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常上墳的人與不上墳的區别

常上墳的人與不上墳的區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7:09:52

常上墳的人與不上墳的區别?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常上墳的人與不上墳的區别?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常上墳的人與不上墳的區别(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1

常上墳的人與不上墳的區别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将到來,春意盎然之際,旅行計劃也被許多人提上了日程。不過在歡樂之餘,這一天也是全國最大規模的祭祖日。外出遊曆的人紛紛回到家鄉,為逝者送去祭品,聊表内心思念的同時也固守了自己的孝心。

中國曆史發展到現在,一直有“逝者為大”的觀念。既然是同另一個的人打交道,老百姓自然也是流傳有許多說法和禁忌。比如這句“一月不上兩次墳,一人不上兩年墳”,這是什麼樣的講究?有沒有道理?清明節馬上就要來了,我們需要有哪些注意的?

一月不上兩次墳

其實這句俗語主要是針對兩個方面,一個是逝者的祭日和清明節趕到了一起,或者是前後相差幾天。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做一個簡單的規劃,在哪天上墳合适,隻上一次墳,否則就是晦氣的代名詞。當然,一般情況都是避開清明上墳的高峰期,在祭日那一天進行

因為在民間有一種說法,清明這一天上墳的人比較多,老祖宗不易接收子孫後代送來的祭品;另一方面清明節和寒食節合二為一,而寒食節又是紀念介子推的,如果在這一天送祭品很容易被介子推拿走。

第二個就是現在都是以“小家”為單位,你在這個城市,他在那個城市。一年都見不了幾次面,别說清明這個高峰期了。有這種情況的,實在回不到老家可以有哪個子女來完成。在上墳燒紙的同時,把具體情況全部解釋清楚就可以了。

還有因為财産等原因吵得不可開交的,最好還是商量一個具體的日期,趕到老祖宗的墳前。逝者離去最大的一個心願,無非就是子女們和睦,這樣又怎麼能讓他在另一個世界安心?惹得老祖宗生氣,自然也不會得到他的保佑,又何來好的運勢可言呢?

一人不上兩年墳

逝者在離去之後,一般都要進行葬禮、三天圓墳、頭七燒紙等環節之後,才被認為是到達了另一個世界。如果在正月去世的話,這些習俗進行完也正好是一年的結束;但有的在臘月去世,就隻能在下一年進行這些環節。

但在老祖宗的眼裡,今年的流程必須今年走完,否則就是不吉利的象征。甚至還流傳有這樣的說法:今年去世一個你舉辦葬禮,明年你開始直接舉辦葬禮,那就代表着還要去世一個。誰吃飽了撐得沾惹這些不吉利的因素?

品史君說

如果真要品史君來說的話,我認為每個人都應當成為“參與者”。其實我在最初是持“中立”态度的,但昨天翻評論區的時候看到這樣一條留言:現在都什麼時代了,你還在這講傳統文化,是你閑得無聊還是認為我們閑得無聊

乍一看好像還挺有道理,但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中華民族曆史上下五千年,曾遭遇過無數次外族入侵,那為什麼還能重新屹立在世界東方?是因為特有的語言?那為什麼英語成了每個人學習生涯中的必考科目?服裝?那為什麼漢服成了一種藝術,隻有少數人在穿?

猶太民族面對侵略者的迫害,流亡了上千年,最終在上個世紀完成複國。為什麼能創造這樣的奇迹?是因為他們的民族本身強大?隻因他們所有人對上帝的信仰是不變的。我們中華民族亦是如此,隻不過這個上帝恰是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文化

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不管社會如何發展,時代如何演變,傳統文化裡流淌的中華民族血液不會改變、蘊含的中華精神不會代替、挺直的中華脊梁不會彎曲,現在是、過去是、未來也必将是,這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也對文化感興趣,不妨為我留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