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9 18:10:02

【專家視角】

編者按

随着移動互聯網和智能設備在我國的迅速普及,信息化數字化加快推進,數字化環境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産生前所未有的沖擊,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原住民。90後到00後的青少年一代,更是經曆了從網絡原住民到智能機流量一代的轉型。互聯網塑造着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影響着其行為習慣,也為青少年帶來不可忽視的安全風險。可以預見,青少年網絡沉迷将會是長期存在的現象。

作者:王穎(中國社會科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青少年網絡沉迷由多種因素共同引發。其中,産生沉迷的心理因素尤其重要。網絡的需求滿足與情感補償功能,以及對自我認同需要的過度強化,從不同層面導緻青少年對網絡的過度使用與沉迷。探究網絡沉迷心理與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特征,有助于追根溯源,究其根本,凝聚社會共識。因此,根治網絡沉迷頑症亟須反思青少年的心理成長機理。

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辨析青少年網絡沉迷之困)1

青島海濱等公交車的年輕人在玩手機。黃傑顯攝/光明圖片

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辨析青少年網絡沉迷之困)2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綜合文化站開展暑期“護苗行動進社區”活動。葛軍攝/光明圖片

沉迷與網絡沉迷

“沉迷”一詞出自丘遲《與陳伯之書》,書中記載“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廣義而言,“沉迷”指的是對某些物質、行為或習慣具有強迫性、不受控制的依賴,一旦中斷就會産生嚴重的情感、精神或心理反應的程度。“沉迷”一詞,包含了沉醉于某物、專心緻志的狀态,但更多的是含有沉溺、困惑、執迷不悟的危險狀态。

實際上,網絡出現之前的傳播媒介盛行之時,與之相伴的“迷”由來已久。文字印刷時代,少數知識分子因求知若渴而沉迷于書本,被稱為“書癡”。大衆媒介時代,書迷、影迷也無處不在,但都未及網絡沉迷的影響之大。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面對面的交流愈發減少。沉浸在網絡世界中,尤其是休閑娛樂之中,可放松身心,一次次體驗沉浸的快感,在入迷的過程中,寄托情感,放松心靈,緩解或逃避現實壓力。關于網絡沉迷的研究認為,過度的網絡使用會産生依賴、沉迷,甚至成瘾。網絡沉迷表現為無節制地使用網絡,強烈的渴望使用網絡,以及一定的身體、心理損傷和痛苦。本來,網絡作為媒介的一種,僅僅是一種信息傳播技術,本應用之以便生存,卻最終為其所困,受控于它。

每一個成功的數字産品都内置了對人性的洞察,深谙人類對連接、贊賞和肯定的深層心理需求。科技公司越來越龐大的數據與越來越強大的計算能力,追求的正是增加用戶黏性、獲取用戶時間和注意力。在《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瘾》一書中,亞當·阿爾特提出:“所謂’行為上瘾’,就是你不斷強迫性地重複同樣的行為,因為它在短期内帶給你愉悅或撫慰,但長期而言,會從各個方面損害你的身心健康。當你嘗試拒絕時,上瘾通常會涉及戒斷反應。這反映了我們很多人與屏幕之間的關系。”

盡管網絡沉迷并非青少年群體所特有,但是現有網絡沉迷研究大多針對青少年群體展開。這是因為青少年群體處于更易受到沉迷侵害的人生階段,是沉迷網絡的高風險群體,一旦形成網絡沉迷,負面影響更甚。

青少年網絡沉迷的心理因素

互聯網深刻地契合了青少年成長的一些心理需求。梳理其心态成因,解析其心理紋路,從青少年本體出發,以人為本,究其根源,有助于有溫度、有力量地協助青少年運用網絡,凝聚社會共識。

首先,網絡使用滿足了青少年自我認同的心理需求。

在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論中,自我實現的需求是最高級别,每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中,媒介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們越來越多地依靠媒介感知周圍世界。有研究認為,青少年成長過程的核心任務是自我認同,網絡是他們尋求自我認同的新空間。例如,青少年熱衷“迷”明星偶像,形成飯圈文化。一方面,他們搜集明星資料,關注明星動态,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在這種建構中互動,獲得自我認同、自我價值的替代性實現。通過參與明星打造,在偶像明星的情感投射中實現了自我認同,進而産生社會認同。另一方面,群體性是“迷”的顯著特征。以共同的愛好、經曆為基礎,組建一個個相對小衆的群體。正是群體的力量,“迷”顯示出巨大的影響力。迷群形成迷文化,流行自己的小圈子交流符号和話語體系,形成一套社交文化,從而實現群體身份的認同。

其次,網絡使用滿足并拓展了青少年的社會交往需求。

網絡遊戲、飯圈等網絡活動均具有排他性的内部社交語言和公共關系。它們建構的話語體系,或邏輯嚴密、或内容厚重、或内部流行,這些“行話”幫助青少年建立屬于自己的共同感,形成團隊團結與協作,這種團體逐漸演變成互相取暖的“灰色文化”群體,可消解青少年個體的孤獨感,對抗學校的嚴肅、學業的壓力,并滿足社交的需求。網絡遊戲的相關研究發現,因網絡遊戲凝聚彼此和身份認同,進而産生反校園文化的個案經常出現。

