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離死别,是詩人杜甫屢屢經曆的痛楚。
杜甫31歲那年,他的姑姑去世了,她是家中除祖父杜審言之外,對杜甫影響最深的人。滿懷悲痛的杜甫為他這位慈愛的“義姑”,寫了墓志銘《唐故萬年縣君京兆杜氏墓碑》,以報答恩情。
從這篇墓志中可知,杜甫自幼喪母,父親常年在外,于是由姑姑一手撫養成人。姑姑對他視如己出,給了他母親般的愛。
有一次,年幼的杜甫與姑姑的兒子都生病了。姑姑杜氏悉心照料兩個小孩,又詢問當地一位女巫,得到的谶語是,“處楹之東南隅者吉”。回家後,杜氏将杜甫抱到屋中東南角的床,而讓兒子易地而眠,後來一語成谶,杜甫活了下來,姑姑自己的兒子卻夭折了。
或許這一不幸隻是事出偶然,但杜甫每次說起此事,都感動不已,其他人聽聞也為之流涕。
無私,是家人賦予杜甫的本真,而杜甫一生也以家族為傲。
杜甫出生于河南鞏縣,他的郡望則是大名鼎鼎的京兆杜氏。在長安求職時,他居住于城南的杜陵,自稱“少陵野老”、“杜陵野客”。其中的杜陵,是京兆杜氏祖先發迹與世代居住的地方。
京兆杜氏,這個漢唐文化世家,幾百年風雨飄搖,始終不負于家,亦不負國。
▲成都杜甫草堂雕塑。圖源:攝圖網
01京兆杜氏崛起于西漢,可說是士大夫階層與豪族相融合的典型代表。最初以文法、經學起家,靠文化在帝國官場占據一席之地,後憑功績跻身三公之列,積累世之功,成為世家大族。
這一切,始于漢武帝時期的酷吏杜周。
杜周為官,與張湯齊名,是有名的酷吏。杜周最初是張湯的小跟班,精通法律,卻家境貧寒,窮困時家裡隻有一匹馬,連裝備都配不齊。後來,張湯為漢武帝重用,出任禦史大夫,不忘拉兄弟一把,舉薦杜周為廷尉。
當上廷尉後,杜周是個不遜色于老大哥的狠人,審案極為嚴苛,一件案子受牽連者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即便是衛皇後的家人犯法,也逃不過杜周的制裁。
憑借漢武帝的信任,杜周得勢後,舉家從南陽徙居祖先生活過的關中,定居茂陵,到他去世時,位列三公,家資巨萬,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連馬具都配不齊的窮小子。
在育兒經方面,杜周與老上司張湯也不分伯仲,兩人的兒子杜延年與張安世,品行才幹均超過其父,時人稱為“良子”,大概就是現在很多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有别于杜周以酷吏發家,作為其第三子的杜延年,在曆史上以溫和公正著稱,而正是因為他堅守善良本性,為這個家族留下了興盛的火種。
漢昭帝在位時,輔政大臣霍光一度權傾朝野,每次霍光有過激做法,想搞事情,如翦除對他有威脅的大臣、宗室,杜延年都會及時規勸。
後來,在選擇皇位繼承人時,杜延年力主擁立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在皇權更替中押上了籌碼。
劉病已是一個在監獄中長大的皇孫,一出生就被定為罪人,他的父親史皇孫劉進、祖父戾太子劉據都死于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杜延年一家與史皇孫是故交,不懼流言蜚語,在劉病已釋放出獄後,對他友善相待。杜延年發現,這位小皇孫為人儉樸,慈仁愛人,足以“奉承祖宗,子萬民”,遂力勸霍光擁立劉病已。
劉病已後來改名劉詢,他就是開創孝宣中興的漢宣帝。
漢宣帝即位後,杜延年雖因長期位居高位,且與霍光家族關系密切,在霍氏倒台時受到貶谪,但漢宣帝顧念舊情,到了杜延年老邁時,還是将他調任回京,委以重任。杜延年以年老退休後,漢宣帝對這位恩人以禮相待,賜予他黃金百斤、安車驷馬,風風光光地送回杜氏宅第。
這一時期,杜氏家族從茂陵遷往宣帝營建的杜陵一帶,此即京兆杜氏的濫觞。
有漢一代,從文吏跻身高位的京兆杜氏因政治興起,也随着王朝更叠逐漸歸于沉寂。可是,這個家族在告别權力中心的漫長歲月中,依舊不忘以文法傳家,以儒經為業。
到了東漢,朝政為南陽集團等新貴把持,作為西漢将相之家的京兆杜氏雖鮮有高官顯貴,但也不乏以文學見長的人物,比如作《論都賦》的文學家杜笃。
這位漢賦名家一生坎坷,曾因得罪美陽縣令下獄。他時常歎息:“杜氏文明善政,而笃不任為吏;辛氏秉義經武,而笃又怯于事。外内五世,至笃衰矣!”
