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聽到“四大皆空”這句話,在影視劇中,也常看到出家人說:“阿彌陀佛!出家人四大皆空——”之類的表白。
那麼,“四大皆空”到底是什麼意思?“四大”指的是什麼?
提起 “四大皆空”,人們往往将“四大”誤解為酒、色、财、氣。其實佛教所講的“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因素。即地大(以堅硬為性,能支持萬物,不使墜落)、水大(以潮濕為性,能收攝萬物,不使散溢)、火大(以溫暖為性,能成熟萬物,不使壞爛)、風大(以流動為性,能生長萬物,調節暢通)。
此外,佛教中的“四大”因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而不同。
從大體上說,小乘佛教所說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質現象的基本因緣,稱為四大種,意思是說,地、水、火、風是形成一切物質現象的種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調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諧便會欣欣向榮,四大矛盾便會歸于毀滅,物理現象是如此,生理現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稱為“四大違和”。
小乘佛教觀察四大種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們這個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為實在的我,不因執取色身為我而造種種生死之業,一旦把我看空,便會進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輪回生死。
大乘佛教所說的“四大”則是指物态的現象,并非根本元素。是假非實,是幻非實,對于物象的形成而言僅是增上緣而非根本法,雖然也承認“四大”為物象的種子,但不以為“四大”是物象的真實面貌。
而“四大皆空”也有指地、火、風、水四種毀滅世界的方式。使之空無一物,即非常直觀的告訴世人現存的物質也是會被“四大”所空,也就是指宇宙萬有均無實體的真理。
馬來西亞《光華日報》曾刊登過一則消息,報道稱馬來西亞的第二富豪阿南達•克裡斯南唯一的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卻選擇到泰國森林隐修,成為佛陀的一名追随者。很多人對他“家财萬貫卻四大皆空”,視榮華富貴為浮雲的行為表示不理解。
由此體現出,由于一般人不能深刻理解“四大皆空”的真理,往往造成生活上諸多痛苦。例如:看到滄海桑田的變化,目睹親朋死别,就感到憂傷不已,甚至,将自身以及身外之物執以為我和我所有,因此在五欲塵勞中備受煎熬。
佛陀告訴我們“四大皆空”的真理,目的就是要我們了知物質世界的虛幻不實,從而返觀自照,在心靈上開發無盡的财寶,在精神上尋得永恒的幸福。
【學國學網】一個有視角的國學傳播平台。
微信公衆号【學國學網】ID:lexueguoxue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