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與自然關系

人與自然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8 05:22:31

人與自然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1

作者:覓丹青内容提要:如果不了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也就不可能正确地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本質上源于人的生命代謝、肢體行動和信息認知三種基本的生物性功能,其社會性延展形态為人的自我生産、物質資料生産和自然知識生産三大社會生産活動。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切社會形态賴以建立的基礎,人類社會發生的一切變化,歸根結底都源自于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變化。正确認識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相互關系及其内在規律,對于解決當今人類面臨的社會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引言:人類社會是一個複雜的大系統。構成這個系統的,除了作為主體的人,還包括參與人類生存過程的各種存在物,以及人與物、人與人之間形成的複雜關系。在社會生活中,物的存在都是從屬和服務于人的,所有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的關系,就其社會屬性而言都可以歸結為人與人的關系。

人類社會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與社會系統并存的還有自然界,這首先是一個環繞社會系統的龐大的自然生态圈,再向外則是浩瀚的宇宙空間。在社會和自然界之間,始終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聯系。在對社會系統進行研究時,如果不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就不可能正确地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從曆史的角度看,人類社會是脫胎于自然界。當人類的祖先完全依賴于自然環境的賜予而生存的時候,它們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當它們學會了駕馭某些自然力并用作賴以生存的手段時,人類社會便發源了。從原始的石器時代,到農耕時代、機器工業時代、電氣時代和如今的網絡信息時代,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種變化的過程中,似乎人類離自然界越來越遠,然而實際上,人類一刻也沒有脫離過大自然。人類社會中的一切,歸根結底都來自于自然,而其中發生的一切變化,歸根結底都是源自于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變化。如果說,人類祖先面對自然所表現的原始行為方式是社會研究的曆史起點,那麼不同時代中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狀态,就是社會研究的邏輯起點。

一、人與自然的關系和社會底層結構

人與自然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2

人與自然的關系存在于人類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抽象概括起來,可以區分為由人的三種基本生物性功能所派生出的三種關系形态。其一,是人通過自身的肉體器官與自然界之間建立的生命代謝關系。其二,是人通過自身的肢體行動功能與自然界之間進行的物質交換關系。其三,是人通過自身的感覺和思維功能與自然界之間進行的信息交流關系。上述三種關系是人類祖先從自然界中帶過來的,且自人類産生起始終都存在,之後無論人類的活動方式和生存方式如何發展,實際上都是以上這三種關系的演變與擴展。

在現實社會中,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雖然千頭萬緒,但所有具體的聯系都可以歸屬于上述三種關系中的一種。三種關系的總體狀态構成整個社會系統賴以建立的底層結構。從該結構的組成要素來看,首先當然是作為普遍必備條件的自然環境和與之并存的人。在這裡,人并非僅以單純生物個體的形态面對自然,而是既以個體的形态同時也以群體的形态與自然界發生聯系。人與自然之間的三種聯結方式由此衍生擴展成為一個複雜的社會體系,其中既存在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系,也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就實際形态而言,這一構成社會底層結構的社會體系,就是人類社會的三大生産活動,即人的自我生産、物質資料生産和自然知識的生産。

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生命代謝關系,衍生出人這一社會主體的自我生産過程。這一過程既直接依賴于自然界提供的生态條件,同時也有賴于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生理功能和人們所創造出的相關物質條件。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不斷地重複個體的新陳代謝,完成其從出生、成長、衰老到死亡的生命周期,期間也通過不同性别的結合實現種的繁衍。人的自我生産雖然主要依賴與天然存在的生态和生理條件,但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生活方式、技術手段、社會關系等因素的影響。人們在自我生産過程中形成的社會人倫關系和民生狀态是構成社會現實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主要包括兩性關系、血緣關系、家庭關系、宗族關系以及與之相關的生活消費、醫療服務、社會服務體系等。