這是說,他的祖輩都是以文法聞名于世的高官,而自己仕途受阻;他的外高祖辛武賢等人都是名将,而自己卻未經戰陣。杜氏傳到他這一代,已經衰微了。
權位被新貴壟斷,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有些人到這地步可能就直接躺平了。但杜笃不辜負京兆杜氏之名。一介文弱書生,走向馬革裹屍的結局。
東漢建初三年(78年),西羌作亂。杜笃随漢軍出征,在射姑山與羌人狹路相逢,于兩軍厮殺之中不幸犧牲,為國捐軀。
家國之念,深深銘刻于京兆杜氏的基因中。
▲玉門關。圖源:攝圖網
02魏晉時期,世家大族大都靠門第顯達,已然衰落的京兆杜氏卻憑借才幹重振門第。
東漢末年的一天,曹操倚重的謀士荀彧聽到鄰居家中傳來一陣談論聲,其中一人出口不凡,才識過人,為此甚是驚異。
住在荀彧隔壁的是侍中耿紀,與他侃侃而談的,乃杜延年的後代杜畿。荀彧以知人善任見稱,隔天一早,他就急忙過來打聽杜畿,并對耿紀說:“有國士而不進,何以居位?”
此後,杜畿被荀彧推薦給曹操,成為曹魏的開國勳臣。在人才濟濟的曹氏集團,杜畿不是鶴立雞群的一個,卻是曹魏霸業必不可少的拼圖。他多次在地方為官,所治理的郡縣“常為天下最”,可謂一代良臣。
杜畿不僅繼承杜氏的文法家學,也傳承祖先杜延年寬以待人的風範,奉行寬惠愛民的為政之道。
在河東為郡守(治今山西夏縣)時,杜畿時常到各縣巡視,發現有孝子、貞婦、順孫等道德模範,就下令免除其徭役,确保百姓豐衣足食,并親自調解民間糾紛。
戰亂年間,兵燹不絕,百姓難免對長吏怨聲載道,唯獨杜畿在河東郡得到民衆愛戴。後來曹操征張魯,命杜畿從河東調發五千民夫。這些民夫被召集後,在路上相互勉勵:“人固有一死,我們不可辜負了杜府君!”之後轉戰各地,五千民夫竟沒有一人逃亡。
杜畿的賢德,與亂世中的其他地方官形成了鮮明對比。杜畿入朝為官後,趙俨繼任河東太守。當時,為了擴充兵源,曹魏采取嚴酷的措施,經常征集各地寡婦嫁到異地,确保當地的出生率。
有一回,魏文帝曹丕發現趙俨從河東郡征集的寡婦比杜畿在任時多出了不少,就對杜畿說:“以前你送的那麼少,我還以為河東沒有多少寡婦。”
面對責問,杜畿正色道:“臣以前征集的都是死人之妻,而趙俨現在送的都是活人妻。”曹丕與其他大臣一聽真相,為之色變。
後來,為曹魏盡心盡力的杜畿在監造樓船時親自試船,遇到風暴,溺水而亡。
杜畿以文化道德傳家,其子孫也都成長為經世緻用的人才,尤其是杜畿的孫子杜預,成為此後這一家族興盛六百年的關鍵人物。
▲杜預畫像。圖源:網絡
這個公子哥從小就凡爾賽,說:“像祖輩那樣高尚的道德,我是不奢望能達到,但是在武功與文章方面,我還是有希望達到的。”
杜預是個文官,手無縛雞之力,卻以武功立世,立的是滅吳的不世之功。
曹魏後期,司馬昭掌權,杜預娶其妹(高陸公主)為妻,成為司馬家的心腹。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時,蜀漢已滅,唯有孫吳苟延殘喘,晉朝大臣多認為吳國尚不可滅,唯有杜預、羊祜等大臣屢次上書,請求晉武帝發兵滅吳,完成統一大業。
鹹甯四年(278年),老臣羊祜病逝,杜預得到舉薦,接任壯志未酬的羊祜都督荊州軍事,從此日夜訓練将士,為伐吳做準備,并多次上表請戰,給晉武帝打雞血。
最後一次上書時,杜預怒斥反對派都不顧國家利益,隻是害怕别人立功。當時,司馬炎正在與大臣張華下棋。張華也是個主戰派,聽說杜預在信中所寫的内容,一把推開棋盤,跟皇帝說,您别再猶豫了!
