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落實基礎教育方案

落實基礎教育方案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9 23:07:29

落實基礎教育方案?文 | 朱榮林作者系國家發改委區域規劃咨詢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上海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導,嘉興發展規劃院名譽院長,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落實基礎教育方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落實基礎教育方案(認清現狀把握方向)1

落實基礎教育方案

文 | 朱榮林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區域規劃咨詢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上海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導,嘉興發展規劃院名譽院長。

圖一,嘉興秀州中學初中部

資料顯示,全國2000多個建制縣内集聚了占我國50%的學生,足見其教育狀況對全局的影響力堪為舉足輕重。從教育與國民經濟關聯度判斷,如果産業是今天,那麼科技是明天,教育則是後天。

古人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說,便是此理。而在教育系列裡,基礎教育又是高級人才培育的搖籃。因此,關注基礎教育無疑是關注國民經濟人才大廈的基石。

本文僅以縣域基礎教育分析為例。

一,教育資源市場化配置趨勢正在改變教育資源禀賦地區“朝南坐”的發展态勢。

以浙江省嘉興市為例,由于優越的區位條件決定,其基礎教育的水平曆來處于浙江全省中上水平,但從近幾年來的情況判斷,這種态勢正在改變,逐步走向全省中等之下的水平線,有悖于嘉興社會發展、經濟轉型和人才結構的現狀。

無論從錄取名校的比例上判斷,還是從全市排頭兵學校的水準判斷,其勢似有一時難逆之态。現象的背後,大緻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教學質量同比有下降趨勢,二是優秀生源正在改變流向,三是兄弟縣市教學水平在相對上升。

二,縣域基礎教育發展的障礙分析。

首先,對教育規律的認知與把握有缺陷,從層面上分析:縣級政府是我國職能與權力配置體系相對稱的最基層的政權機構,出于經濟考核指标的強大圧力,它對教育産出功能的期望值存有使命性的偏見。從全社會層面上判斷,對教育的公共性、公平性和非功利性存有地域性和本位性的誤判。

二是教育體制條規分割嚴重,導緻有限教育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基礎教育以縣為主的體制,突顯了縣政府基礎教育的管理責任和資源配置中心的地位,從而形成了教育系統内部的事業主導權與地方政府教育資源配置主導權之間的失衡。從而,使縣教育局長的主要職能從管理轄區内教育事業為主業,轉到了以協調和平衡上述關系為主業上來,從而分散了抓基礎教育的精力。

三是對跨區域生源市場管理不力。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強化了中心城市的“虹吸效應”,導緻被邊緣化地區的衰弱,生源加速向發達地區集聚,導緻師資和生源成”馬太效應”趨勢的扭曲性重組,強者越強,弱者愈弱。

三,名校冠名屬地聯合辦學的利弊分析。

名校利用其長期積累的品牌優勢與相對後進地區實行貼牌式冠名共同辦學方式,将無形資源有形化。其益處是有利于提高合作當地的教育品牌和知名度,也有利于提升當地有形資源(諸如土地,房産和師資)的價值量(價格)和生源的進入門檻,最終有益于提升學校所在地區的社會影響力。

但是,由于品牌的落差,導緻名校分校對當地學校産生了擠出效應,通過價格機制的傳導吸走了當地其他學校得力的管理者和優秀師資,并以教學質量以及升學、就業良好預期的吸引力分流了當地學校優勢生源。嘉興市南湖區的清華附中,秀洲區的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和浙師大附中等都會有上述效應。

圖二,嘉興秀水中專

四,若幹建言

基礎教育分别處于教育系統和經濟系統兩大系統内部各子系統之間的結合部上,因此,其發展會受到兩大系統内部關系協調程度及其認知理念的制約。 為此,我有如下建議。

一是從全局的制度安排上應盡快建立我國教育平台、科技平台和産業平台的聯動機制,而不可将其聯動的任務通過随機的方式,下放至缺失制度設計權力的縣級教育局身上。

教育、科技和産業之間構成生産力要素的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彼此唇齒相依。我國由于條塊分割的體制所決定,三大平台彼此孤軍作戰和閉門決策的結果,導緻稀缺的優勢資源浪費于相對過剩的配置之中。我國人才結構性的過剩和錯位式的短缺,便是佐證。

二是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上升為中央首位戰略的今日,應當在産業互動的同時,将教育和科技的跨區域互動列入重要議程,并盡快從區域的形态互動上升到功能互動上來。

作為國家發改委區域規劃咨詢專家,我認為我國迄今為止的區域一體化戰略的實施,尚具有兩大明顯的缺位:一方面是功能缺位。區域關系迄今隻停留在交通、通信為主的形态性互動之上,還未觸及功能性的财政(稅收管理)邊界、人事邊界(戶藉、幹部任免及社保等)、人才邊界(教育管理)和科技邊界的管理等。

另一方面隻停留在産業平台的互動探索上,尚未進入生産力(含科技創新和教育互動等)管理邊界之上。

三是要對區域生源市場化趨勢實行規範化的管理。

要在行政區劃之間協商互動的基礎上,采取市場化分類配置的管理制度。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先天不足之處,它會将具有人格化和社會化因素的資源抽象成數字關系,在它鐵面無私的裁權面前不認貧富、不辨輕重,不分先後。

因此,市場在政府設定的重點發展政策面前的失效在所難免,政府必須進行必要的政策性幹預與補充,經濟如是,教育也如是。為此,嘉興市教育部門已決定對基礎教育中的高中生源市場化進行幹預,之後的生源合理配置已見效果。

四是要對20年來我國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進行完善,其必要性存在于縣級政府職權所決定的利益偏好,與基礎教育管理部門所承擔的公共價值管理的使命并不完全吻合。

原因是,教育投資回報的長遠性、隐蔽性和跨部門性,決定了它長期以來給人以“消耗性”和“非産出性”的誤解,進而被置身于缺失話語權的弱勢地位。

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體制完善的方向有二:一方面要有利于提高教育部門在政府内部的決策話語權。另一方面應有利于改變對縣域經濟考核指标權重的結構,提高教育指标的考核份量。

圖三,上海某外國語學校

希臘哲學大師拍拉圖說過:“物質世界的背後存在一個理念的實體世界。” 我國基礎教育面臨的一系列矛盾或困惑的背後,與其說是資源不足,還不如說是理念短缺。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