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學習和普通學生學習有什麼區别?區别就是:學霸在學習方面永遠都能夠主動給自己“找事做”,永遠都走在學習的前列。而普通學生能有休閑時間一般都不會主動學習,一直走在隊列的中間,被老師與家長牽着走。所以,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名學霸,就需要主動學習、主動給自己設立學習目标。
每年暑假都會有小升初、初升高的學生,一般而言,不管是小升初還是初升高,都最好在升學的那個暑假提前了解、預習、自學新學期的知識,才更有利于學生适應“更高檔次”的學習内容。按照我多年的觀察,在小升初之後,學生在新學期也就是剛入初一階段最容易落下的功課就是數學。雖然六年級到初一之間隻跨越了一個年級,但其數學的教學内容卻有較大區别。如果學生在暑假階段沒有提前了解、熟悉初一上學期的數學知識點,那麼小學生在成為初中生後,大多都會因數學學習内容的變化而感到不适應而導緻學習成績下降。為了幫助廣大小升初的學生提前适應初中數學,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升初的學生在暑假自學數學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哪些。
第一、先整體了解一下初中數學。個人認為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之間有一種“跳脫感”,按道理來講,六年級的學生去了解初一的數學知識應該不會有太大的“代溝”問題,然而實際上,大部分六年級畢業的小朋友去看初一數學的前幾章,都會有一種“糊裡糊塗、不知道書上介紹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的感覺。
學生産生這種疑惑和茫然,主要是因為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教學側重點不同。小學數學的難度普遍較低,其教學内容主要是一些基礎數學概念的介紹和簡單的運算,一般不作為拉分科,隻要是上課認真聽講了的學生,基本都可以考到70分以上。但初中數學的第一個學期的第一章就很明顯不再是基礎數學概念的簡單介紹與運算了,而是涉及到對于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問題了。因此,很多剛進入初一的同學對于數學這門學科都會有一種這種感受:老師在黑闆上講的這些東西貌似在小學就學過,感覺可以聽懂,但做題的時候卻總感覺,這些題目和知識點和小學好像沒有什麼聯系呀!為了讓學生在初一階段盡可能地減少自己的茫然與疑惑,建議學生先整體将初一數學的内容都了解一遍,減少未來自己對新的數學知識的抵觸。
第二、先準備好初一數學學習過程中需要的“工具”。小學階段很少有同學會有錯題本和筆記本。但到了初中,早點養成使用整理錯題和使用筆記本的習慣,對以後的學習将會有很大幫助。為了學生能夠提前預習、自學初一數學,學生家長需要給學生準備好的工具有:錯題本一本、筆記本一本、配套教材(至少要有初一的)、教材配套教輔(一套即可)、一套教材配套習題。
第三、自學初一上學期内容。在經過第一步的整體了解初中教學内容和第二步的準備學習工具這兩個步驟後,我們就需要進行第三步——開始自學初一上學期内容了。在自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可抱着自學的心态去走馬觀花、囫囵吞棗地學習,而是耐心理解教材裡介紹的知識點,之後通過教輔來理解、記憶教材中的知識點,再完成教材中的課後練習,最後做配套練習并訂正、整理錯題。這一整套流程和我們在課堂上的學習基本沒有太大區别,隻不過整個流程都要靠自己而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教材答案、習題答案和教輔來幫助自己理解知識點,但如果真的碰到那種自己确實無法理解的知識點或題目,就可以重點畫出來,等待開學時學習了該知識點後,再重新做一次、重新理解一次。
介紹完小學畢業學生自學初中數學的一個大緻步驟,這裡再針對這些步驟做一個細節方面的建議介紹:第一、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要嚴格遵守上課的時間安排,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們在學校學習時該什麼點上課,在家裡也一樣要按照這個點開始學習。我們在學校時哪幾天可以休息,在家就按照休息表進行休息。總而言之,隻有你的時間和學校對應得上,你才不會那麼容易滋生惰性。
第二、每天做的“課後習題”不要少于20題,但也不能過多,追求高效做題的同時一定要堅持整理錯題。如果我們在自學的過程中忽略了高效做題和整理錯題的這個步驟,我們最後的自學成果一定會比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果少很多很多。自學最重要的環節就在于自查,所以同學們切不可少做題和糾錯這個兩個步驟。
寄語:以上的預習順序和預習注意事項不僅适用于小升初的暑假,更适用于每一個“升級”的寒暑假,隻要我們還未高考結束、還未停止課堂學習的腳步,大家就一定不要放棄提前自學、主動學習這個習慣!好啦,你是否還有關于初中數學方面的問題呢?歡迎提出你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