司馬炎最終被執着的姑丈杜預說服,于太康元年(280年)拉開了統一之戰的序幕。杜預作為晉軍統帥之一,擔任西線指揮。随着晉軍攻破石頭城,吳主孫皓出城投降,三國重歸一統。
杜預以平吳之功封侯進爵,載入史冊,可他還有不少過人之處,堪稱三國時期最後一位全才。
除軍事之外,杜預懂曆法,研制出《二元乾度曆》;他也會律法,與賈充修訂《晉律》二十篇,作為晉朝律令;他還以治水聞名天下,在開辟漢水與長江的水道、疏浚南陽農田水利方面功不可沒;他也是一位經學家,号稱“《左傳》癖”,撰寫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左傳》注解本。
西晉永嘉之亂後,京兆杜氏與其他世家大族一樣,一部分随士民南渡遷徙南方,從此背井離鄉,另一部分留守北方,不忍遠離祖宗基業。
杜預四子分散在南北不同地區,形成四個房支。延續到隋唐時期,留守北地的京兆杜氏主要分為兩支,分别出自杜預的長子杜錫與四子杜尹;而南渡房支多為“晚渡北人”,遂以軍功立業,居住于襄陽等地。杜甫生于河南,祖籍襄陽,即出自京兆杜氏的襄陽支派。
03唐代有一句俗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世居長安城南的韋氏與杜氏兩大家族,在唐代發展到鼎盛,成為關中世族中的頂流,也是李唐皇室的聯姻對象。當時,長安城南之地,非韋即杜。唐德宗在位時,十分疼愛他的女兒,有宦官慫恿唐德宗在城南劃一塊地賜給公主。唐德宗果斷拒絕,說:“城南杜氏鄉裡,不可易。”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有唐一代,杜氏出了11位宰相,包括杜如晦、杜佑、杜讓能等京兆杜氏的傑出人才。
作為唐代最先嶄露頭角的京兆杜氏成員,杜如晦在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名列第三,去世後成為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念念不忘的“白月光”。
貞觀初年,杜如晦因病早逝,後來,李世民每次賞賜其他大臣,都不忘留給杜如晦的妻兒一份,還時常夢見他。
有一天,李世民在吃瓜時想起杜如晦,不禁淚流滿面,将剩下一半拿去祭奠杜如晦,表示與他同享美食。還有一次,李世民賜給房玄齡一條黃金帶,又想起了杜如晦,便再取出一條金帶,讓房玄齡送到杜家,放在杜如晦靈前。
當年,杜如晦在投奔李世民之前,已繼承京兆杜氏文法經史的家學,通過隋朝吏部選拔,得到一個滏陽縣尉的小官。隋朝滅亡後,他在房玄齡的推薦下入秦王府,擔任李世民的兵曹參軍,主管檔案文書。
李世民善于網羅人才,在唐朝開創過程中立下大功,也因此受到掣肘。唐高祖李淵擔心李世民勢力過大,将秦王府的一些僚屬遣散,派到地方為官。
此時,房玄齡提醒李世民:“府中人雖多,大都不足惜,唯有杜如晦聰明識達,堪稱王佐之才。若您隻想當個藩王,倒是無所用,但您若想要天下,則非此人不可。”
李世民才知杜如晦是個人才,大驚道:“你不說,我差點就錯失此人。”此後,杜如晦在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戰與争奪皇位的謀劃中屢次獻策,因善于為李世民決斷,與房玄齡長短互補,故謂之“房謀杜斷”。
杜如晦為京兆杜氏在唐朝政壇打下一片天地,而當李世民時常想念杜如晦時,京兆杜氏在襄陽的一支,誕生了一位文豪,他就是杜甫的祖父杜審言。
▲成都杜甫草堂。圖源/圖蟲創意
杜如晦開唐代杜氏從政之風氣,杜審言則是京兆杜氏在唐代文學發展中的先驅。
