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鹂四五聲。
這首《三衢道中》是中小學生必背古詩之一,基本都會背,它的作者就是本文主人公:曾幾。
曾幾是誰?他和桂平又有什麼淵源?
曾幾(1084——1166),大家都知道他是南宋詩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贛州(今江西贛州市)人。他詩詞的創作内容是非常豐富廣泛的。從詩歌題材上說有愛國詩,有憫農詩,有寫景狀物的山野情趣詩,還有交遊、評述詩。
形式上以七律和絕句為主。風格清新,活潑,恬淡。對南宋中興時期詩歌的影響十分巨大,開了輕快流暢自然平易一支的先河。更是開創了一代詩風,影響了一代詩人,也因此奠定了其在宋代詩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總結起來說,他詩的特點講究用字煉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似。這些都和他勤讀書,善讀書有關,加之他工作勤勉,一絲不苟,贊譽頗豐。以至于他去世後,他的學生陸遊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餘,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
他和桂平有什麼淵源?或者說交集?
《宋史·曾幾傳》:高宗即位,改提舉湖北,又改浙西。會兄開為禮部侍郎,與秦桧力争和議,桧怒,開去,(曾幾)亦罷。逾月,除廣西轉運副使,徒荊南路。
譯文:【紹興八年(1138)】高宗即位,(曾幾)改任提舉湖北,又改任浙西。曾幾的哥哥兄長曾開為禮部侍郎,和秦桧極力争論(和金國)和議,秦桧發怒,曾開(被排擠)離職,曾幾也罷官。過了一個月,授任廣西轉運副使,調轉官職為荊南路。
“(曾幾)亦罷。逾月,授任廣西轉運副使”,在《宋史·曾幾傳》中,簡單的一句話而已,并沒有說他的具體行程。威記在翻閱桂平《浔州府志》的時候,翻到紀文•詩詞篇,無意看到一首他寫的詩,這首詩并沒有收錄在他的詩文全集中!
《避地浔州詩》-南宋·曾幾
雞犬圖書同一舸,老夫蕩槳兒扶舵。
浔江一系欲生根,夢下湖南向江左。
來源:《浔州府志》
此詩題目就很清晰提到了曾幾罷官到浔州(今桂平老城)的原因:“避地浔州”!
罷官後,他因為避禍,走水路途徑桂平,停船靠碼頭,作過短暫的停留,看見桂平城,有感而作的一首詩!
雞犬圖書同一舸,老夫蕩槳兒扶舵。
其時,桂平城剛從西山腳搬到如今的老城位置不過短短百年,屬于新建之城。那時候的桂平是邊遠地區,遠離江南杭州京師的政治漩渦中心。和很多南方城市一樣,被中原和江南一帶的人視為南蠻之地。
桂平的風景又秀色無邊,一派休閑自得的風貌,加上南宋朝廷的不作為,“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偏安一隅享樂求和心态,讓久在南宋複雜官場的曾幾面對桂平城的時候産生一絲隐退之心!
首兩句就說明了他的情況,“雞犬圖書同一舸”,家養的雞,狗,和心愛的書,還有一家老小,都在不大的船裡,顯得擁擠窘迫。避難途中還帶着雞,狗,圖書,更是側面印證了他為官清正,還有學識淵博的由來,平時多看書啊!
“老夫蕩槳兒扶舵”,這年他已經是一個五十四歲的人了,在古代,已經算老人了,所以自稱“老夫”,他在船上搖着槳,兒子把住方向,緩緩向桂平碼頭駛來。
浔江一系欲生根,夢下湖南向江左。
後兩句是曾幾心理矛盾的體現!
“浔江一系欲生根”。停靠在江邊,把船系好歇腳,上碼頭進城感受桂平的安靜祥和,産生了一種想在此長期停留生活的想法。
為什麼說他進城了?題目“避地”二字說明他有過短暫逗留!威記認為起碼也有三五日。“欲生根”,說明他感覺有些累了,想找個地方安靜地生活,平平淡淡的,不想理會朝廷和金國是和是戰。他感覺桂平這個地方适合他隐居。
那時候他已經收到朝廷的最新授命“除廣西轉運副使,(徒)荊南路。”
心裡想着隐退在桂平這個小城裡,但“夢下湖南向江左”,夢裡卻想到了“荊南路”,說明他還是心系國家的。還是想報效朝廷。
荊南路是哪裡?它包括湖南湖北大部。是南宋的十六路行政區之一。
建炎帝南渡後,宋朝設立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共十六路。
所以他再次起航,離開桂平,再次北上,開始了他下半生的曆程。可以說,在桂平的這幾天,是他人生的一個節點和分水嶺。
如今,碼頭也滄桑巨變,有誰能想到有這樣一位南宋重臣,大詩人,曾經在這裡思量去留問題?
這裡是桂平!講述桂平人文故事,發現桂平之美!
我是威記!謝謝閱讀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