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後,出身并不高貴,他的父親是四品典儀官淩柱。“典儀”這個官比較特殊,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其實典儀并非是中央各部院的官,而是各王府的屬官。那麼,清代的親王、郡王府中都配置了哪些官員,護衛兵丁又有多少?
關外時期,各王都是八旗的旗主,入關後,旗主逐漸不複存在,隻不過對本旗旗人、兵丁仍有殘餘的領屬關系。其中分為兩部分人,一是旗分佐領下人,二是包衣佐領、管領下人。這兩類人與宗室王公的隸屬程度是不一樣的。
旗分佐領下人對宗室王公的隸屬性較輕,入關後雖然也一直延續實行八旗領主分封制,但旗分佐領下人對領轄下五旗宗室王公隻是人身隸屬的殘餘,稱其為“主子”,自己為奴才。但是,由這些旗分佐領所組成的八旗各營,已經不再受王公的統領。
康熙時期,隸屬本旗的護軍營尚守衛本旗王公府中,雍正元年這些守衛王府的護軍營全部被撤出,守衛紫禁城外圍及皇城。此後,由朝廷另外撥給官兵守衛王府。
包衣佐領和管領下人,對各自的領主有很強的隸屬關系,這些人主要服務于王公府第,在王府中管理各種事務。包衣佐領、管領下人才是各王真正的奴才,由各王世代領轄,編入下五旗滿洲旗下。
雍正二年,更定王府守衛之制,統一了标準。
親王護軍、領催定為40名,馬甲160名,共錢糧200份;郡王護軍、領催定為30名,馬甲120名,共錢糧150份;貝勒護軍、領催定為20名,馬甲80名,共錢糧100份;貝子護軍、領催定為12名,馬甲48名,共錢糧60份。此外,輔國公錢糧40份。
王府護衛兵丁是由國家撥給的,其錢糧從國庫中支出。不過各王府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限定兵額内挑取,如果少于定額,剩下的錢糧由各王府自由支配。實際上,清代王府護衛兵丁大多不足額,而将剩餘錢糧作為王府的一項經濟收入。
上面講的是王府護衛兵丁,此外還有貼身護衛,這些人屬于有品級的武官,分為一等護衛(從三品),二等護衛(從四品),三等護衛(從五品)。具體使用多少護衛,要根據實際爵位而定。
按例,親王府護衛20人:一等6人,二等6人,三等8人;親王世子護衛17人:一等6人,二等5人,三等6人;郡王護衛15人:一等6人,二等4人,三等5人;貝勒護衛10人:二等6人,三等4人;貝子護衛6人,均為三等。鎮國公、輔國公府各設護衛4人,均為三等。
除了王府守衛兵丁和護衛外,王府中還設有等級不同的家務官:
長史,正三品。設于親王府、郡王府,及配給世子、長子;
司儀長,正四品,設于貝勒府;
長史、司儀長,為王、貝勒府總管事務的大管家,率其下僚屬以辦府邸諸事。
散騎郎,輔佐長史辦理府第事務,皆以八旗世職充任,康熙以前散騎郎沒有定員。雍正四年定制,各王府散騎郎仍舊選充,貝勒、貝子等府不設散騎郎。
典儀,從四品至八品不等,按王公爵位而定,掌儀節、導引等事。
此外,各王公府中還有管領(正六品),典膳(從六品),司庫(從七品),司匠(從八品),牧長(從八品)。
各級王公府邸具體官職設置如下:
親王府:長史1人,散騎郎4人,典儀6人(從四品2人,從五品2人,從六品2人),管領4人,典膳1人,司庫2人,司匠4人、牧長4人;
世子:長史1人,散騎郎3人,典儀5人(從四品1人,從五品、從六品各2人)。
郡王府:長史1人,散騎郎3人,典儀4人(從五品、從六品各2人),管領3人,典膳1人,司庫2人,司匠4人,牧長3人;
長子:長史1人,散騎郎2人,典儀3人(從五品2人,從六品1人);
貝勒府:司儀長1人,典儀3人(從五品1人,從六品2人);
貝子府:典儀3人(從五品1人,從六品2人)。
入八分鎮國公府,入八分輔國公府,典儀各3人(從七品1人,從八品2人)。
以上各府第的事務官,除了管領、典膳、牧長、司庫、司匠屬于文官外,其他都是武官。那麼到了這裡問題就清楚了,乾隆皇帝生母孝聖憲皇後的父親淩柱,所擔任的四品典儀,就是指親王府中的從四品典儀,出身确實不算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