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題破山寺後禅院古詩講解譯文

題破山寺後禅院古詩講解譯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22:00:02

唐代詩人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禅院》是一首山水詩,也算是詠物抒懷的風格,但細細品味後,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着的禅意。

題破山寺後禅院古詩講解譯文(常建題破山寺後禅院幽蘭居士解詩詞)1

題破山寺後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籁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題破山寺後禅院古詩講解譯文(常建題破山寺後禅院幽蘭居士解詩詞)2

【注】

破山寺:即興福寺,原為南朝齊邑人倪德光舍宅,後舍為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悅:使…喜悅。

空:使…空。

人心:指人的俗念。

鐘磬:佛寺中的打擊樂器。

【譯】

清晨進入古寺尋訪禅院,

太陽初升照遍叢林之間。

沿着幽靜小道走到盡頭,

花木叢中禅房隐隐而現。

山光秀麗使得飛鳥怡然,

清潭倒影滌除世俗雜念。

合上雙眼周遭一片寂靜,

惟有鐘磬聲聲萦繞耳邊。

題破山寺後禅院古詩講解譯文(常建題破山寺後禅院幽蘭居士解詩詞)3

【賞析】

這首詩流傳的版本較多,如:曲徑,一作“竹徑”,又作“一徑”;通,一作“遇”;俱,一作“皆”,又作“都”;惟聞,一作“惟餘”,又作“但餘”。盡管如此,但對理解詩的意境沒有影響。

全詩描寫了破山寺的清晨,卻要突出一個“靜”字,靜就是清淨,就是清淨心。《中阿含經》曰:“清淨心盡脫淫怒癡,成就于三明。”《勝鬘寶窟》曰:“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詩人在此借題詠寺廟禅院,來抒發自己欲去離世俗的隐逸情懷。

首聯描寫詩人在大清早就登上破山,進入佛寺尋訪後禅院,這時初升的陽光已照射到叢林之上。這裡用“清晨”來表達詩人對佛門的向往。佛家把僧衆聚集的地方稱“叢林”,而這裡詩人用“高林”則是表達對禅院的贊頌。此聯抒發了詩人欲擺脫世俗,退身歸隐的志向。

颔聯描寫詩人沿着竹林裡幽靜的羊腸小道,走到一處幽靜之地,這就是禅院所在,遠遠望去,禅房深藏在繁盛的花木從中隐隐而現。佛家提倡六根清淨,無欲無求,這裡用“幽”“深”來突出幽靜、清淨,因為禅院是修行之所,是要清淨的。此聯曆來受人稱贊,歐陽修曾贊歎曰:“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

頸聯描寫詩人擡頭望見鳥兒愉悅地飛翔,低頭看見潭水中的倒影而頃刻心無雜念。此聯對仗工整,互文見義,人和鳥都是有“性”的,人也會被“山光”所“悅”。這裡說佛家禅理可以滌除世俗雜念,淨化人的心靈。佛門就是空門,“空”是佛教哲學的根本概念和核心範疇,也是最高境界。隻有排除雜念才能空,才能入禅定。

《唐詩廣選》胡元瑞曰:中二聯,五言律之入禅者。

尾聯描寫詩人的聽覺感受。 “鐘磬音”雖然打破了全詩的靜,但用在此處更能襯托出靜。前三聯都是描寫所見,最後一聯突然轉到所聞,這裡雖然描寫的是聽到的,其實是詩人心中的感受。閉上眼睛,排除雜念,入了禅定,周圍的一切都歸于空寂。所謂“鐘磬音”,可能是寺中傳來,更可能是詩人心念所起的佛門天籁之音。《曆代詩話》曰:“佛性、人性、鳥性,無動不靜,無靜不一,故結言萬籁此俱寂。”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陸钿曰:“讀此詩,何必發禅家大藏,可當了心片偈,更妙在鏡花水月。”的确,今天我們雖然以禅意解這首詩,但又何必要懂得佛門禅理?能夠領會此中意境足矣!

文/幽蘭居士 圖/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