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物質交換關系,衍生出社會的物質資料生産活動。通過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産,人類将自然資源轉化為社會所需的各種生活資料、生産資料和其他物質資料。這一生産過程從古至今經曆了漫長和複雜的形态變化,從遠古時期的狩獵、采撷,到後來的農業耕作、手工制作和工業制造及工程建造,從部落、家庭的自給自足,到複雜的社會分工與社會交換,等等。物質資料生産活動承載着自然與社會之間物質形态轉換的重要職能,其實際狀态是人與自然關系最集中的表現。也正是這個原因,人們通常都用物質資料生産手段的劃時代更替作為劃分社會曆史階段的标志,如石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機時代、電氣化時代、信息和網絡時代等等。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産活動中結成的社會關系,即物質質料的生産關系,是構成人類社會現實基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所有權關系、分工關系、交換關系、分配關系等。

人與自然界之間的信息交流關系,衍生出人類的自然知識生産過程。這一過程并非總是表現為一種獨立的社會活動,實際上它常常是與其他兩種生産過程交織在一起的,不同之處在于這裡所獲得的隻是關于自然對象的信息産品。在社會發展早期,這一過程僅僅是人類祖先在日常生活和勞作的過程中憑借感官和頭腦對于各種自然現象的自發認知,其中既包括對外部自然環境和自然物性質的了解,也包括對于自身生理需求等自然屬性的自我意識,以及對于人與周圍世界關系的認知。這些認知随着語言和文字的發明得到記錄和傳承,成為人類最早的自然知識。在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一部分針對自然對象的研究和應用活動逐漸從一般的社會生活中分離出來,成為少數學者或工匠等智者從事的特殊行為,古代的自然科學就是在這種過程中發端的。自然科學研究成為一種專業性和系統性的科研生産活動,則是進入近代以後才發生的事情。這是因為,近代以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在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都逐漸超越了直觀的範疇,人們對于自然奧秘的探索越來越依賴于各種專門的認識工具和實驗設備,其内容也呈現分門别類多觸角深入的局面,于是專業性、系統性的科學技術活動逐漸興起,自然知識生産日益分化成為相對獨立的社會生産過程。盡管如此,自然知識生産在許多情況下仍然與人的自我生産和物質質料的生産過程密不可分,特别是在涉及新的實用技術開發和應用的環節,三者之間的聯系尤為密切。人們在自然知識生産過程中也同樣會結成特定的社會關系,其表現為相應的權屬關系、分工關系、交換關系與分配關系等。

如上所述,人與自然之間通過三種相互關聯的生産活動連接成為一個互動的體系,并由此形成整個社會大系統賴以建立的底層結構。在傳統的社會曆史學說中,通常隻強調物質資料生産活動對于社會的基礎性作用,而将其他社會生産都視為非基礎性的活動,其實這是有失偏頗的看法。對于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來說,三種生産過程作為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特定聯系形式,都具有直接和基本的屬性,都屬于基礎性的社會活動。

為了對三大社會生産具有更充分的了解,有必要對其以下屬性作進一步分析。

首先,是其人本規定性。這可以從社會生産的驅動力和目的性兩個方面加以說明。人們都知道,社會生産之所以會發生,無非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使然,這包括了從人作為特殊生物體所必需的生理性需求,到由此延展産生的一切社會性需求。在這裡,需求是驅動社會生産的内在動力,而人則是一切需求的主體。另一方面,社會生産又是一種包含着主觀預期的有目的的活動,其目的就是産出符合人的需求的産品。換言之,社會生産是一種由有意識的主體推動進行的實踐性活動,而這一有意識的行為主體就是人。人作為社會生産的需求主體和行為主體的特定存在,決定了社會生産固有的人本屬性,這也是社會生産客觀上要求以人為本的根據所在。

