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不是悲傷古詩?我以我心作明月,無貪無嗔自皎潔,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告别不是悲傷古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以我心作明月,
無貪無嗔自皎潔。
以此悲衆生,
無我是禅心。
一片清涼,
沁透世間冷熱人心。
獨隐蒼穹,
何須枉自屈膝卑躬。
秋池淤泥深,
月影獨照清波留痕。
人間多不平,
月光惟贈夜歸小民。
莫羨富貴紅塵,
紅塵最是多作弄。
看罷多少直上青雲,
興風作雨舞乾坤。
也不過刹那間,
東風西風南風北風,
微風大風疾風狂風,
随風随風,
一散無形。
煩憂愁緒渾不見,
炎涼世态還當真?
月光古今一照,
衆人霎時一生。
明月歸心,
心歸甯靜,
此心永恒。
【何謂中華散詞】
如果說詩、詞、曲牌等因為有着嚴格格律,像平仄、用韻和對偶等嚴格要求,讓許多人難以接近。那我們是不是就除了追懷唐詩宋詞無與倫比的美妙之外,就不能生發出新的可以感知漢字意境的簡雅文體?
“散詞”或許是一種貼切的表達!
起名散詞,是緣于我偶爾攬景、交談、會友等有感而發,便用手機匆匆記錄心境,發在自己微信朋友圈,與格律、韻腳都有極大出入,詩不詩,詞不詞,有點不倫不類,似乎說不清是什麼文體。
此後,擔心衆師友笑話,很少“感懷”。及至某一天,忽然想到,既然是随感而發,情真意切,何不取其意境,抛棄格律所限,不去拘泥于諸多講究呢?故而一個“散詞”的稱謂湧上心頭。
既然時代讓我們無法回到唐宋鼎盛的詩詞盛世,我們與其望古哀歎,不如取其一葉,栽培成林。
既然起名叫“散詞”,我的一點淺顯理解是——非詩非詞,随感而發,情至文至,謂之為散詞。所謂散,形散音散韻散而神不散意不散;所謂詞,所有漢字皆為妙語,詞所達意即為詞,意所生境則成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