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聽我說# #閱讀# #以書之名#
《雖有佳肴》選自《禮記·學記》。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禮記》是儒家經典“五經”之一,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
儒家經典主要是指“四書五經”。“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
《詩》又稱《詩經》。
《書》又稱《書經》,也稱《尚書》。
《禮》就是《禮記》。《禮記》最初有兩部,一部是西漢戴德編寫的《大戴禮記》,一部是戴德的侄子戴聖編寫的《小戴禮記》。《大戴禮記》大部分已亡佚。我們現在所說的《禮記》專指《小戴禮記》,共49篇。
《易》專指《周易》。當時有“三易”,分别是《周易》《連山易》《歸藏易》,隻有《周易》被列入“五經”。
《春秋》還有一個别名《麟經》。
《雖有佳肴》這篇文章出自《禮記》中的《學記》。《學記》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學專著。主要闡述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教育制度、原則和方法,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學生之間的關系等。而本文主要論述了“教”與“學”的關系。原文如下: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本文包括以下幾層意思:
第一層:類比引入。“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由“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引出“弗學至道,不知其善”,強調了“學”的重要性。
第二層:逐層論證。由“學”引出“教”,既而論述二者的辯證關系。“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這段話的意思是學習之後就知道自己還有不足之處;教别人之後就會發現自己還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後,就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的困惑之後,就能夠勉勵自己。也就是“學”過“再學習”,“教”過“再反思”。
第三層:得出結論,點明主旨:教學相長。也就是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相”字很重要,是互相促進,并非一方帶動另一方,而是雙向互動的。
第四層:引用作結,增強說服力。《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兌命》是《尚書》中的一篇,作者引經據典,是運用引證法(引用論證),有力地證明“教學相長”的觀點,增強說服力,更具雄辯力量。
《尚書》前面已經提到了,又稱《書》或《書經》,也是“五經”之一,但要比《禮記》早很多。這部書主要是上古曆史文件和部分古代事迹的文章的彙編,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曆史文獻彙編。
“兌”通“說”,讀“悅”的字音,指的是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說。
“命”是《尚書》中的一種文章體裁,屬于公文。大者為“命”,小者為“令”,秦始皇後改為“制”,内容一般是君主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布的政令。所以《兌命》并不是傅說頒布的政令,應當是君主任命傅說時發布的政令。
作者中引用了《兌命》中的三個字:“學學半”。第一個“學”讀“校”的字音,指的是“教”;第二個“學”指的是學習。意思是說:教是學的一半,即教别人可以收到一半的學習效果。作者說“其此之謂乎?”是說: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語氣,相當于“大概”“可能”“也許”;“此”是代詞“這”,指這個道理。哪個道理呢?就是“教學相長”。意思是說“學學半”大概說的就是“教學相長”的道理。
縱觀全文,作者論述了教與學的關系,揭示了“教學相長”的道理,即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同時,本文開頭的類比,也能反映出“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圖片來自網絡,封面用途,與文章内容無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