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人醜就該多讀書
“世界讀書日”辦至今年已是第二十一個年頭,節日每年都如期而至,你對閱讀的感受是否還一如當初?
不知從何時起,提起閱讀,腦中閃現的不再是曾經讓自己愛不釋手的書或文章,以及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而變成了生澀難啃的專著、背誦過的關于閱讀的名言警句、一列列冰冷的薦讀書單……
但是,閱讀本不該這樣。
【正文】
閱讀這件事值得被你喜愛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起小時候讀過的書,大家意外地有很多共同語言,原來彼時的我們都被各種期刊雜志和兒童文學簇擁着。上課時偷偷看過的《老夫子》和《知音漫客》、永遠先看笑話的《青年文摘》和《格言》、生病吊針時捱過無聊時光的《故事會》……那時候的閱讀簡單純粹,是和現在的手機一樣用來消遣的工具。
我上小學時特别喜歡偵探和驚悚類小說,明明怕得要死,卻依然忍着心裡發毛的感覺執拗地一頁頁翻看。小城裡那間已經變成化妝品專櫃的新華書店,是我曾經最愛去的地方。在那時還顯得高大的木質書架上,我發現了擺滿兩層的《冒險小虎隊》和《雞皮疙瘩》系列,這種如獲至寶的喜悅我已經很久沒體驗過了。
漫長的暑假裡,我經常在書店剛開門時就跑進去,坐在那個書架邊,或是迫不及待地用“神奇”的卡片掃着《冒險小虎隊》每章末的答案,或是攥緊《雞皮疙瘩》那樹皮質感的封面頭皮發麻。
看書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下一次擡頭望見的,可能就是催我回家吃飯的媽媽。
- @badgaKster -
說真的,廢寝忘食這種絕佳的閱讀體驗隻有在一個人心思最澄明的時候才能體會,所以我打算沒出息地搬出我的小學時代。彼時一套《哈利波特》讓我慶幸生逢其時的同時,又哀歎再無絕響。那年每一個晨昏的記憶都特别清晰,時至今日我仍記得書中的每個人物每句咒語,還有那時我媽叫我吃飯喊破了的嗓子。
後來相似題材的《納尼亞傳奇》、《魔堡》、《飛天魔毯》等等亦如是,還有衆名著如《呼嘯山莊》、《安娜卡列尼娜》等等,都出人意料地對我胃口……這真不是誇張手法,我這麼理直氣壯地誇自己是因為姐現在極少有這種體驗了。- @Aaron -最廢寝忘食的書,一定是《京華煙雲》了。暑假在去東北的火車上一直看,頭一回覺得綠皮車裡時間過得飛快。印象最深的是荪亞稱木蘭為妙想家,簡單的三個字要想做到卻是十分不容易。- @主人是隻貓 -廢寝忘食的書的話,我記得我在讀《霧中回憶》的時候,蠻厚的一本書,那會兒還是高三,熄燈了以後還趴在被窩裡抱着手電讀書,一看就看到三四點鐘,天都微微亮,連着看了兩三天,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心都在跟着女主人公跑。- @海闊餘遊 -《平凡的世界》,喜歡沒有明顯的有好人壞人的作品,都是真實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壹零 -考試周的時候看書最廢寝忘食,印象最深的是《市場調查與預測》,短短的幾天學到了一個學期都沒學到的東西。
升上初中後,這類小說便逐漸淡出了我的生活,我愛上了魔幻小說,《納尼亞傳奇》七本書一口氣全買了下來,當然也有一段沉迷郭敬明的“黑曆史”。不過,那個年紀的我就是喜歡,《幻城》、《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爵迹》、《小時代》,從同學那借來,讀了一遍又一遍。
至于那兩部書,隻知道小虎隊的卡進階成了更高級的“紅卡”,而《雞皮疙瘩》在市面上已經甚少看見……
高中我進了寄宿學校,冗長的學業之外,能放松娛樂的似乎也不外乎讀點閑書了。
我沒什麼特别的閱讀癖好,非要說的話,不務正業的我那時候更喜歡浪費學習和休息的時間來看書。
于是,我在課上和老師鬥智鬥勇,回寝室後也不肯安靜地午休,高中三年硬是啃下了不少從前碰都不想碰的書。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和《1Q84》、維多利亞·希斯洛普的《島》、龍應台的《目送》,也有像笛安的《龍城三部曲》、三叔的《盜墓筆記》、江南的《龍族》這些快餐式的小說。
印象最深的還是高二上學期,那時莫言剛剛獲得諾貝爾獎,全國像炸開了鍋,書店的暢銷書架上放眼望去全都是莫言。我也買了一本《生死疲勞》,抱着試讀的心情,卻一發不可收拾。期末考前的複習周,任性的我基本上每節課都在看,六天讀完了55萬字。
