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是溫裡藥裡大家較為熟悉的藥物。原産于廣東、廣西、台灣等地區。據《本草綱目》記載:“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高良郡即系現在廣東茂名市下轄的高州。高良姜不但可以用來治病,還可以作為美食的輔料,由它做出來的菜色“色香味”俱全,十分誘人。大文豪蘇東坡也和高良姜有一段故事。
高良姜與蘇轼的故事
蘇東坡當年被貶至惠陽。由于他和宰相政見不同,從京城被貶到惠陽。剛到惠陽,蘇東坡水土不服,上吐下瀉,遍尋名醫俱無效果。
鄰居知道蘇東坡愛好美食,特意做了一道“豬肘子”給他吃,在裡面放了一點高良姜作為調料。蘇東坡吃完後,不但覺得十分美味可口,連腸胃也舒服了,徹底解決了水土不服的問題。
高良姜的來源和作用
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幹燥根莖。
産地:主産廣東、廣西、台灣等地。
性味:辛,熱;歸脾、胃經。
功效:散寒止痛,溫中止嘔。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服用則每次3g。
使用注意:陰虛有熱者忌用。
高良姜的服用
《本草綱目》:“健脾胃,寬噎膈,破冷癬,除瘴瘧。”因此,高良姜可以治療:
1 散寒止痛
用于時發時止的胃脘寒痛,腹寒絞痛、兩脅脹滿、疝寒腹痛等證。常與香附、厚樸、桂心、五靈脂、小茴香等藥物配伍使用。
2 溫中止嘔
用于胃寒氣逆、嘔吐清水、四肢冰冷等證。常與大棗、半夏、生姜等藥物配伍使用。
3 和胃平逆
用于寒邪客胃、氣機失調、逆氣上沖之呃逆。常與半夏、丁香等藥物配伍使用。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中醫藥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系。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即删。編輯&排版:大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