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初次佩戴助聽器,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
“聽别人講話明顯輕松了很多,聲音也自然、清晰,可是聽自己講話聲音很大,在耳朵裡回旋,悶悶的,甚至有點變音,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聲音了。”
這種現象在聲學上稱之為“堵耳效應”。
聽力正常的人,如果用手指緊緊地堵住外耳道口并說話,也會感受到“堵耳效應”——自己的聲音變得嗡嗡響且不真實。
為什麼會出現“堵耳效應”?通常情況下,我們自己講話的聲音信号可以直接通過顱骨振動傳播至耳蝸,也可以通過聽骨鍊由中耳傳播至外耳道,引起外耳道軟骨部振動。
當外耳道開放時,這部分能量會被釋放出去,因而人們覺察不到。
當戴上助聽器外耳道被堵塞時,這部分能量就無法釋放出去,在耳朵裡回旋,感覺聲音像悶在水桶裡,不自然、不舒服的感覺也會随之而來。
不,堵耳效應可是有選擇性的!
我們來看一下李女士的聽力圖,如下:
李女士的聽力損失屬于高頻陡降型(橫坐标,從左往右,逐漸從低頻到高頻)。
這種類型低頻損失較輕或接近正常,主要的聽力損失出現在中高頻上。
由于低頻較好,當外耳道因為助聽器而堵塞時,自己講話聲音所主要産生的低頻能量,就會無法釋放出去,從而導緻出現堵耳效應
因此這種低頻較好或接近正常,中高頻損失嚴重的患者,最容易出現堵耳效應哦!
首先,可以通過調試,在不影響辨别聲音的前提下,适當降低低頻能量,以減輕能量的聚集,緩解堵耳效應。
其次,如果是定制機,可以适當增加通氣孔直徑,以便更好地釋放一部分能量,減輕堵耳效應。
如果是耳背機,可以更換為細聲管,可以較好地減少耳道密封程度,從而減輕堵耳效應。
選配外置受話器型助聽器,俗稱隐形耳背機,選擇镂空耳塞,開放耳驗配,基本百分之七八十的堵耳都可以通過開放耳驗配來得到有效緩解。
近幾年外置受話器型助聽器越來越受廣大用戶的青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它佩戴舒适,聲音自然。很多品牌都将最先進的芯片技術都用在外置受話器型助聽器上,以便使其隐蔽與效果兼具。
關于開放式助聽器,之前的文章裡也有詳細分析過。開放式助聽器為什麼那麼受歡迎?效果好、舒适、省錢…優點不少
助聽器是每個佩戴者的“小耳朵”,祝大家都可以和“小耳朵”相處愉快,如果有任何疑問,可以給我留言哦,我會一一解答的。
我是聽力師張豔豔,在聽力康複指導和助聽器驗配領域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助聽器知識,哪裡有靠譜的聽力機構和驗配師,都歡迎在留言區或者私信問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