其次,是其自然規定性。三種社會生産都是人與自然界之間互動的過程,其中起作用的既有自然法則所賦予的自然規定性,也有因人的自身需要和自主願望産生的主觀目的性,這都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其中起決定性或支配性作用的,則是自然的規定性。毫無疑問,無論從客體還是主體角度看,自然本身都是社會生産過程存在的基礎,如果失去宜居的自然生态環境,或脫離人與生俱來的自然生理功能,人的自我生産無法進行。如果沒有必需的自然資源,或沒有由自然物轉化而來的勞動工具,即使有人,物質資料的生産也無法進行。如果不通過與自然界的接觸,或對于自然現象傳遞的信息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破譯,自然知識的生産當然也無從談起。雖說人類的生産活動總是服務于人類自身的需要,其過程都具有明确的主觀目的性,自然對象在這裡都會被人為地加以選擇和改造,這一切似乎都充滿了非自然的特性。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社會生産中存在的這些狀況并非由人的主觀意向所支配,恰恰相反,凡是人的主觀目的得以實現的行為過程,凡是那些看起來合乎人的主觀目的的行為結果,從來都是由于人的行為遵循了特定的自然規律,或者說是人們的主觀需要和主觀選擇與客觀實際相吻合的結果。其産出的與其說是非自然物,不如說是被賦予了社會意義的自然物。在這裡,人們的主觀需要和主觀選擇雖必不可少,但卻不能違反在其中發揮作用的自然規定性,否則任何人為的努力都會成為一種達不到目的的徒勞。

第三,是其系統依存性。三種社會生産各自表現為人類與自然界聯系的一個側面,從根本上說,它們不過是人體的代謝、行動、感知三種基本生物性功能的外化和延展。就如人的三種功能相輔相成共同組成人的生命有機體一樣,三種社會生産也是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在實際過程中,三者雖互相區别,彼此不能互相替代,但同時又互為條件互相依存。每一種生産的産出,即人或物質資料或自然知識,不僅是自身進行再生産的必備要素,同時也是其他兩種生産重複進行的必備要素。三種生産之間始終處在産品的循環對流過程之中。這種産品循環對流過程如果發生阻礙,整個社會生産便不能正常進行;其中任何一方發生變化,都會引起其它兩方發生相應變化;如果缺失其中任何一方,其它兩方也都将不複存在。社會生産的系統依存性同樣也表現在不同生産關系之間的相互滲透。例如人們的家族關系與其它社會生産中的産權、分工、分配等關系之間便始終存在着密切的相互關聯與相互作用。同樣,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産過程中形成的财産關系對于家庭關系的演變也有着深刻的影響。

最後,是其内在能動性。這種能動性主要表現在社會生産形态的發展和演變之中。由于生産屬性的差異,不同社會生産的運行規律并不相同,而社會生産整體形态的發展和演變則是在不同生産過程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就人的自我生産來說,其生産過程主要依賴于自身的自然生理功能,這種功能的高度穩定性,決定了其生産方式也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就物質資料生産來說,其實際狀态主要取決于所采用的勞動工具,雖然人們經常能觀察到勞動工具更新換代的現象,但其實這并不是物質資料生産内在的固有規律。對于每一代物質資料生産工具來說,其實際應用都需要在有關的生産要素之間建立起特有的相互匹配與相互依賴的關系,一種生産狀态一經定型,便不能随意改變,否則生産秩序和生産結果就會被破壞。因此,物質資料生産方式天生便具有自我固化的傾向,過程的重複性是其基本特征。而與其他生産過程不同,自然知識生産的本質特征恰恰在于其創新性,也就是說其目的和結果總是表現為對于自然奧秘的新發現或對于已知自然規律的新的應用方法。而這些創新的成果一旦進入其他社會生産領域,便會與原有的生産要素産生矛盾,進而引起原有系統格局發生改變,并最終導緻社會生産總體形态發生改變。人類的社會生産方式之所以呈現從低級到高級的逐步演化,其原因就在于自然知識生産的發展以及不同生産過程之間的依存和互動。

二、人與自然的關系決定人與人的關系

人與自然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3

如前所述,社會中的一切現實關系本質上都可以歸結為人與人的關系。所謂社會是人們相互關系的總和,也正是這個道理。對于社會關系是如何形成的,人們曆來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西方古典學者認為,人類社會是人們根據某些先驗的觀念和原則人為組織起來的。比如法國啟蒙學者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就把社會關系的形成描繪成一種基于特定觀念的契約行為。

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通過對于社會關系的深入研究可以發現,任何社會關系,都是在一定曆史條件下合規律地形成的,也就是說都是在相對應的客觀基礎上産生的,而構成這些條件或基礎的決定性因素便是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實際狀态。也就是說,人們并不能僅憑自己的主觀願望去塑造彼此之間的關系,人類曆史上之所以會在不同曆史時期或不同地理區域形成不同的社會關系,根本原因不是由于人們觀念的差異,而是因為他們面臨不同的客觀曆史條件,其中最基本的決定因素,在于人與自然的關系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由此可以給出一條重要的曆史法則:即人與自然的關系決定人與人的關系。