杜審言出生于貞觀年間,也是初唐不可忽視的人物,與初唐四傑、沈佺期、宋之問等人皆為唐詩的奠基人。其中一首《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被稱為“初唐五律第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有别于後來半生飄零的孫子杜甫,杜審言是個不折不扣的狂人。
杜審言與蘇味道等人并稱為“文章四友”。蘇味道身為朝廷大員,卻處事圓滑,有“蘇模棱”之稱,杜審言不太瞧得起他。蘇味道任吏部侍郎時,杜審言去參加考試,對自己的表現信心滿滿,走出考場後對别人說:“完了完了,蘇味道一定要死了。”
衆人納悶,以為蘇味道得了不治之症。誰知杜審言卻說:“他看到我的文章,一定得羞死。”
在官場上,口無遮攔的杜審言注定不會一帆風順。
武周聖曆元年(698年),杜審言惹上事了,被貶為吉州司戶參軍。他前往貶所時,宋之問、陳子昂等四十五位好友賦詩相贈。臨别之際,杜審言挾琴起舞,引吭高歌,依舊是一副狂士做派。
這次貶谪之旅卻有個悲傷的結局。
杜審言到吉州(今江西吉安)為官後,得罪了地頭蛇,同僚都與他不和,整天給他穿小鞋。司馬周季重與員外司戶郭若讷甚至聯合起來,構陷杜審言下獄,判了個死罪。
杜審言十三歲的次子杜并為了給父親出口惡氣,在周季重大擺宴席之際,潛入其家中,在人群中乘機将周季重刺成重傷,自己也當場遇害,被亂刀砍死。
周季重傷重不愈,臨死前感歎道:“吾不知杜審言有孝子,郭若讷誤我至此。”
這件事驚動了武則天。
朝廷一查,才知道杜審言是被陷害,于是免了他的罪,看在其詩文出衆,将他調回京城。兒子用自己的生命換回父親一命,杜審言在北歸途中百感交集,親自為兒子撰寫祭文,朝野皆稱杜并為孝子。
少年英雄杜并,論關系是杜甫的伯父。
04杜甫出生時,杜審言已經去世,但杜甫對祖父相當自豪,他在詩中不止一次地自稱,“詩是吾家事”,“吾祖詩冠古”。
日後被稱為“詩聖”的杜甫,在祖父狂放之情的感召下,自幼飽讀詩書,有過一段鮮衣怒馬的少年時光。他出生于大唐最繁華的年代,年輕時一心想“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為帝國偉業盡一份心力。
即便在求取功名時受挫,年輕氣盛的杜甫也能“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與偶像李白意氣相投,結伴同遊,“飲酒觀妓,射獵論詩,相得甚歡”。
杜甫也非常崇拜自己的祖先杜預,來到長安後,曾在祖籍所在的杜陵作廬定居,在天寶十三年(754年)進獻給唐玄宗的《封西嶽賦》中,他署名為“杜陵諸生”,早已融入京兆杜氏老家。
殘酷的現實卻一次次地打擊這個熱血青年。杜甫在長安十年,四處求職,郁郁不得志,飯都吃不飽,親眼所見的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慘狀,是繁榮背後的重重危機。
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一詩中,他對自己這段窮困生活如此描述:“朝扣富兒門,暮随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安史之亂劃分了大唐帝國的盛唐與中衰,也将杜甫的人生分割成兩個不同的世界。
前半生他為功名利祿漂泊,後半生他居無定所地流浪。正因如此,杜甫比京兆杜氏的曆代先賢都更了解底層民衆的艱辛,後世将他的詩稱為“詩史”。
