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胎衣
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天經地義,也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在古懷慶府民間,過去孕婦生過孩子後對孩子胎衣的處理,還一直沿襲着埋在地下的習俗。
胎衣,也叫胞衣、衣胞,醫學上通常稱為胎盤。它是母體的子宮内壁和胎兒之間的組織,圓餅狀,通過臍帶和胎兒相連,是胎兒和母體的主要聯系物。當孩子降生時,胎盤就完成了它的曆史使命,會随着胎兒娩出母體。
因過去醫療條件較差,孕婦生孩子都是在自己家裡請本村的接生婆接生的,因而對胎盤的處理還沿襲着這樣的習俗,就是将孩子的胎盤埋在自家院子裡或小樹下。民間俗信認為,埋下孩子的胎盤,尤其是家庭第一個男孩子的胎盤,就等于留下了根,以後家族肯定會人丁興旺。有的還在埋胎盤時,把一根紡花用的錠子或耙地用的耙齒也随着埋進去,寓意為錠(定)住了或耙(把讀四聲)住了。再則把胎盤埋在樹下,是讓胎盤化作養料滋養着小樹,讓小樹和孩子一起長大,當然這也是人們一種美好的願望。
現在随着醫療條件的改善,孕婦生孩子,即使在農村也大都在醫院婦産科進行,對孩子的胎盤處理,若沒有主家的特殊要求,醫院都會當作醫療垃圾處理了,将孩子胎盤埋地下的習俗也逐漸淡漠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