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683字 閱讀約需5分鐘
劉洋,某廣告公司設計部主管,最近他覺得很苦惱:
自己為了部門更好,想了許多方法,為什麼大家就是不理解不買賬呢?
比如,為了督促大家及時反思和解決問題,決定每周三下午6:00-6:15開會。
剛開始大家還挺積極的,一段時間之後,大家越來越拖拉,也不怎麼發言,會議經常陷入僵局。
比如,為了加強團隊意識,讓同事之間增進了解,組織了團建活動——周末爬山。
說到團建,大家挺開心的,一宣布是爬山,瞬間安靜了。然後說爬山太累了,還要早起,要不還是聚餐唱K吧。
顯然劉洋和同事之間産生了分歧。
在開會這件事上,劉洋覺得下班後花15分鐘開會,總結大家這幾天遇到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既不耽誤正常工作,時間也不長,兩全其美。
但是大家覺得下班了就該回家,為什麼還要開會?一次兩次還好,長期這樣接受不了。再說了開會可以上班開啊,為什麼要選在下班之後呢?
在團建這件事上,劉洋喜歡戶外運動,覺得爬山鍛煉身體,上班老是坐着,多動一動對身體好。
但是大家覺得團建嘛,吃吃飯唱唱歌聊聊天就好了;而且周末隻想補覺,一點兒也不想做這種高強度的運動。
劉洋的想法有錯嗎?
沒有。
同事的想法有錯嗎?
也沒有。
那錯在哪裡呢?
錯在劉洋認為自己的想法,也是别人的想法,而且認為别人一定會認同自己的想法。
因此在不征詢同事意見的情況下,直接決定了開會時間和團建項目,造成決策上的失誤。
這就是典型的「虛假同感偏差效應」造成的結果。
什麼是虛假同感偏差效應?
虛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又叫虛假一緻性偏差,指的是人們常常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為的普遍性,甚至把自己的特性賦予在他人身上,假定自己與他人是相同的。
簡單來說,就是認為自己的想法,也是别人的想法,或者認為别人一定會認同自己的想法。
這有什麼依據呢?我們來看一個實驗。
實驗發生在1977年,由斯坦福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Lee Ross主導。
LeeRoss邀請一批大學生作為參與者,并請他們做一個選擇:是否願意挂上寫着“來Joe's飯店吃飯”的廣告牌,在校園裡閑逛30分鐘。
實驗前,不告訴參與者這家飯店的質量如何,隻是告知他們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以此作為他們唯一的動機。
實驗結果顯示,在同意挂廣告牌的人中,62%認為其他人也會同意這麼做;在拒絕挂廣告牌的人中,隻有33%認為其他人會同意挂廣告牌。
同時,他們對于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做出了十分極端的揣測:
同意挂廣告牌的人說:“那些拒絕的人是怎麼回事?這有什麼不好?假正經!”
拒絕挂廣告牌的人說:“那些同意挂廣告牌的人真是古怪至極。”
顯然,他們的估計和對别人的判斷是不正确的,他們誇大了自己意見的普遍性,而且堅信自己的判斷和行為的正确性。
每一個作出選擇的人,都覺得别人跟自己是同樣的想法,會做同樣的選擇,一旦别人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樣,就會被認為是“怪胎”。
比如你喜歡榴蓮,覺得别人也喜歡,認為那些不喜歡的人真是莫名其妙。
比如你喜歡玩電腦遊戲,就有可能高估喜歡電腦遊戲的人數。
這種虛假同感偏差,讓人通過堅信自己信念和判斷的正确性,獲得了自尊和自豪感,但同時也造成了決策和選擇的錯誤。
三種情況下,容易産生“虛假同感偏差”
過分關注與自己相關的事物
阿芸最近失戀了,狀态不太好,報表裡錄錯了好幾個數據,被領導批評了一通。
在這之後,阿芸總覺得大家用異樣的目光看自己,看到同事靠近說話、休息間聊天,也覺得他們在議論自己。尤其是今天早上,阿芸匆忙間穿錯了襪子,更加覺得大家眼中帶着嘲諷。
實際上,同事是因為看到阿芸狀态不太對,怕刺激到她,在她靠近時下意識停止了說笑;至于襪子,大家壓根沒有注意到。
關注與自己相關的事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但要把握好度,一旦過度解讀,誇大自己的判斷,很容易産生負面情緒,進而做出不合理的舉動。
過于相信或依賴自己的專業能力
大公司的經理,跳槽到創業型公司擔任總監,繼續沿用大公司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來做事,結果會發現工作很難推行下去。
原因在于小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如大公司完善,沒有大公司那麼多的條條框框,更追求效率,大公司那一套在小公司行不通。
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人們往往過于自信,過于依賴自己的專業,高估自己的專業适用性,從而造成決策失誤和行動受阻。
過于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
公司計劃提拔主管,陳浩作為公司的老員工,工作嚴謹、人緣好,是公認的主管人選。
比陳浩往來一年的小楊,工作認真、有很多新想法,是陳浩的強有力競争對手。
陳浩很想晉升主管,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他覺得大家更青睐小楊,于是做事有點急于求成,變得急躁重表現,在很多小事上較勁,最後與主管失之交臂。
在面對挑戰和威脅時,人往往會放大事情的嚴重性,很容易造成關注點和需求不對等,導緻行為偏頗和決策錯誤,結果反而更糟糕。
三個方法,讓你克服主觀臆測,避免“虛假同感偏差”
換位思考,不要拿自己的标準去衡量他人
當我們将自己的判斷和喜好強加到别人身上時,“虛假同感偏差效應”就出現了。
比如開頭案例中的劉洋,他喜歡戶外運動,就以為别人也喜歡,直接将團建項目定為“爬山”,結果同事不樂意,覺得聚餐唱K更好。
為什麼?因為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對事情的判斷标準不一樣。
所以不要拿自己的标準去衡量他人,要試着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了解他們的關注點,必要時直接征詢當事人的意見。
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别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的決定才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
空杯心态,尊重并聽取他人的不同意見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同樣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你有堅持自己觀點的權利,别人卻沒有認同你觀點的義務。
所以為了避免陷入“虛假同感偏差”,我們要懷着空杯心态,客觀看待自己的觀點,多聽取他人的不同意見。
将不同的觀點和意見記錄下來,将關鍵點圈出來,去綜合分析和思考,最後再做決定。
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綜合多方因素,盡可能避免極端個人主義,使最終結果更接近預期。
逆向思維,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自我反駁
一般情況下,大家習慣于沿着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辦法。
尤其是做了決定之後,會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和信念,下意識忽略他人的意見,以緻一條道走到黑,錯失改正的良機。
對此,我們要進行反向思考,運用逆向思維去驗證,看能否解釋得通。
同時對做自己的觀點進行自我反駁,站在對立面做自我攻擊,讓自己想的更加深入和全面。
這樣做,能不斷優化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認知,讓自己變得更加理性,思考問題更全面。
溝通大師吉拉德說:“你認為别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樣重要時,才會出現融洽的氣氛。”
當我們承認事物的差異性,正視并尊重他人的觀點,将其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考量時,我們才能直面“虛假同感偏差”,突破“同感虛假偏差”的束縛,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回歸正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