當他在戰亂中随朝廷一路輾轉,想起分隔兩地的家人,一首《春望》,寫出千千萬萬逃難災民的憂慮: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當他看到縣吏抓壯丁,把未成年男子都拉走,沿路都是一個個家庭生離死别的哭聲。杜甫無能為力,隻好在《新安吏》中安慰他們說: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眼見朝廷腐朽,悲怆無力的杜甫棄官而去,告别官場,放棄追逐一生苦苦尋求的功名。真正的忠誠,也許不是忠于李唐皇室,而是忠于國,忠于民,忠于自己的内心。在寄寓成都期間,他以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歎息家國之憂: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杜甫生命的最後時刻,是在湖湘之間的一條小船上。那時,他已漂泊多年,貧病交加,自稱“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他在世時隻是大唐帝國的一個小人物,可終其一生,都放不下家與國。
這份沉重的抱負,也成就了詩聖的光輝。
杜甫病逝後,因家中貧困,草草葬在耒水河畔的耒陽。直到四十年後,其孫杜嗣業按照父親的囑托,将祖父杜甫的靈柩遷移到偃師縣西北的首陽山。
在路上,詩人元稹聽聞此事,特意前來送行,并受杜嗣業之請,為杜甫撰寫了墓志。元稹在墓志中說杜甫最後葬在偃師杜預墓的一側,而杜甫祖父杜審言的墓也在此處。
▲長沙杜甫江閣。圖源:攝圖網
05中晚唐時期,京兆杜氏的後人中仍不乏能臣,如杜佑、杜黃裳、杜元穎、杜悰、杜審權、杜讓能等牛人都官拜宰相,天才總是成群地來。
當杜甫為前途四處奔走時,出身京兆杜氏的名臣杜希望之子杜佑,出生于開元盛世的如夢繁華之中。
杜佑就像錦鯉附體,他曆經六朝,出将入相,從地方小吏一直幹到了宰相,仕宦長達六十年,幾乎不曾遇到什麼坎坷。高壽善終的他成了帝國的另一位記錄者。
《通典》,這部名列“三通”之一的典章制度專史,出自杜佑之手。
杜佑雖身為宰相,卻手不釋卷,白天處理公務,晚上挑燈讀書,數十年如一日,隻為研究曆代制度沿革得失,為逐漸衰落的大唐尋找施政方針,救國于危難之間,即“将施有政,用乂邦家”。
他認為,這就是曆史存在的意義。
杜佑年少時親曆開元、天寶盛世,也目睹了安史之亂,眼見唐王朝用來維系其極權統治的均田制與府兵制走向瓦解。他在朝為官時,先有劉晏、楊炎在财政上推動的成功改革,後有“二王八司馬”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在政治上的永貞革新,卻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而失敗。
為此,杜佑從大曆元年(766年)起埋首故紙堆中,采集經史百家之言,用三十多年的時間潛心鑽研,完成了這部專叙曆代制度變遷的二百卷史學巨著《通典》,全書從上古三皇起,至唐玄宗天寶末年止,在史學上做出劃時代意義的貢獻。
及至唐末,藩鎮割據稱雄,京兆杜氏為國盡忠。
唐僖宗在戰亂中多次逃出長安,宰相杜審權長子杜讓能從駕護衛,此時京城殘破,連馬都沒有,他就随皇帝車駕徒步遠行,片刻不離左右。唐僖宗感動地對杜讓能說:“朕之失道,再緻播遷。險難之中,卿常在側,古所謂忠于所事,卿無負矣!”
唐昭宗即位後,杜讓能已為尚書左仆射。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不聽朝廷号令,還指責宰相杜讓能“抑忠臣,奪己功”。年輕氣盛的唐昭宗咽不下這口氣,鳳翔又近京師,就派杜讓能發兵讨伐驕縱的李茂貞。
由于朝中大臣與李茂貞勾結,洩露朝廷行蹤,杜讓能率領的禁軍與李茂貞大軍在周至縣相遇後一戰即潰。李茂貞乘勝追擊到京城西門外,請唐昭宗“誅晁錯以謝諸侯”。
杜讓能自知難逃一死,對唐昭宗說:“臣請歸死以纾難!”
