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雷擊後最嚴重的傷害?近日,雲南麗江、安徽南陵分别發生雷擊緻人傷亡事件,引發公衆關注近幾年雷電有增多趨勢嗎?雷電多發的地點是否有規律可循?如何避免雷擊傷人?,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遇雷擊後最嚴重的傷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近日,雲南麗江、安徽南陵分别發生雷擊緻人傷亡事件,引發公衆關注。近幾年雷電有增多趨勢嗎?雷電多發的地點是否有規律可循?如何避免雷擊傷人?
對此,記者采訪了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副研究員張鴻波、袁善鋒。專家表示,近幾年雷電确實存在增多的趨勢,雷電頻發可能與全球變暖、地形地貌、氣象環境等變化有關。雷電發生時如果人員正在曠野,建議遠離樹木、電線杆、桅杆等尖聳物體;無處可躲時最好停止行走,尋找低窪處下蹲藏身,避免成為周圍的“最高點”。
關注1
雷擊是如何發生的?
據張鴻波介紹,雷電是發生在大氣中一種常見的放電現象,絕大多數是從雲内始發,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雷電能到達地面,稱為地閃。
在雷暴雲的發展過程中,雲内冰晶、霰粒等大小不同的水成物粒子碰撞後分離,從而使得雲内帶電。随着這些水成物粒子在不同高度的成層分布,雷暴雲從上到下通常呈現“正-負-正”的三極性或者多極性電荷結構,雲内電場強度可以達到幾萬伏每米。當雷暴雲内電場達到一定阈值,即可産生雷電。
閃電在雲内始發後,會形成兩端向不同方向同時發展的“閃電樹”:一端攜帶正電荷,往雲内負電荷區發展;另一端攜帶負電荷,往正電荷區發展。
閃電不斷擊穿空氣的通道頭部稱為先導,正、負先導具有顯著不同的發展特征。當雷電先導發展到達地面時,可能在地面的高建築物及尖銳物體處引發上行先導,最終兩支先導彙合,打通雲地之間的放電通道,稱為連接過程。
此後,雲中的電荷就順着這條通道源源不斷地洩放到大地裡,即回擊過程,會發出大量的光和熱,這正是人們所看到的雷擊通道。
一般越高的物體越容易遭到雷擊。在一些特殊的雷暴條件下,超過100米的高建築物頂端甚至能夠自發産生先導,向上發展到達雲内,使高建築物遭到雷擊,稱為上行閃電。
關注2
雷電多發的時間和地點有規律嗎?
據袁善鋒介紹,就單次雷電而言,其發生時間和位置具有很大的随機性。
不過,整體來看,雷電多發的時間和地點存在一定的規律。比如,我國雷電多發的時間集中在5-8月強對流頻發的夏季,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10月份以後,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很少出現雷陣雨天氣。從一天内時段看,雷電多發生在下午和傍晚。
雷電分布還存在空間不均勻性,南方多于北方,内陸多于沿海,山地多于平原。雷電發生頻次高低還受地形影響,山的南坡落雷多于北坡,山中局部平地落雷多于峽谷。風暴走廊與風向一緻的地方、順風口的地方、地下埋有金屬礦藏的地區也容易落雷。
具體到一次雷暴天氣過程而言,其尺度可以從幾公裡到數百公裡,持續時間從幾分鐘到數十小時。在這樣的一次雷暴過程中,雷電主要發生于對流活動強盛的區域,發生時間則主要集中在雷暴生命周期中的成熟階段。雷暴其他區域、其他發展階段也會出現一定的閃電。
另外,孤立高聳的建築和地物,如電線杆、鐵路、架空電線以及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等,容易使得環境電場産生畸變,因此更容易成為雷擊的目标。
關注3
近幾年雷電有增多的趨勢嗎?是什麼原因導緻的?