之所以說人與自然的關系決定人與人的關系,首先是因為,對于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而言,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具有不可回避和不可替代的原初性質。人們稱之為社會存在的一切,包括人本身,說到底都是通過社會生産從自然界中轉化而來。換句話說,人與自然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是一切社會存在的唯一源泉。也正是因為如此,人類社會中發生的一切現象和面臨的所有問題,實際上都直接或間接地同人與自然的關系相聯系。

其次,在人類必須從事的社會生産中,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直接決定着人們彼此間的結合方式,由此也就決定了社會關系的基本形态。正如男女有别的人類生理差異決定了必然出現包含兩性、血緣和代際關系的家庭形态一樣,伴随由單人操作的簡單農耕工具,必然出現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而像近代出現的成千上萬人分工協作集體作業的大工廠,則是人類掌握了以蒸汽機、電動機為技術基礎的大機器生産手段後必然出現的現象。人們在社會生産中結成的生産關系是整個社會關系的現實基礎,其形态決定着社會的基本面貌。

還有一點也必須指出,那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從總體上制約着社會内部一切存在的發展狀況和内在邏輯。在人類社會中,當然不隻有社會生産一種存在形式,除了生産性的基礎活動外,還有一系列通過社會内部建構形成的,被稱為上層建築的存在形式,即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文學的、藝術的以及意識形态的等等活動。這些存在作為社會的上層建築,其共同的特點是它們的功能或作用都是指向社會内部的各種關系,而不是直接表現為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就是說,它們與自然之間隔着社會生産活動這一底層結構。因此,人與自然的關系決定人與人的關系這一法則在這裡并不像在生産活動中表現的那麼直接,人的主觀意識在這裡具有更加靈活的發揮空間。然而盡管如此,上層建築領域的社會形态也絕不是憑空産生的空中樓閣,它們不僅隻能建立在社會生産提供的物質基礎之上,而且其社會功能也隻能是服務于社會基礎,即促進社會基礎的鞏固或完善,因而其實際内容以及内在的發展邏輯也必然不同程度地被其賴以建立的的社會基礎所決定。換句話說,有什麼樣的社會基礎,就會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

在人類曆史上,人與自然的關系呈現逐步演變和發展的狀态,決定這一過程的主要因素有兩個方面。其一是人們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二是人類對于自然界的認知水平。

自然地理環境通過氣候條件、生态狀況、資源分布等因素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産生影響,并對社會内部關系的形成和演變發揮着重要的制約作用。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通常都是由于自然或人為兩方面的原因所導緻,其影響或制約作用具有明顯的邊際約束的特點。無論是生态狀況的宜居程度,或是資源狀況的豐缺程度,在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都會逐漸發生改變,然而在一定範圍内,這種改變對于人類生存狀态的影響往往并不明顯,而一旦接近臨界點,情況便可能迅速惡化,并且很容易進入危機狀态。從社會發展早期階段人類的生産、生活方式中,普遍都能看到受氣候、資源等自然因素影響的結果,例如遊牧、農耕、漁獵等民族的區域分布便可充分說明這一點。在曆史記載中,一些曾經興盛一時的早期文明,由于氣候條件的變化或自然資源的耗盡而由盛轉衰甚至消失的,也大有所在。在人類文明已有長足發展的今天,随着人類能夠駕馭的自然力越來越大,對于環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人類面臨的環境壓力不是更小了,而是更大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

人類對于自然的認知水平是人與自然相互關系中的能動性因素,對于這一關系的發展變化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人們通過探索和了解自然界的奧秘,使自身對于自然界的認知不斷豐富和深化,同時也使自身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随之發生改變。這種變化主要表現為人們使用的生産工具及其指向的生産對象的變化。例如,在人的自我生産中,人們逐漸學會了烹煮食物、醫治疾病、避免近親繁殖以及控制或鼓勵生育等等。在物質資料生産中,人們逐步發明了越來越先進的生産工具,并且發現了日益多樣化的自然資源等等。在自然知識生産中,人們逐漸懂得了運用工具實現超越感覺和思維器官的局限對自然界奧秘進行探究等等。生産手段的發展使得人類能夠從自然界中索取越來越多的資源,從而使更多的社會需求得以滿足。與此同時,人類對于自然界認知的發展,也促使人類更多地意識到必須在滿足自身需求和保護自然生态之間建立必要的平衡。所有這些變化都不斷地改變着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當然同時也就推動着人們之間社會關系的演變和發展。

