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莊子人生的七種境界

莊子人生的七種境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6 05:16:52

最近更新文章比較少,主要是因為一直在寫《莊子》的講稿,今天就寫一段《莊子》有關的内容吧。

有很多朋友總是抱怨自己人緣太差,自己不順,别人還總喜歡落井下石;自己做出點成績,又有人天天眼紅,想給你下絆子?當然,有些時候,問題并不一定都在自己身上,當時,很多時候,我們是可以從自己身上找到答案或者說是蛛絲馬迹的。

今天就分享一段《莊子·人間世》裡的内容吧,《人間世》這一篇,可能是《莊子》33篇裡最接地氣的一篇了,他要講的是,如何在人世間的樊籠中遊戲,用情至深,又不為情所傷。

莊子人生的七種境界(莊子的終極心法)1

《莊子·人間世》

剋核太至,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而不知其然也。苟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終!

什麼是克核太至呢?這裡的核,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考核、核查的意思,克核太至,指的就是那些尖酸刻薄、刻薄寡恩的人;還有一種人,與此類似,就是得寸進尺,欺人太甚、逼人太甚的人,大家可以想想,自己遇到這一類的人,會有什麼反應,估計腦子裡會浮現出一堆不可描述的髒話。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兵法上也說,窮寇莫追,其實道理都是一樣。不管是尖酸刻薄、刻薄寡恩的人,比如像秦始皇,過于嚴酷的法令,造成陳勝吳廣不反是死,反了可能還有一線希望;而那些得寸進尺、欺人太甚的人,即使能夠得到暫時的一些利益,但是你在對方心裡引發起來的仇恨,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就會對你自己造成傷害。我們生活裡這兩類人,或者做的那麼決絕的人,應該還隻是很少數,更多的情況是言語上的尖酸刻薄,而喜歡言語上尖酸刻薄的人,通常還會覺得自己很聰明,自鳴得意,這樣的人不光是人緣差,得罪了人還不自知,别人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給你使絆子,給你些苦頭吃,但是這樣的人,一般很少能夠自我反省,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覺得是别人都不行,是别人嫉妒自己,然後就是一個死循環。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當我們說克核太至的時候,基本都還是在說對外的,實際上,我們真正應該遵循的原則是什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在這方面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對别人要求太高,連自己也做不到,然後拿極其嚴苛的标準去要求别人,這種我們上邊提到過。還有另外一種人,是對自己要求極其嚴苛,類似于苦行僧,但是,他也希望别人都能達到他的标準,這樣的人,在不熟悉的人看來很可敬,但是,身邊很少能夠有真正的朋友,包括家人,也很難接納這樣的人,原因就在于,能夠做到這樣的人是極少數的,如果執着于要求别人必須做到,實際上是用你的是非标準來強加給别人,是想強制同化别人,世間的路千萬條,每個人适合的道路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機緣也都不一樣,你可能需要終其一生可能都實現不了的目标,這既包括追求的現實的目标,也包括修為、修養的目标,在别人那裡本身就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

莊子人生的七種境界(莊子的終極心法)2

寫到這兒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句話:每個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這樣的家庭裡沒有控制欲特别強的人。不光是在家庭裡,在工作中,也要學會方式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強制要求,也就是控制,如果最後隻剩下了控制,那隻能說明,我們的智慧不夠,沒法引導别人,沒法與人同化,更不能心能轉物了。

接下來,孔老夫子引用了一句古代格言,做了個總結,其實,這不僅是職場秘籍,更是人生秘籍。

故法言曰:‘無遷令,無勸成。過度益也。’遷令勸成殆事。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與!且夫乘物以遊心,托不得已以養中,至矣。何作為報也!莫若為緻命,此其難者?”

無遷令,無勸成。過度益也。這句古代名言是什麼意思呢,不要擅自改變君主的命令,不要強求任務一定完成。過度益也的益,是溢出的意思,也就是超越了自己的職責範圍,越權行事,這個比較好理解。那這裡的遷令既包含了虧令、益令、留令,也包括了不行令,就是擅自改變了上級下達的命令。遷令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一是覺得命令不對,不予執行或者是選擇性執行;第二種是,通過把握對命令的解釋權,來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第三種原因就是勸成,什麼是勸成呢?就是明知道法令、命令有問題,突破萬難也要完成,估計大家也都能想到,我們就不具體說了,但是這種勸成的人,下場一般都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孔老夫子接着解釋說,遷令,勸成殆事,也就是說遷令、勸成是很危險的事。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與!做成一件好事,需要長期的經營,一旦做成了壞事,或者說惡事,想改可能都來不及了,所以處理事情一定要慎重。

莊子人生的七種境界(莊子的終極心法)3

在這個故事的最後,莊子又借孔老夫子之口,說出了他的心法,也就是“乘物以遊心,托不得已以養中”。我們前邊已經專門強調過,莊子這裡的不得已,不是逼不得已,而是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就包括不妄求,也不畏懼。乘物遊心呢?用我的話來說,就是身在事中,心在事外,這不是消極的逃避,心在事中的話,我們就很容易被善惡是非、成敗得失給牽引,也會被自己的貪婪和恐懼所裹挾,而不能專注于事情本身,就像有些人打撲克,不算錢的時候,很厲害,一算錢就發揮不出水平了。最終落在養中,這兩個字上,其實也就是涵養自我,做到心不妄動,和子思的中庸之道,說到底是一樣的。

人如何自處是我們可能要面對的終極問題之一,因為它決定了我們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包括我們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應對我們要處理的種種事務,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的人生哲學。莊子給我們的勸告就是乘物遊心,托不得已以養中。

這也可以說是莊子要告訴我們的,如何能夠在險惡的人世間能夠做到逍遙自在,不為本能和欲望所困,不為用情至深所傷的終極心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