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漳州有什麼風俗

漳州有什麼風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8 14:22:33

漳州有什麼風俗(漳州喜慶風俗備受推崇)1

傳統婚禮的“引路雞”

雞被譽為“吉祥物”,備受漳州人推崇,民間民俗喜慶之事幾乎都離不開雞。

每年除夕“圍爐”,餐桌上必備一隻蒸熟的全雞。雞,閩南語與“家”諧音,寓意“全家福”“食雞起家”。正月初九“敬天公”、喬遷新居、家安節等習俗,雞不但必不可少,而且要在宰好的雞身塗點吉祥的紅色染料,雞屁股還要插雞毛,寓意凡事有頭有尾,從頭吉到尾。

自古至今,漳州婚俗中活躍着一隻“引路雞”。引路雞并不會引路,但它是傳統的婚俗“道具”。姑娘快出嫁時,家長就選購一對健壯的公雞母雞,公的要剛會啼鳴,母的要快下蛋。買來後把它們養在籠中,不能與其他公雞和母雞來往。女子婚後回娘家做頭一次客,必須在當天未見晚餐炊煙時回洞房。這時,要将紅紗繩綁住腳(以能走而不至于逃脫為宜)的“引路雞”,抱進彩繪吉祥圖案的新飯籃中,由伴娘像護送貴賓似地送到新郎家。因這兩隻雞“走”在前頭,故稱“引路雞”。當新娘入房後,伴娘為雞解開紅紗繩,放進婚床下。如是公雞先走出來,俗信新郎新娘頭胎生男孩。漳州人很注重将這對吉祥寵物精心養護好,即使它們自然死亡也不得烹食。

新婚第三天,新郎家要備辦一桌豐盛的酒席,謂之“母舅桌”,宴請新娘的兄弟。第一道菜通常上的是一盤整雞,雞頭對準阿舅席位。開宴時,由阿舅把雞頭撥動,大家才能動筷進餐。

過去,漳州人習慣在端午節用紅布制成小袋子,形似雞心,内裝雄黃粉或稻谷等,挂在小兒胸前,以驅邪祈福。“雞心”和“記性”諧音,俗信端午節小孩挂雞心袋,機靈聰明,讀書記性好,将來會有出息。

重陽節這天,漳州民間有個獨特有趣、保健強身作用的“吃雞進成年”節俗。年屆15歲的少男少女要進食一隻用“十全大補”藥劑,或用中藥田七、人參、高麗參等補藥炖熬的全雞,男的吃雄雞,女的食雌雞。即使在貧困年代,做家長的無論如何也要設法讓兒女吃上一隻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雞。有“資格”吃雞的對象要跨坐在家中大門檻,一腳在内一腳在外,品嘗這隻有特殊意義的全雞,而其他家庭成員則不得分享,這似乎是進食者的一種“專利”。為何坐門檻上吃雞?據傳,吃了雞意味着兒女已經長大成人,就要邁出家門、走向社會。這種吃雞的成年禮俗,在國内其他地方極其少見。

興許雞與“吉”諧音有關,漳州民間婚嫁喜宴中有雞,生日壽慶宴席上有雞,得子滿月請客也有雞……總之,在漳州人傳統觀念中,雞是吉祥喜慶的象征。因而許多風俗雞不可失,已在社會生活中形成影響人們精神生活的力量。

☉林長華 文/供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