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業的本科學生一般是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學習《針灸學》這門課程的,雖然從教學的角度或者單純從大學生的期末考試角度來說,《針灸學》這門課程,中醫專業的學生隻學習半年,表面上看這個學科其實也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考試科目,跟其他課程的區别并不大。但是實際上,針灸學是一門獨立性非常強的臨床學科,學好針灸學完全可以隻應用針灸就能獨立行醫,這是其他課程包括比如中藥、方劑、中内等課程都不可能做到的。所以針灸學自然有其特殊性。
下面我們就如何學習好針灸學,提出五個方面的話題供各位同學參考,社會上的中醫小白,針灸愛好者,養生康複相關專業從業者也可以參考。
第一,要有紮實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
表面上看,針灸就是把針紮進肉裡,所以很多“外行”就會簡單的認為隻要把針紮進體内就可以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一下“一條線一萬美元”的故事,這個話題跟這個故事很類似。把針紮進體内隻是整個針灸體系裡的一部分内容,為了能夠治好病,我們還要知道,這個病人得了什麼病?這個病應該用什麼穴位來治療?這些個穴位在哪個經脈上?等等一系列的内容。單單就這個人得了什麼病,就涉及到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學習好針灸,并不是隻要會紮針就行了,還要知道到底應該紮哪裡?應該怎麼去紮?這些基礎的知識就需要學習者有紮實的中醫基礎的功底。所以從教學的設計上,這個課程是開在了大學三年級,這個時候同學都已經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等基礎性學科。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有相關的問題不是很明白,那麼你就需要“反刍”了。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差不多就這個道理吧。
各位中醫小白,江湖上的“散修”同仁,學習針灸也好,推拿也好,這些基礎的中醫理論是伴随着針灸和推拿水平提高的必修課。
第二,要有紮實的記憶基本功
針灸學包括了經絡學,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等内容,這些内容跟其他學科相同的地方,我覺得就是有些基礎内容的記憶是不可避免的,是必須要有的。事實上我覺得學習任何一門知識可能都需要強大的記憶支撐吧。
如何記憶?當然興趣是記憶的基礎,這個說法适用于所有知識的學習。如何對針灸有興趣,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契機,這個不多說。我給大家提供一個記憶的思路參考,這個思路可以稱為聯想記憶法,或者網格記憶吧。
比如說,我們學習一個穴位,我們以曲池穴為例,當我們記憶曲池穴的定位時,我們知道這個穴位在肘部附近,那麼這時可以嘗試去聯想一下,肘部附近還有哪些穴位呢?他們都是什麼經絡上的呢?
當我們記憶曲池穴功能時,我們知道曲池有治療發熱的作用,那麼曲池穴還有什麼其他作用呢?還有哪些穴位有治療發熱的作用呢?
這個記憶方法開始使用時,可能會覺得很耽誤時間,堅持一小段時間後,這個方法的累積作用就會顯現出來了。
總之,不管怎麼說,基礎知識的記憶是必不可少的,我說的方法可以參考,也可以不參考,隻要你能記住,使用什麼方法不重要。
第三,要有勇于實踐的精神
很多中醫藥大學的本科生,大學畢業了甚至沒有紮過一針,就别說給别人治病了。這就非常遺憾了。針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去實踐怎麼可能提高呢?
說起針灸的實踐,其實也就是練針。練針,簡單說可以分為三步來走。首先,就是指力練習,通常通過紮針墊或者手紙或者軟木等來練習,不管紮什麼,隻要保證針身不彎就可以,也就是内經說的“持針之道,堅者為寶”。當指力練習到一定程度之後,我們就可以進行第二步的練習,就是紮自己。紮自己,這個步驟不應該被省略掉。醫者隻有經常給自己紮針才能最大限度地找到紮針不痛的方法,才能體會到針感與手感的關聯。這個過程是很多學習者忽略掉的過程。最後,當前兩步都已經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學醫者就可以開始嘗試給别人紮針了。這個别人,通常都是“同修”者,說白了就是同學之間互相練習針刺。當然有機會也可以在有老師的指導下給病機簡單的患者身上紮針。
這個實踐,尤其是第一步,練針的環節,可能很多人覺得就開始學針灸時需要這個步驟,其實不然,可以說這個練針的環節,也就是練習指力的環節,應該是一個針灸醫生持續終生的過程,絕不可忽視。
第四,博采衆長。
針灸學這本教材,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對教材的牢固掌握能幫助學生打好堅實的針灸基礎。也就是說我們大學裡學的這個教材,隻能算針灸學的基礎内容,要想真正地在臨床上遊刃有餘,每個針灸醫生必須去廣泛的涉獵更多的針灸知識。
比如當下,針灸門派林立,每家都可能會有自己的長處,都會有自己立足的閃光點,要想學好針灸,就一定要去參考當代諸位臨床大家的經驗,要想提高針灸的療效就應該去參考除了教材之外的針灸理念。關于當代諸多針灸流派的話題,我們會另外單獨再說。這裡我們主要讓學員知道,針灸博大精深,需要學習的内容非常多,決不能捧着100的試卷說自己完全掌握了針灸學,這是井底之蛙的思維。
同樣,對于社會上很多所謂的祖傳中醫,祖傳針灸,這個觀點可以對這些人更有意義。任何一門技術要想提高,都是在交流碰撞中提高的,捧着自己的“家傳”固步自封,很有可能你的家傳其實就是人家的邊角料。
第五,回歸經典
如果說第四個話題,對諸多針灸門派以及針灸近現代各位臨床大家的學習,代表着每個針灸學習者對針灸認識的寬度或者廣度的話,那麼回歸經典的說法就是在說學習要有對學習深度的追求。
很多針灸臨床大家臨床療效很牛,很多門派很厲害,當你仔細地深入的去學習他們的方法理論之後,就會發現這些人很多時候就是對《内經》《難經》等經典理論在某一方面的發揮,而且很多大家明确地提出來學針灸必須回歸經典,從經典中找到理論支撐,從經典的學習得到理論的升華。所以,個人認為學習針灸為主的中醫也好,學習以開藥為主的中醫也好,等到理論升華之時,一定要去參研内難。如何從經典中發現針灸,感受針灸,我們以後會開貼單講。
綜上,是我對如何學好針灸學的粗淺認識,請各位同學參考。中醫愛好者,江湖“散修”拍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