唐昭宗不得已,含淚道:“與卿決矣!”之後無奈地将杜讓能與其弟賜死。杜讓能含冤而死14年後,大唐帝國徹底隕落于藩鎮混戰之中。
▲唐昭宗,公元904年為朱溫所弑。圖源:網絡
此前,杜佑的孫子杜牧,在詩文中書寫晚唐京兆杜氏最後的風流。
在學術界與民間的各種唐代詩人榜單中,杜甫與杜牧都是妥妥的前十名。與京兆杜氏的其他人才一樣,人稱“小杜”的杜牧也身懷經邦濟世之學,卻始終未能施展。
他年輕時寫的名篇《阿房宮賦》,以六國與秦朝滅亡的教訓,勸谏君主愛民與施行仁政,否則失人心,則失天下:“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與官至宰相的堂兄杜悰不同,杜牧一生頗為落魄。爺爺杜佑去世後,杜牧父親這一房就走向沒落,甚至居無定所,杜佑留給杜牧一家的三十間房屋,也都為抵債歸了别人,八年之中搬了幾次家。
杜牧因此更加用功,通過科舉苦讀步入仕途,後來到揚州牛僧孺的幕府任掌書記。他在《遣懷》詩中回顧這段經曆: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赢得青樓薄幸名。
很多人讀到此詩,以為杜牧是個遊手好閑的富家公子。殊不知,在此期間,杜牧還著有《罪言》、《戰論》、《原十六衛》等多篇政論文章,時刻關心時政,但都不為所用,那首《遣懷》正寫于他最失意的時候。後來,宋代司馬光修《資治通鑒》時發現了這些被埋沒的文章,因杜牧針砭時弊,言多中肯,故采錄其言。
杜牧詩中的風流,實為一個才子的失意潦倒,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他身陷牛李黨争中,卻不願站隊,一生英雄,終無用武之地。
▲杜牧塑像。圖源/圖蟲創意
詩人時時刻刻心憂天下,家的港灣成為他最後的歸宿。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年近半百的杜牧在官場屢次碰壁後回到長安城南杜曲,修葺祖父留下的老宅,因有樊川、禦宿川流經其間,取名“樊川别墅”。
有一日,他對外甥裴延翰說:“‘自古富貴其名磨滅者不可勝記。’我幼時常在此遊玩,轉眼之間,也垂垂老矣。我有數百篇文章,将來你肯為我作序編為一集,就叫《樊川集》。”
然而,當杜牧在生命最後一年的寒冬中染病,他感到大限将至,心灰意冷之際檢閱平生所作詩文,大部分都燒掉,這也成為文學史上一大憾事。不久後,這位落魄才子病逝于故鄉。
唐代以後,盛極一時的京兆杜氏與同城的韋氏家族都一蹶不振,随戰亂落籍異鄉,在各地開枝散葉。如今西安保留了杜曲的地名,當地卻已無京兆杜氏,偶有幾戶杜氏人家,也是從周邊縣市遷來杜曲。
漢唐京兆杜氏的千年風華已成往事,而杜氏留給文明的記憶已成永恒,他們那一份家與國的情懷,亦為永恒。
參考文獻:
[漢]班固:《漢書》,中華書局,2007
[南朝宋]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2007
[晉]陳壽 撰,[宋]裴松之 注:《三國志》,中華書局,2006
[唐]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1996
[唐]李延壽:《南史》,中華書局,1975
[唐]杜甫:《杜工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後晉]劉昫:《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
呂卓民 :《古都西安:長安韋杜家族》,西安出版社,2005
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變遷》,商務印書館,2006
陳冠明:《杜審言年譜》,《杜甫研究學刊》2001年03期
佐藤浩一:《杜甫的“義姑”京兆杜氏——以唐故萬年縣君京兆杜氏墓志銘為中心》,《杜甫研究學刊》2002年04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