青少年以網絡遊戲為中介,逐步學會了多元化的網絡互動,學會對網絡資源更深層次地選取、篩選、使用。網絡空間因網絡遊戲而進一步拓展,“個人-社會”的基本格局随之而變,形成“個人-遊戲-社會”,不僅“遊戲”自身被“社會化”,而且呈現出“社會遊戲化”的趨勢。目前,網絡遊戲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具有社交化。許多玩家常常以群體形式出現,借助虛拟形象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形成小群體互動。各個飯圈,帶給青少年強烈的認同感、親切感、歸屬感等情緒。近年來,發展迅速的短視頻也是深度契合青少年的娛樂、自我表達、社交互動的心理需求。

第三,網絡使用可以突破時空限制,脫離自我情緒。

青少年主要的生活場景、時間安排都具有高度規制化的特征。在學校期間,有清晰的課業時間劃分,精确的教學時間安排。然而,有研究表明,兒童對時間的體驗感是非連續性和非目的性的,時間對兒童而言不具有成人世界的價值和意義。網絡使用,尤其是即時體驗式的網絡遊戲、大量的網絡娛樂一定程度上還原了童年時間的非功利性和非連續性,讓青少年在時間的揮灑中找到自在。

脫離自我是指脫離自我的意識,即脫離自我的各種糟糕情緒,如苦悶、自卑、抑郁、焦慮等,是人類精神的防禦機制,以防止過度糟糕的情緒損害人的精神,就像人類生理的防禦機制免疫系統消滅病毒和細菌。沉迷遊戲是新型的脫離自我的方式,在青少年中體現的尤為明顯。例如,沉迷遊戲時,會忘卻學業壓力,舒緩緊張情緒,時空暫停中擺脫自我的意識。

從心出發提高網絡素養

在信息技術和數字媒介盛行的當下,解決青少年的網絡沉迷問題需要充分的耐心。在各種因素中,建議始終把握青少年心理特質,厘清青少年網絡沉迷心理因素,從心出發,提高青少年網絡素養,夯實青少年網絡保護體系的基礎。

首先,家庭教育是青少年防網絡沉迷的第一道防火線。網絡沉迷的相關研究認為,毫無節制地使用互聯網與某些人格特質相關。網絡沉迷者的人格特質較多為内向型、神經型和沖動型,其個人往往承受抑郁、人格障礙和物質依賴的痛苦。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家庭環境是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第一步,家庭監護的作用應被放在重要位置。家庭是個體接觸的最初世界,家長應理解青少年成長規律,尊重不同世代生長環境,主動了解“數字原住民”的心理需求,注重父母對子女的數字撫育和陪伴,深入了解青少年網絡生活的習慣,學會與子女的有效溝通,引導孩子正确應對網絡風險。充分使用網絡平台技術,豐富家庭生活、親子交流,比如将傳統的家庭交流轉化為線上親子共用、網絡親子溝通等。

其次,學校應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網絡素養教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網絡素養對緩解網絡沉迷具有積極作用。學校作為社會教育主要承擔者,應關注青少年的心理變化與心理健康,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為青少年建立數字信息時代的健康積極心理提供專業輔助。學校教育與公共教育應将青少年網絡素養納入教育體系,針對不同學齡特點,建立相應的正規化、體系化、漸進化的網絡素養教育課程,推廣網絡素養教育。近年來,廣東省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工作成效頗豐,效果顯著,值得借鑒。其持續多年開展少年兒童網絡素養教育“雙進”活動,實施“E成長計劃”,舉辦兒童互聯網大會和未成年人網絡素養論壇等,推出全國首套進入地方課程的《網絡素養》教材(中小學)、首部大型兒童網絡安全教育多媒體人偶劇《Hello!多多之網絡保衛戰》等精品,并率先開展中小學教師的網絡素養培訓,強化一線教師水平,尤其是針對鄉村小學的網絡素養教育支教活動,促進了區域内城鄉兒童的交流,使15萬人次鄉村兒童和家長受益。

第三,互聯網企業平台要在源頭把好關。互聯網平台是青少年網絡空間和内容的主要提供者,應承擔相應的企業責任,相關互聯網企業要高度重視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的措施。目前,各大平台均已開展的“青少年模式”,更多停留在時間限制、内容推送限制,這些措施更像是一些“物理隔離”,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上,這些設置能發揮的作用有待觀察。在青少年模式下,個别平台存在内容貧乏,吸引力不足的問題,對使用體驗帶來影響,長期可能影響青少年用戶留存。因此,互聯網平台提供更多正向、積極、豐富、有趣的内容尤為重要,借内容發力。互聯網平台應與學校教育合作,借技術優勢,提供有質量的網絡素養教育,推進青少年素養培訓課程的普及,共同構建網絡素養教育生态系統,讓科技幫助青少年成長,增強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調動青少年群體的自主性,用自律驅動自由。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2日15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