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些是我們初中就已熟知的名詞,其中“元”的含義顯而易見:未知數。“一元”指的是方程僅含有一個未知數,“二元”則表示的是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可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未知數要叫做“元”?
1 未知數與“元”
關于這個問題,網絡上流傳着一些解釋,我們一起來看看:
古時常用通假字,而“元”通“源”,解方程的過程也即求未知數的過程,是一個“追本溯源”的過程;
符号代數的創始人韋達曾用元音字母A,E,I等表示未知數,故未知數叫“元”;
“元”是一個量詞,與“一元錢”、“兩元錢”中的“元”含義類似;
“元”意即“變量”,一元方程含一個變量,二元方程含兩個變量;
“元”是從日本傳入中國的一個數學術語;
“元”不過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一個數學術語。
看起來每個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第一個與第二個,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2 天元術實際上,用“元”這個字表示未知數,源于我國宋元時期的“天元術”。天元術是中國古代數學家發明的一種利用未知數列方程的一般方法。
在宋代以前,數學家要列出一個方程,如唐代數學家王孝通運用幾何方法列三次方程,往往需要高超的數學技巧、複雜的推導和大量的文字說明,這是一件相當困難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王孝通編著的《緝古算經》非常晦澀難懂,但他在這本書中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及其解法,是中國現存最早解三次方程的著作(唐武德八年,即公元625年),這一發現比西方塔爾塔利亞(TN.artaglia)于1541年發現的三次方程解法——卡爾達諾公式早了約900年。
随着宋代創立的增乘開方法的發展,解方程有了完善的方法,這就直接促進了對于列方程方法的研究,于是,又出現了中國數學的又一項傑出創造——天元術。
天元術的發明者為宋元時期兩位著名的數學家——李冶、朱世傑。這兩位數學家與另外兩位大佬——楊輝、秦九韶并稱為“宋元數學四大家”。
有關天元術的具體描述見于李冶的著作《測圓海鏡》和《益古演段》以及朱世傑的著作《算學啟蒙下卷》和《四元玉鑒》。
用天元術列方程的第一步是:
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
比如李冶在《測圓海鏡》中利用天元術解決“勾股容圓”問題(上圖)時,首先第一步就提出
實際上其含義即為
然後依據問題的條件列出兩個相等的天元式(就是含這個天元的多項式),把這兩個天元式相減,就得到一個天元式,就是高次方程式。最後用增乘開方法求這個方程的正根。
方程的系數是用算籌表示的,算籌記數法是中國古代數學一個非常偉大的發明。
比如,上圖就表示方程
可以看出,用天元術解題時,多項式的寫法是:隻列出各項系數,按幂的次數從高到低的順序,由上至下排列。一次項系數旁标注“元”字,上面依次為二次項系數,三次項系數等等,下面為常數項。
至清末,數學家李善蘭和傳教士偉烈亞力合譯了德摩根的《代數學》。在書中,李善蘭用“天、地、人、物”分别代替英文字母.
于是,“天、地、人、物”成了表示未知數的符号,而“元”即為未知數的統稱。“元”這一術語成為了西方數學術語與中國傳統數學術語完美結合的典範。
參考文獻[1]汪曉勤.HPM:數學史與數學教育[M].科學出版社,2017.
來源:大小吳的數學課堂
編輯:荔枝
1. 2. 3. 4. 5. 6. 7. 8. 9. 1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