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過很多書畫展,書畫展中經常會用到唐詩(書法)或者由唐詩生發出來的畫面(繪畫),在這些作品中,有一首唐詩是高頻出現的,就是杜牧的《山行》,今天就來讀一下這首詩。全詩如下:
(以《山行》為内容的書法作品)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去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首詩現在還是入選小學課本的課本詩,這當然是因為它所用文辭并不深奧,而描寫出來的山林景色卻讓人贊歎。用簡單的言辭寫出絕佳的意境是大詩人的标準屬性。杜牧正是這樣的詩人。
唐代有兩個姓杜的詩人特别需要記住,一個是大詩人杜甫,與李白合稱“大李杜”,另一個就是大詩人杜牧,與李商隐合稱“小李杜”。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姓杜的詩人實際上是有血緣關系的。算起血緣,他們都是晉代名将杜預的後代,隻是分屬不同的别支,到杜甫和杜牧時,兩支派已相隔甚遠,看似已無任何關系,但實質上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兩人同一個遠祖。兩人的祖父也都極有名,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是“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現在我們所說的律詩,他是創始人之一,前面的文章已經介紹過;杜牧的爺爺杜佑,則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曾先後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學,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顯然,也是位大學者。
(唐代詩人杜牧)
先說下作者杜牧,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來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又入國史館修撰,曆任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因為杜牧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别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介紹完詩人,回頭來說今天的這首詩。
(遠上寒山石徑斜)
這是一首絕句,全詩結合就是一幅山林秋色圖。詩的前兩句:山路幽遠,在緩緩的上山過程中,詩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向山頂望去,發現就在山頂被白雲缭繞的地方,影影綽綽還有人家。石徑細窄,隻是一條細細的山間小路,小路的盡頭應當就是那幾戶人家的居處,而我們不禁聯想,真到了那個人家所在的白雲深處,更應當有另一番風景吧。那裡的人們也該過着跟我們不一樣的生活吧。
(白雲深處有人家)
關于第二句的“深”,另有一個版本說是“生”,都能說得通。如果作“深”,可以理解為在白雲籠罩、雲霧缭繞的的深處有幾戶人家;如果作 “生”,可以理解為在形成白雲的地方有幾戶人家,更高更遠,更能引人聯想,這還隻是白描景色,景色很美,很能引人遐思,但這還不夠,詩人愛的不是這裡的山徑、白雲、人家,他愛的是後面的楓葉。
當然,這首詩的絕妙之處,絕不在于隻是白描景物,而是在景物之中貫注詩人的情感,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絕句。
(停車坐愛楓林晚)
到第三句,詩人把自己的感情放進了詩裡面來,景色如此優美,詩人不禁因為漫山的楓葉停下了車,就這麼靜靜地看着遠處,迷醉在一片秋色之中,直到天色已晚。“坐”,是“因為”的意思,并不是“坐了下來”,或者“坐在車上”的意思。停車的原因是因為楓葉太美了。
詩的核心是這首詩的第四句。絕句不能全詩純粹寫景,而應當景中有情,如果沒有第四句,這首詩不過是寫山行所見的優美景色,有了第四句,就透出一層别人形容不出的意思,而這層意思的透出,使這首詩成了好詩。試想,如果把詩中的第四句改成“霜葉紅如二月花”,那麼這就是一首簡單的寫景詩,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了。但是“于”字一出,境界大升,要表達的思想意蘊就多得多了。高明的是,杜牧不像宋人一樣說理,它的道理,就在普普通通的寫景的句子中,不說理,而能抒發情懷,才是真的好詩。
(霜葉紅于二月花)
樸素的楓葉象征了詩人自己,也象征了各種各樣平凡的人,到了秋季,漫山遍野的紅葉,形成的視覺沖擊力,并不比二月春天的花朵差。而蕭殺的秋季景色在詩人的眼裡如二月的春花一樣值得歌頌,值得贊美。詩人大聲贊美楓葉,當然也贊美秋天,深層次裡,他贊頌的當然是自己和和像自己一樣經曆磨難(經霜)的平常人的高潔情操。楓葉雖然隻是樹葉,但同樣可以渲染出斑斓的秋色,如同春花能點綴春色一樣,我是一個小詩人,但内心裡卻同樣有所追求,我同樣有着高遠的理想和高潔絕美的情懷。
一首絕句,詩人把自己放在詩裡,同時用自然樸素的語句引發更多同樣情懷的人的感觸。我想,這也是這首詩成為家喻戶曉的好詩的原因吧。
(【唐詩閑讀】之75,圖片源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