人與自然的關系決定人與人的關系,雖具有客觀的必然性,但其實現并非純客觀的自然過程,在這裡,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人們認知自然離不開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一樣,人們在彼此結成社會關系時,同樣需要主觀能動作用的參與。這是因為,盡管人與自然的關系客觀上要求人與人的關系應與之相适應,但實現這一要求的必要條件之一,卻是人們對于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認知必須與之相符合。如何滿足這一條件,從而使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适應于人與自然關系協調發展的需要,便正是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的意義所在。

在實際過程中,人們對于自然對象的認識以及對于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認識總會存在主觀的局限性,人們的主觀願望、目的選擇和行動規劃往往會不同程度地受到這種局限性的影響,與此相聯系形成的人與人的相互關系也就難免不同程度地會違背人與自然實際關系的客觀要求。然而主觀意識可以自由發揮,客觀結果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無論人們對于相互之間的社會關系主觀評價如何,都必然要接受是否适應于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一客觀标準的檢驗和裁判。隻有能經受住這種檢驗的社會關系,才具有内在生命力,反之則遲早會被曆史所淘汰。

三、正确認識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相互關系的社會意義

人與自然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4

正确認識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相互關系及其聯系和發展的内在規律,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曆史研究的角度看,搞清楚這個問題,就掌握了一把科學認識社會曆史發展規律的鑰匙。如前所述,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切社會形态建立的基礎所在,一部人類曆史,首先是一部人與自然的關系史。因此,從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曆史變遷入手進行研究,無疑是理解和解釋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科學方法。

人類曆史無疑是浩繁複雜的。在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出現之前,人類祖先就經曆了上百萬年漫長的發展過程,憑借考古得到的各種線索,今天的人們可以了解到人類在這一過程中的大緻生存狀态。在長達數千年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文明史中,先人們為今天的人們留下了大量可供考察的曆史信息,其中既有各種文字資料,也有各種真實物品。人們從中可以回過頭去窺視到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人類社會的曆史圖景。然而對于紛繁複雜的社會曆史,如何看待其中的曆史線索、演化脈絡和發展規律,人們的觀點由于曆史觀的差異而大相徑庭。需要在此強調的是,曆史研究的确是一門複雜的學問,但隻要把握住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一貫穿古今的紅線,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決定人與人的關系這一客觀曆史規律,複雜的曆史過程就會變得較為清晰,某種社會現象為何會發生或不同曆史階段為何會更替等等問題也就容易理解了。

基于這一研究方法,固然需要注重對于主要曆史脈絡的把握,但同樣重要的是堅持多視角和全面性原則,避免落進盲人摸象似的認知誤區。為此,就需要對不同曆史時期中,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與人的關系的不同方面進行全面的考察,通過綜合的分析研究揭示出其内在的聯系和發展規律。

正确認識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相互關系及其聯系和發展的内在規律,對于解決當今人類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綜觀當今世界,貧困問題、環境問題、人口問題是人類面臨的三大世紀性挑戰。這三大問題都是既表現為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同時也表現為人與人的關系問題,并且都與三種社會生産過程存在着直接和密切的關系。

所謂貧困問題,其直接的表現就是人們之間普遍存在的貧富兩極分化現象。人們之所以要從事社會生産,當然是為了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人們對于生産成果獲得的多寡不同就造成了貧富不均的社會現象。在以往很長的曆史過程中,人類掌握的社會生産力并不足以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實際需要,大多數社會成員的貧困曾是一種必然的社會現象。随着人類社會普遍進入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社會生産力獲得巨大提升,許多領域中生産過剩的現象開始出現,時至今日,社會生産實際上已有充分能力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求,貧困的問題理應逐步得到解決,然而現實卻是貧困現象依然普遍存在,許多情況下甚至越演越烈。其根源在于,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社會生産,其直接目的并不是滿足社會需求,而是異化成了追逐利潤,而追逐利潤的結果,就是一邊是财富的不斷增長,一邊是貧富的兩極分化。這種情況表明,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同人與自然的關系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已經嚴重地不相适應。要解決這個問題,固然可以期待社會生産力的進一步發展,但推動社會生産關系的變革也同樣勢在必行。