根據中科院大氣物理所郄秀書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雷電确實存在增多的趨勢,不過不同地區的雷電變化趨勢和變化速度有所不同。比如,利用現有最長時間跨度LIS/OTD衛星閃電觀測資料研究南亞季風區閃電活動的變化趨勢,發現在過去近20年間,該區域閃電活動呈現出顯著的增加趨勢。
據張鴻波介紹,研究團隊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的最新研究發現,青藏高原,尤其在其東部地區,雷電發生頻次有明顯增加趨勢,而且雷暴活動的發生次數也呈現增多趨勢。另外,從中國氣象局每年的雷電災害調查結果來看,最近這幾年的雷電災害呈增多趨勢,也間接反映雷電增多的現象。
雷電頻發可能與全球變暖、地形地貌、氣象環境等變化有關。2014年,美國《科學》雜志曾發表文章稱,全球溫度上升會導緻雷電頻次增加,每增加1攝氏度,雷電發生頻次會增加約12%。另外,随着城市高建築物、風力發電風車的增多,會引發更多的上行閃電,且高建築物會吸引周圍的閃電,使得局部地區的雷擊次數增多。
關注4
個人如何避免雷擊?看到閃電後就要注意嗎?
袁善鋒介紹,首先,應提前查看天氣信息,早知道、早準備、早預防。若雷電天氣即将來臨,非必要不外出,留在室内,并關好門窗、關閉不必要的電源和電器設備。當雷電天氣已經到來時,室外活動人員應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快躲進建築物内或車内。若在曠野無處躲藏時,可尋找低窪的地方,下蹲藏身,遠離樹木、電線杆、桅杆等尖聳或金屬物體,不宜把羽毛球拍、棍棒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其次,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避免使用有線電話。
切勿遊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戶外球類、攀爬、騎行等運動,要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有防雷設施的地方躲避。切勿站立于山頂、樓頂或其他凸出物體,切勿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
張鴻波提醒,看見閃電後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可以通過看到的閃光和聽到的雷聲之間的時間差:看到閃光後開始數秒,直到聽到雷聲時的秒數,然後秒數除以3,可大緻計算閃電與自己的距離是幾公裡。比如時間差為15秒,那麼閃電大概距離自己5公裡。
如果看見閃電後又馬上聽到雷聲,說明人員正處在雷暴環境中,應該快速躲向附近的安全場所;但如果附近空曠無處躲避,應停止行走并蹲下,不宜飛跑狂奔,避免自己成為周圍的“最高點”。等到雷聲逐漸遠去,再迅速找到安全的場所避雨。
“雷電交加時,如果你感到頭、頸、手或身體其他處有螞蟻爬,或者頭發豎起,說明此時你的處境非常危險,随時可能被雷擊中。”袁善鋒說,此時需高度注意自身安全,宜靜不宜動,雙腳并攏蹲下,直至附近發生的雷電頻數減少,然後快速尋找安全的場所躲避。
關注5
相關部門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或者應對雷擊?
袁善鋒介紹,目前的氣象預報系統中,雷電災害與其他氣象、地質災害一緻,通常采用發布災害預警信号的方式進行防範。雷電預警信号分為三級,分别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雷電災害的發生具有時間快、随機性強、危害大的特點,因此目前雷電災害的應對主要采取預防的方式。首先要确保建築物電氣系統的防雷設備功能完備,工作正常。在雷雨天氣來臨時,相關部門應當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并引導室外人員進入安全場所躲避雷暴天氣。随着雷電監測能力的發展,相關部門或公衆也可以通過中國氣象局中國天氣網,實時查看閃電的發生位置、頻發的區域,合理規劃自己的出行活動。
關注6
發生雷擊後如何施救?
張鴻波介紹,雷電襲擊部位不同,竄入人體的電流強度不同,受害的程度也就不同。雷擊可以使人體腦下部的呼吸中樞暫時癱瘓,使心髒出現心室纖維顫動,暫時停止供血,導緻受害者全身缺血缺氧,醫學上稱這種情況為“假死”,若搶救不及時,受害者長時間心髒不能跳動供血,呼吸停止不能供氧,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保持受害者血液維持循環、呼吸系統繼續工作、心跳和呼吸得到恢複,是搶救雷擊患者的核心思路。
被雷擊後,應把傷者挪到相對安全的地方,避免傷者和施救者受到二次雷擊的危險。讓傷者舒适平躺、松解衣扣、腰帶等,頭不要墊高,以便呼吸。如果傷者停止呼吸或心髒跳動,應立即實施心肺複蘇,直到病人蘇醒為止。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往醫院就醫或等待專業醫護人員到達現場。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