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國的政策都開始限制燃油車的發展,各大車企都開始向着新能源車型發力,而在新能源車型當中其實也分為兩種,一種是純電動車型,還有一種是混動車型。其中純電動車型一般消費者相對比較好理解,就是把發動機換成了電動機,把油箱換成了電池。而混動車型很多人就不是很清楚了。那混動車型到底是什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混動車型的定義是什麼
其實混動車型的定義非常簡單,如果車上有兩種動力源就可以算是混動車型了,除了發動機之外,車上還搭載有蓄電池、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等電池驅動的電動機。當然,如果搭載了内燃機車的發電機組的話,在目前的定義當中,也算是混動車型。
從定義上來看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混動車型并不止是某一種車型的特指,而是一類車型的統稱,從實際的分類出發,混動車型目前其實主要分為三類。
混動車型應該如何分類
目前的混動車型大概可以分為三類,主要是輕混、油電混合動力以及插電混合動力車型。
輕混車型和普通車型相比是改動最小的,輕混車型目前主要以48V輕混為主,前幾年的時候凱迪拉克等廠商還主推了一段時間90V輕混,輕混車型相比燃油車型添加了一套90V電池,這套系統可以在車輛起步和急加速的時候為車輛提供有限的驅動力,通過減輕發動機在油耗最高的場景下的工作壓力,從而達到降低油耗的目的。但是輕混車型的電動機動力非常微弱,無法單獨驅動車輛前進。當然,對于降低車輛油耗方面的表現,其實輕混車型也并沒有很突出。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目前主要掌握在以豐田和本田為代表的日系廠商手中,油電混合車型的電池要比輕混車型的電池大不少,電動機的動力也要強勁不少,但是和輕混車型相同的是,油電混動車型并不需要車主額外為車輛充電,車載電池的充電主要靠刹車或者下坡時候的能量回收以及在平穩行駛的時候發動機額外為電池充電。
但即便都是油電混動車型,豐田和本田在技術上區别也是比較大的,豐田的混動技術主要靠的是行星齒輪組這麼一個“神奇”,而本田為了繞過行星齒輪組這個技術壁壘,其i-MMD采用了串聯的結構,也許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要理解兩種油電混動技術之間的區别有些過于複雜,但其實我們隻需要清楚這兩者之間在實際駕駛感受上的區别就行——豐田的混動車型行駛起來更安靜更平穩,而本田的混動車型加速時候動力更強勁,更像是純電驅動車型。
和上面兩種混動形式相比,插電混動車型的區别是比較大的,插電混動車型擁有一塊容量比較大的蓄電池,而且其發動機功率足夠單獨驅動車輛前進,因此不同于前面兩種混動車型,插電混動車型是可以使用純電驅動的方式行駛的。當然,這麼做也帶來一定的不便,那就是插電混動車型需要使用額外的電源給車輛充電,盡管電池沒有電的情況下,插電混動車型也能單獨依靠發動機行駛,但此時不光車輛的動力表現會受到很大影響,同時因為插電混動車型有電動機和電池組的存在,車身質量相比燃油車更重,因此油耗也會更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