的熱度,這兩位老師大概會更願意讓自己的研究領域受關注。并且,對待學術、對待教書育人這樣的事,他們是無比認真的。

熱度會減退,但科研在路上。讓簡曆出圈,不如讓背後的熱愛、堅持與不懼艱辛出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