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山美、水美
這片擁有12個世居民族的土地
這裡的少數民族獨具特色、自成一派
服裝 配飾 風俗 文化
彰顯着各民族的别樣風格
而壯族
除了擁有的繡球和山歌
最令人難忘的還是
到如今已有一千年曆史的織錦藝術
可以說,壯族人的民族服飾
「 就是代表了這個民族的縮影和小百科全書 」
△壯族竹籠機
△大新闆價壯族女子用斜織機織錦
壯族服飾随着地區和支系的不同
其樣式上也有不少差異
1
黑衣壯是至今仍然保留着傳統特點和内涵的壯族服飾,它不但以黑為美,以黑作為穿着和民族的标記,而且在穿戴上講究實用與美觀。
△黑衣壯姑娘
△黑衣壯婦女的包帕
不明就裡的人可能會覺得黑衣壯的裙子有些奇怪。其實就是普通的百褶黑裙子,但當地婦女為了勞動方便,便把裙腳三條邊捆起,插在裙褲頭中。
這也應和了《徐霞客遊記》中“婦人無不跣者。……裙用百軿細裥,間有緊束以便行走,則為大結以負于臀後。……”的說法
△黑衣壯婦女服飾
△黑衣壯兒童服飾
2
“沙梨壯”以黑衣黑裙為禮服,縫制最為講究。白衣藍裙則為日常勞動時所穿,布質稍粗。這種服飾打破了壯族藍、黑一通的局面,清新素雅,對之如沐春風。
△穿“三層樓”服裝的沙梨壯少女
△穿便裝的沙梨壯女子和男子
“沙梨壯”因所穿短衣、長褲和短裙,分黑、白、藍三色,衣短齊腰,裙長至膝,褲長過腳,猶如層樓叠起,錯落有緻也被人稱為“三層樓”
△沙梨壯少女
3
清·汪森在《粵西叢載》中對南丹壯族服裝有着詳細的描述:“南丹溪峒之人呼為僮……
椎髻跣足,穿耳懸環,男女如之……
男服者,短窄衫,細褶裙,其長過膝
女服者,青衣,花紋小裙,以紅綠缯裙,長及地”
不過如今南丹的壯族服飾已與所記差異甚大,女子服飾為上衣下裳、外加圍裙的清末民初流行式樣。
△盛裝打扮的南丹少女
△南丹羅富壯族婦女盛裝
滿襟圍腰是南丹壯族盛裝中最亮麗的風景線,戴在頭上的黑白織花被折成尖利的角形,是牛圖騰崇拜的體現。據說,隻有在土司家的女眷,才有資格将頭帕折成這種形狀。
△穿盛裝的南丹少女
4
老輩的壯人相傳:遷入貴州的壯族必須與當地的苗族或侗族穿着相似,不然會被老虎咬,實際上是告誡後輩要入鄉随俗。
△ 剛邊壯族婦女
因此剛邊壯族服飾,受侗族裝飾風格影響強烈。
這種服飾雖為大襟衣款式,但襟袖除用花邊鑲飾外還綴以銀泡,下穿長褲而不穿裙。圍腰無繡飾而綴滿各種幾何形銀飾片,頸上懸挂數條大銀鍊,整套服飾顯得精緻細膩,重點突出,富有節奏感。
△剛邊銀平寨壯族婦女的盛裝
5
壯族道侬以其在鬓角上方,将花格子頭帕拉成高聳朝天的雙角形引人注目而得名“角帕侬”。道侬婦女盛裝的緊身短衣,下擺呈扇形上翹,勾勒出南國壯族女子的婀娜多姿。
△道侬婦女盛裝
△道侬兒童便裝
便裝則頭包白色印花毛巾,身穿深藍色或淡紫色的圓領大襟衣。下穿黑色長褲,腳穿平頭圓口繡花鞋或布鞋,頸挂銀鍊系着的繡花圍腰,圍腰頭白色或黑色或淡黃色底布,繡花鳥蝴蝶、楊柳青竹,形态生動,色調清麗。
△道侬婦女便裝
壯族的服裝樣式非常豐富
以上隻是節選了
《美麗的錦繡—壯族服飾》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找這本書來看看
欣賞更多好看的壯族服飾
△熱情好客的黑衣壯婦女
△布柳河畔的壯族服飾
△穿便裝的馬關督侬婦女
△土僚老年婦女盛裝
△盛裝的雲南文山平頭土僚婦女
壯族服飾是具有鮮明的
南方稻作文明标志和物質的文化載體
蘊藏着人類文明發展最寶貴的曆史基因
但曆史在向前發展
文化也在自我适應
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變得岌岌可危
得以保存已是實屬不易
珍惜之外,樹立保護傳承意識
才是讓少數民族文化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大新三聯壯族婦女盛裝
△淩雲壯族當代婚禮服
△南丹仿清代壯族婚禮服
民族服飾的壯麗遠不輸外來文化
大量少數民族元素結合現代設計
好看又實用,特别又不突兀
而且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從源頭去認識我們的文化遺産
薪火相傳
傳遞傳統服飾文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