幸好那次我沒考差,不然肯定被班主任收拾得很慘。
- @輝歐巴 -閱讀癖好大概是咬指甲,一看書就忍不住。- @老闆來一份雙皮奶 -喜歡靠在下雨的床邊看書,喜歡捧着書小步蹦哒着走在街上,喜歡穿梭在圖書館的書架之間,喜歡聞書本的紙漿味,喜歡讀很有年代的書,喜歡讀冷門的書,喜歡瘦長裝幀的書,喜歡抄書上的句子,喜歡抱着書睡覺。- @Hoyoo Lee -喜歡手裡捏着實體書的那股實在感。雖然Kindle已經成了身邊很多人的必備單品,但還是一直沒有入。除了窮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更享受實體書捧在手上的感覺,翻頁的樂趣與油墨印刷的味道在墨水屏上是很難感受到的吧。- @磷脂鍵 -讀感興趣的書的時候能夠廢寝忘食,讀到不感興趣的書的時候,看了兩頁就會睡着,一睡就是幾個小時……- @旭丹 -上廁所的時段是啃書最高效的時候。
其實,閱讀就應該是這樣單純的事情:你喜歡這本書,這本書帶給你快樂。
什麼時候人們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大概就是開始功利地看待閱讀的時候。從“讀書是否有用”的讨論,到各種宣揚讀書功效的營銷活動,當“功利性目的”印在了封皮之上,閱讀本身就變質了。
你想從閱讀中直接獲得什麼,可你往往失望而歸,甚至根本沒耐心讀完它。
上次的茶話會上,有位女生這樣說道:“我其實挺讨厭‘通過讀書提升修養’這個說法,太功利。而且有人看完書後把作者觀點當作自己的,沒有廣泛涉獵然後形成自己觀點,挺不喜歡這樣的人。”
很多人告訴我,“讀書是為了更好地裝逼。”這個想法的确功利,不過至少他們是真正對某個話題感興趣,才願意耗費時間來充實自己的談資,相比于帶着一顆浮躁的心去閱讀的人還是好一些。“想讀就讀,不想讀的時候放過自己。功利不過分就可以。”茶話會上有人這樣說。
閱讀真正的用處,向來都不易于發現。
- @時雨韓 -閱讀最沒用了,閱讀怎麼會有用呢?又不是會計準則或者行業規範,閱讀要一直沒用下去才好。就像王路說的,“一個月讀幾本書?那是外行的問法。”- @crush -閱讀給我們帶來的可能不是一個明顯的立竿見影的影響,隻是在某個生活的片段,曾有的閱讀經曆會突然砸醒你。我記得很清楚,在某一天我因為陰差陽錯而新認識了一個人時,我突然想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裡托馬斯說,特蕾莎是六次偶然為他開出的花。- @小鹿 -讓我覺得讀書有用的瞬間太多,秋天時總會想起裡爾克,春日裡則會和諸多古人心有戚戚焉,去旅遊時忽然能想起書中描寫當地景色的句子,感同身受。印象最深的是曾認識了一個俄羅斯留學生,交談中發覺我們都喜歡喬治奧威爾,當我們用半生不熟的英語交換看法,那一刻真正意識到文學和思想是沒有國界的。- @卧龍崗 -哪些瞬間讓你覺得閱讀有用?背誦《嶽陽樓記》全文,免費參觀嶽陽樓。- @卷卷 -撩男神沒有話題開始聊最近看的書的時候,覺得閱讀涉獵廣真的好有用(*/ω\*)。- @長奕 -當你想要凹情懷發美圖沒有合适的文字可以配,然後費盡心機地去搜索美文佳言的時候,讀書最有用。
也許你會問,讀專業書籍獲得專業知識難道不功利不有用嗎?沒錯,專業書有時必須去讀,但我更願意把這歸于“學習”而不是“閱讀”。
其實,我上了大學也愛看點和專業相關的書,《大地孤獨閃光》、《故國身影沉默》這類,它們當然有用,而我也确實鐘愛。别的專業的書,沒有興趣的話,我完全讀不下去。
那些樂于閱讀專業書籍的人,絕大部分是因為他們真的熱愛或好奇某個領域,讀專業書同樣讓他們快樂,有用是随之而來的附帶價值。
【最後】
雖然在讀書日,很多人更樂于宣傳讀書多麼得好,強調回歸閱讀,但我們确實無意于此。因為總會有讓你快樂的閱讀,這種閱讀無需我們倡導。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選擇什麼樣的書,你的閱讀經曆将會塑造你的個性。書的種類是由你的氣質決定,而你所選擇的書,又會加深你的那份氣質,相互影響。”茶話會上一位女生說的這句話我深以為然。
畢竟,出于興味與愛的閱讀最棒了。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愛情的巨輪說沉就沉
但至少在書海裡
我們亦可賽艇
來源:山東大學
文/ 陳澤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