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應對孩子磨蹭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應對孩子磨蹭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2 20:59:00

應對孩子磨蹭的最好方法是什麼?PART.01,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應對孩子磨蹭的最好方法是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應對孩子磨蹭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媽媽學女兒上學磨蹭)1

應對孩子磨蹭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PART.

01

近日,網上一段媽媽學女兒慢動作出門把娃逼哭的視頻,引發了衆多網友關注。

因為女兒上學總是磨磨蹭蹭的,所以這位媽媽就在女兒準備出門上學時,用了一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她學着女兒平常磨蹭的樣子,故意穿脫衣服好幾次。

女兒在門口等的着急,一直在催,讓她快一點。

有了這次教訓,第二天吃飯時女孩就知道催媽媽要準備了!

網友們紛紛評論:“學到了!”

不得不說,媽媽的做法很機智,而從網友一緻支持媽媽做法的評論中,也不難看出生活中很多家長都飽受孩子“磨蹭”的困擾……

PART.

02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

快點吃,飯都涼掉了;

快點睡覺啦,明天上學起不來了;

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

你看你,出門都說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

但催促孩子并不能真正地解決孩子磨蹭的問題,往往是:越催孩子越磨蹭。

這是為什麼呢?

催促暗示孩子:你可以再磨蹭一會兒

有過經驗的媽媽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催促孩子時,隻有當你真的瀕臨發火或是已經發火時,孩子才會行動。

因為,習慣于被催促的孩子,心裡都會有這樣一個三步曲:

第一遍促催時,大多數孩子是不會在乎的,因為他們知道媽媽隻是在打個預防針,反正還會再催的。

第二遍催促時,孩子預感到媽媽可能會發火,于是抓緊最後的時間再玩一會兒;

第三遍催促時,孩子知道媽媽真的要發火了,再不行動可能會被懲罰,于是才會開始行動。

催促孩子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在我沒發火之前,你還有時間再磨蹭一會兒。

經常被催促的孩子,易習慣于依賴

催促的另一層含義其實是:媽媽一定會在我身邊盯着我。

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吃飯時,你不看着孩子,他就不吃;寫作業時,你不在身邊,孩子就不做。

所有事情,你不在身邊唠叨着,孩子就沒有行動的動力。

如果一些媽媽催孩子催不動,幹脆直接動手幫忙,那孩子内心就更有依靠了:反正上學不會晚、反正媽媽會幫我收拾。

孩子的磨蹭往往就是被這樣催出來了。

PART.

03

孩子是催不快的,過度的催促猶如揠苗助長,适得其反。

正确的引導,比催促、責罵更重要:

1. 讓孩子在承擔自然後果的過程中,理解守時的意義。

在教導孩子時間管理前,需要讓孩子弄明白一件事:為什麼一定要守時?

比如:

孩子早上磨蹭着不肯穿衣服、吃早飯。這時候,爸媽不用再一遍遍催促孩子,按照規定的時間,到點就出門。因為磨蹭,可能爸媽不接送了,或者上課遲到了。

這樣一來,讓孩子承擔了磨蹭的“壞結果”,卻可以成為孩子開始守時的好契機。

2.和孩子平等溝通

減少或最好不要唠叨、催促、甚至威脅,把強迫式或緊迫式表達,換成脆弱式表達。

比如:

“快點吃,車上小朋友都等着你呢!”換成“媽媽希望你10分鐘後可以吃飯,然後我們還有5分鐘時間穿鞋出門,這樣就可以準時和其他小朋友見面啦。”

接着,家長還可以用“PDCA循環法”,幫助孩子提升他們的效率。

◎ “P”代表“Plan”,也就是計劃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有給孩子列計劃表的意識,但最終卻發現,不僅目标沒完成,計劃也變成了笑話。

其實,不是因為孩子太拖拉。

而是因為列計劃的時候,大多數家長從一開始就設置了一個難以操作的目标。

而一個可操作的目标,必定是具體的、特殊的、可拆分成幾個小步驟的。

比如:

制定一份時間安排表,家長可以問孩子:

“每天放學回到家,我們通常需要做哪些事情?”

孩子可能會回答,寫作業、吃飯、收拾東西、看電視,等等。

這時候,家長負責記錄,幫孩子整理一個時間表。

◎ “D”代表“Do”,也就是執行

不少家長也經常吐槽孩子:“隻要父母不在家,計劃都是水中花。”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年齡還小,大腦還沒有完成發育,因此,他們對目标的專注度也遠不及大人。這時候,父母的引導和幫助便顯得格外重要。

首先,執行計劃時,要确保第一步能在5分鐘内完成執行最難的部分,也就是如何跨出第一步。

孩子在家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不要一上來就全部交給孩子,而是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先完成自己擅長的科目中的幾道題。

一方面降低了執行的難度,也緩解了孩子的焦慮。

其次,和孩子一起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在安靜的圖書館寫作業,和在環境嘈雜的地方寫作業,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效率是天差地别的。

因此,營造一個安靜、整潔、周圍人都在積極向上的環境,對孩子而言至關重要。

最後,家長應該堅守時間期限,并盡量不要改變它。

很多父母都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孩子做一件的時間越長越好。

比如:

計劃用10分鐘的時間默寫一首古詩詞。但看到孩子今天狀态不錯,默寫完一首後,居然又主動默寫起另一首,父母便不忍心打斷孩子。不知不覺間,孩子就默寫了半個多小時。

于是,下一次設置目标時,父母就會将默寫的時長定為半小時,甚至45分鐘。

可實際上,孩子的狀态總是時好時壞。下一次,孩子可能默寫了三五分鐘,就開始走神了。

這時候父母難免會責怪孩子,而孩子也會對“執行計劃”這件事産生反感,進而選擇逃避。

所以,當時間期限到了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懂得讓孩子停下來。而不是讓孩子憑借着一時的沖勁兒繼續做下去。

◎ “C”代表“Check”,也就是檢查

檢查,通常包括兩種常見的方式:

一種是自檢。也就是由孩子自己對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打分、總結,這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而言,難度稍高。

另一種是他檢。即是由父母密切監督孩子的完成情況,幫孩子抗擊惰性。

◎ “A”代表“Act”,也就是處理

當孩子達成了全部或部分目标時,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

可以是語言上的稱贊、表揚,也可以是帶孩子吃一頓大餐、看一場電影或者滿足孩子一個合理的心願。

對于沒有完成的計劃,可以交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但如果孩子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經常遭遇磕磕絆絆,每一步都很難進行下去,也要考慮修正目标,根據現實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為人父母,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可能比當下的一次成績更重要。

但如果孩子還是很磨蹭,也請爸媽更寬容一點,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畢竟,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

來源:貴州教育發布綜合整理自中國教育報、女兒派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