所謂環境問題,乃是指伴随經濟發展出現的生态破壞、資源短缺、氣候異常、生物多樣性缺失等一系列問題。人類生存、社會發展是不間斷地新陳代謝的過程,需要不斷地獲取和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同時又要不斷将大量代謝物排放回大自然,這就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的矛盾。自然界的運行有其自在的規律,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内,自然資源的分布和自然生态的承受力雖然都有一定的限度,但在資源消耗和生态環境壓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前,事情并不一定立刻呈現出破壞性後果。而當社會發展達到一定階段,消極因素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就會不可避免地凸現出來。如今,環境問題在世界各國均已造成了嚴重困擾,能否成功地予以解決,小則關系到一個地區一個國家能否實現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大則關系到人類社會整體的興衰存亡。

所謂人口問題,主要指由全球的資源狀況和社會生産發展不平衡帶來的人口數量過剩、年齡老化、結構失衡、質量失調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婚姻、家庭、就業、養老、社保、醫療、教育等社會民生問題。人的自我生産是人與大自然之間最為基本的連接形式,但其實現過程并不隻是一個自發完成的自然生理過程,其中還包含多方面的社會性因素,例如家庭關系、兩性關系、生殖技術、醫療衛生、消費水平、教育水平等等。而作為人口問題具體表現的人口數量、質量、結構等狀況,則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近幾十年來,由于人口的增長逐漸接近地球自然生态現有平衡機制的上限,以及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老齡化現象加重等多種原因,人口問題帶來的社會壓力日益加大。未來幾十年間,如何使世界人口的總體數量、質量與社會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狀況保持相互協調,是人類面臨的嚴重挑戰。

當代人類面臨的上述三大問題,從不同側面反映出了人與自然關系現狀中的矛盾沖突,其中的具體原因,既有人們的社會需求與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之間的失調,也有自然界的實際潛力與人的駕馭能力之間的不相匹配,同時,人們的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的關系之間不相适應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有必要向自然界尋求答案。這是因為,相對于自然界,人類社會畢竟還是十分有限的存在,用長遠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人類目前能夠駕馭的自然力或許隻能用微不足道來形容。大自然中原本就充滿着千變萬化、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的客觀規律,如果人類對于周圍的自然,包括對于作為特殊生物體的人類自身有更多的了解,人類與自然界之間存在的許多現實問題必定會有更多的解決辦法。在人類曆史上,當某些領域遭遇發展瓶頸時,由于科學技術出現跨越性發展,原有的問題迎刃而解的先例并不少見。因此可以确信,充分發揮自然知識生産的社會功能,加強科學技術研究,緻力于提高人類駕馭自然規律的能力,對于人類成功應對當今面臨的世紀性挑戰,具有根本性的意義。

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科學技術領域的任何突破在成為現實之前都隻是一種可能性,何時取得突破或突破的程度具有很強的不确定性,而人類面臨的現實問題逐步發展則是一種必然。所以人類不能将尋求科學技術突破作為解決有關問題的唯一途徑,必須在積極尋求技術突破的同時,立足于已有的科技水平和生産能力,順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客觀要求,通過調整和變革社會關系,消除導緻利益分裂、資源浪費、經濟動蕩的社會弊端,使有關的社會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或解決。在這一方面,人類無疑能做很多的事情。

總之,對于人類社會來說,其未來并不取決于人們自己的主觀願望,從根本上說,這隻能取決于人類與自然界相互關系發展的結果。人類可以不斷地探索自然界的奧秘,可以更多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規律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服務,但人類決不能隻是一味地從自然界中索取,同時也必須學會與大自然友好相處、和諧共生。隻有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協調發展的基礎上,人類才能赢得美好的未來。

人與自然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