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趨勢?本報記者 夏金彪近日,北京市出台《關于存量國有建設用地盤活利用的指導意見(試行)》,其中包括在城市重點的功能區及軌道站點周邊,鼓勵利用現狀建築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根據年初的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北京将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5萬套,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趨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本報記者 夏金彪
近日,北京市出台《關于存量國有建設用地盤活利用的指導意見(試行)》,其中包括在城市重點的功能區及軌道站點周邊,鼓勵利用現狀建築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根據年初的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北京将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5萬套。
業内人士認為,上述指導意見的出台将盤活北京市的存量用地,更好地滿足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其實,不僅是北京,2022年以來,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紛紛出台相關政策,促進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
近年來,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租賃住房問題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解決這一問題的相關制度和政策陸續出台,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是重大舉措之一。
2021年7月份,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确了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提出建設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産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并明确了保障性租賃住房基礎制度和相關支持政策。
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明确,“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自住房市場化改革以來,我國住房市場不斷完善,人們的住房需求進一步得到滿足,但我國住房租賃卻發展滞後,租賃住房供應不足,發展不規範。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将擴大租賃住房供給,更好地落實租購并舉制度,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問題。
保障性租賃住房由政府主導,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是穩定可靠的租賃型住房種類,以建築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的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遵循“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原則,并且“誰投資、誰所有”。同時,政府提供地價讓渡、稅費減免、民用水電氣、中央補助資金、金融支持以及加快審批流程等六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需求更加匹配、價格更可負擔的租賃住房。
值得指出的是,針對企業建設營運保障性租賃住房投入與産出的期限錯配和租售比低等現象,政府通過出台金融支持政策解決其資金難題。2021年7月份,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确将保障性租賃住房納入基礎設施REITs項目。
現階段租賃市場回報率較低,租賃企業尚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後租金标準管控将進一步壓縮企業盈利空間,影響市場主體的積極性。2022年8月份,首批3隻保租房公募REITs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保租房公募REITs的落地使我國住房租賃企業能“輕裝上陣”,實現“開發、運營、金融退出”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高市場化企業的參與積極性,有助于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住建部表示,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并明确“十四五”期間将以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為重點,40個重點城市初步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650萬套(間),其中,2022年,40個城市計劃籌建240萬套。
目前,各地方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号召,紛紛明确“十四五”時期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目标,并細化落實有關政策,在土地、财稅、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引導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保障性租賃住房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推動房地産市場的結構性重塑,加快實現租購并舉的新格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