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授為喜歡《百家講壇》的朋友們送福利了,點擊下方小程序,就可以用“聽”的方式獲取更多内容。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的一首《過華清宮》讓世人都知道了楊貴妃最愛吃荔枝,然而貴妃吃的荔枝到底是從哪裡運來的,古人們卻始終争論不休。
荔枝哪裡來?
兩撥古人勢均力敵
針對這個問題,古人們分成了兩派:嶺南派、涪州派。
嶺南,也就是五嶺以南,大緻相當于今天的廣東、廣西和海南地區。
《資治通鑒·唐紀》記載:“唐玄宗天寶五年(公元746年),玄宗下诏命嶺南馳驿送之長安。”
《新唐書·後妃傳》記載:“楊貴妃嗜鮮荔枝,嶺南節度使張九章乃置騎傳送,奔走數千裡至京師。”
杜甫在他的詩作《病橘》中,也寫道:“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伎。”
這樣看來,楊貴妃的荔枝來自嶺南,似乎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了。然而涪州派的理論依據,同樣非常可靠。
涪州,就是今天的重慶涪陵,在古代是蜀中的一部分。
李肇《唐國史補》中記載:“楊妃生于西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熱,經宿則敗,後人皆不知之。”
謝枋得《唐詩絕句注解》中說:“明皇天寶間,涪州貢荔枝,到長安,色香不變,貴妃乃喜。州縣以郵傳疾走稱上意,人馬僵斃,相望于道。”
蘇轼在《荔枝歎》中也說:“永元荔枝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永元是東漢的年号,與楊貴妃無關,但唐玄宗天寶年間的荔枝,蘇轼認為來自涪州。
《杜詩詳注》引杜修可之言,也明确說:“唐所貢乃涪州荔支,由子午道而往,非南海也。”
光看曆史記載,兩派都說得言之鑿鑿,依據也都很充分,科教授是看不出來誰說得更靠譜一點了。
不過,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我們也許能得到一個靠譜一些的解釋。
荔枝太“嬌貴”
運輸時間太長容易壞掉
荔枝其實是一種十分“嬌貴”的水果,在沒有冷藏手段的古代,它的保存時間是非常短暫的。
白居易《荔枝圖序》中說荔枝:“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顯然,楊貴妃不可能吃壞掉的荔枝,所以荔枝從産地運至長安,應該盡量保持在三天以内。
南宋地理學家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記載,從涪陵經達州取西鄉,折東北取子午谷,三日就可以抵達長安。
那麼嶺南呢?
《元和郡縣圖志》雲:“(南海)西北至上都(長安)取郴州路四千二百一十裡,取虔州大庾嶺五千二百一十裡。”
唐代驿傳的最高速度為日行五百裡,即使皇帝為了運送荔枝,不計代價,也不會超過每天七百裡。
按照這個速度,荔枝從嶺南運到長安,需要六七天的時間,恐怕荔枝早就“色香味盡去矣”。
因此,有學者認為,楊貴妃日常食用的荔枝,應該是來自涪州。
至于嶺南的荔枝,可能也有過運往長安的嘗試,但不是主要來源。
沒想到一枚小小的荔枝還能牽扯出這麼多故事。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百家講壇
《隋唐風雲》
播出時間:4月26日-5月4日 12:00
監制 / 闫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于毅 吳宸玥(實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