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山東賽區成績揭曉,青島三十九中張國瑞獲得了一等獎。衆所周知,學科競賽學習難度大,更适合學有餘力、具備特殊禀賦的學生,然而青島三十九中的生源質量算不上頂尖。讓入學時算不上頂尖的學生沖進頂尖學生名單中,青島三十九中是如何做到的?經過深入采訪,青報教育在線發現,青島三十九中注重創新人才培養與發展,以教研立校,實施精緻管理或許就是背後的原因。
“科學家”再拿獎
在青島三十九中,一直有這樣一句話——在研究中學習,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巧的是,在班主任和同學口中,張國瑞的另一個名字就叫“科學家”,因為他一直對生物情有獨鐘,常常在教室裡抱着生物學的大部頭書籍看得入迷,還特别嚴謹、自律,非常符合科學家的氣質。據了解,此次學科競賽已經是“科學家”張國瑞第二次參賽。在去年的比賽中,高一學年剛結束的張國瑞就曾拿過省二等獎。
在張國瑞眼中,自己對生物的興趣,以及學校和老師們對于興趣的激發、保護和支持,是自己拿獎的重要原因。張國瑞說,自己在初中就對生物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中考報志願特意選擇了鼓勵學生做課題研究、開展海洋教育的三十九中。而在三十九中的兩年多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期,“高一如願以償地做了課題,收到了專家教授的專業意見,學習了很多專業知識,也對生命科學更加感興趣了。高一下學期決定備戰競賽,又得了教練的精心指導、老師們的關愛和支持!”
據了解,為了讓張國瑞能夠安心學習競賽,學校還為其特設了專屬學習桌——每天晚自習的後半程,完成了其他科目的學習,張國瑞都可以去班主任孫雲霞的工位對面,在電腦上查閱資料、學習線上課程等。而在學習競賽的過程中,青島三十九中生物競賽教練馬凱陽又為其提供了關鍵的專業指導。
拿獎并不奇怪
青報教育在線采訪中了解到,在一所一直圍繞着創新人才培養發力的學校,拿到競賽獎項并不奇怪,甚至是一種必然。在青島三十九中校長尹遜朋看來,學校一直注重創新人才的培養,開展了十餘年的海洋教育為學生創新素養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礎,“海洋教育就是促進創新人才發展的重要載體。”
青島三十九中實施每周一次海洋講座、每月一次海洋實踐考察、每學期一項課題研究、每年一次海上科考和海洋遊學的“四個一工程”,有效激發了學生的研究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創新素養。在此基礎上,青島三十九中持續推進項目式教學,讓學生在研究中深度學習,在系統理解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高階思維能力,有效地促進了核心素養的落地。
與此同時,青島三十九中還專門設立了學生發展指導中心,有序組織并輔導學生參與各類賽事活動,競賽輔導工作也早已進入正軌。如今,三九學子的名字也頻頻出現在學科競賽的獲獎名單上。近三年來,已有兩名學生分别得數學、信息學學科競賽省一等獎,多名學生獲得五大學科競賽省二等獎。
彰顯教研實力
在尹遜朋看來,此次競賽成績的取得更彰顯了學校的師資實力和教研實力,這也是學校拿獎的根本原因。“生物教研組長張樹峰是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青島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青年教師馬凱陽是國家公費師範生,近幾年成長速度非常快……”
據了解,青島三十九中七成以上教師擁有地市級以上榮譽稱号。其中正高級教師8人,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2人,山東省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21人,青島市優秀教師、名師、拔尖人才等166人,有市地級以上科研課題、教學成果、優質課、公開課等成果的教師200多人。去年一年,學校就有30多人獲得青島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優質課比賽等獎項。這每一項數據都在全市學校中擁有足夠的競争力。
與此同時,學校确立了教研立校的思路,不僅造就了一支拼搏進取、充滿活力、持續發展的研究型教師隊伍,也讓學校持續走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作為山東省三所之一的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青島三十九中積極推動大教研組改革,推進項目式教學改革,學校教研實力不斷增強。在山東省教育廳舉辦的2022年基礎教育省級教學成果評選活動中,青島三十九中《指向創新素養培養的普通高中項目式教學實踐與研究》一舉拿下特等獎;學校被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評選為山東省中小學課程實驗基地和山東省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基地;2022年高中化學組獲評山東省基礎教育教研基地,成為全省唯一的高中化學基地;在2022年的青島市基礎教育學科基地評審中,學校的高中數學、化學、生物、曆史、地理、體育與健康和初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10個學科榮列其中,數量位居青島市榜首。
尹遜朋還透露,學校正在研究強基計劃向初中下移的具體策略,下一步将充分發揮學校師資優勢和教研優勢,推進創新人才培養的銜接,讓更多的學生受益。
精緻管理顯成效
此次獲獎還是青島三十九中以精緻管理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的結果。尹遜朋介紹,青島三十九中尤為注重管理細節,借助精緻管理為學生營造深度學習的環境和氛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深度學習的前提,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校必須注重管理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讓管理精緻化。”
比如,青島三十九中倡導學生晚自習“零擡頭、零下位、零說話”。一段時間内,這件小事成為校長每天關心的大事。校長盯了一個月,老師們形成了共識,學生們也養成了好習慣。越來越正的班風也讓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生也從中嘗到甜頭。如今,走進任何一間晚自習的教室,學生們心無旁骛、專心學習已成為常态。再比如,青島三十九中還提倡老師們給學生們設計“補償性作業”,幾天前學生的易錯點也要設計成題目留給學生,一直反複強化,持續追蹤,直到學生全部掌握。
這種精緻化的管理思路,不僅優化了教育教學秩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學習的主人,也整體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質。過去一年,青島三十九中就收獲了山東省教師專業發展基地、山東省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範校、山東省綠色學校等榮譽稱号。在一所蓬勃發展、辦學品質持續提升的校園裡,越來越多的創新人才也将從這裡走出。
青報教育在線 王敏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