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電腦好不好,全看CPU。”沒錯,作為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設備之一,同時也是電腦中的核心配件,CPU對電腦重要性不言而喻。
簡單來說,CPU就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它是電腦的核心部位,控制着所有的信息處理、程序運行,主要功能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同時,CPU在計算機體系結構中作為核心硬件單元,對計算機的所有硬件資源(如存儲器、輸入輸出單元)進行控制調配、執行通用運算。
CPU通常分為入門、主流、高端、旗艦4個級别。目前消費市場CPU品牌主要有兩家:Intel和AMD。
入門:日常上網,看直播,上網課,看電影
對應CPU:Corei3/Ryzen 3
主流:美工設計、視頻直播、簡單的視頻剪輯,暢玩除3A大作外的絕大部分中大型網絡遊戲。
對應CPU:Corei5/Ryzen 5
高端:支持視頻特效制作,設計模型渲染,暢玩高畫質的3A遊戲大作。
對應CPU:Corei7/Ryzen 7
旗艦:CPU需要進行能支持高端機器學習,4K視頻編輯,3D動畫渲染等功能。
對應CPU:Corei9/Ryzen 9
在Corei3/Ryzen 3之下還有低端的Intel賽揚和奔騰處理器以及AMD速龍處理器。而在Corei9/Ryzen 9之上有HEDT處理器,如AMD的線程撕裂者和Intel的X芯片組處理器。
CPU的組成比較複雜,有許多的不同的規格和參數。今天小A就來給大家講一下選CPU時幾個相對重要的規格參數。
CPU的主頻,即CPU内核工作的時鐘頻率,也可以理解為“核心速度”。某某CPU是多少赫茲的,而這個多少赫茲就是"CPU的主頻"。打個比方,主頻頻率相當于人的力氣大小,同樣是搬磚,小李力氣小,一次隻能搬兩塊磚,而老王力氣大能搬四塊。所以一般來說,主頻頻率越高,CPU每秒處理的數據就越多。
一般指的是物理核心數,CPU上面隻有1個CPU核心就叫做單核,有2個CPU核心就叫做雙核......常見的CPU核數有雙核、四核、六核、八核、十二核等。在選購時,若電腦的内核頻率、緩存大小等條件相同,那麼CPU内核數量越多,CPU的整體性能越強。
線程是程序中一個單一的順序控制流程,在單個程序中同時運行多個線程完成不同的工作,稱為多線程。一般是一個核心配一個線程(操作系統能夠進行運算調度的最小單位),如8核8線程的i79700。但還有“超線程”技術:在一顆CPU同時執行多個程序而共同分享一顆CPU内的資源,通過超線程技術能夠提高核心利用率。就是相同時間裡,你可以完成更多的事。ROG魔霸新銳遊戲本搭載的十代i7-10870H處理器,便是8核心16線程。
架構是區分不同類型CPU的重要指标,是計算機工作中很需要的工具,影響的是CPU的整體性能。一般來說,架構建議買新不買舊。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拆房子,老架構相當于用錘子一下一下地拆,可能沒個幾天幾夜還真拆不完。新架構則相當于你用上了挖掘機,三下五除二就拆完收工了。
講了這麼多,小A相信你以後再挑電腦的時候,就不僅僅隻是能欣賞顔值,還能看懂内涵啦
關于電腦你還有什麼疑惑?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電腦相關的知識呢?
可以留言或私信小A喲
小A一定會為你一一解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