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不乏才女,比如可與納蘭性德比肩的女詞人顧太清,比如創作了“南緣北夢”之《再生緣》的陳端生等等。
而今天的這位清代女子,不僅是位才女,也是位美女,更是位烈女。
她有着傾城之貌,為拯救一城百姓,甘願騎馬躍下懸崖。
她詩畫雙絕,更留下玄妙奇文,讓人拍案驚奇,久久賞玩回味。
她隻活了25歲,一生美麗、短暫而壯烈。
這位兼具美貌、才華與品格的女子,就是清代才女——吳绛雪。
清代順治年間,浙江永康古山鎮的一個書香世家裡,一位叫吳士骐的讀書人,正在考察女兒們的才學。
吳士骐一共有3個女兒,個個冰雪聰明,自小受家學熏陶,都是能詩會畫的小才女。
今天,吳士骐出了一個題目:《詠四季》。他要求女兒們,根據這個主題,對應每個季節,各寫一首絕句。
很快,兩個姐姐就寫出了詠春的七絕,已開始創作餘下的三首。父親微微颔首,表示滿意。
而小女兒仍在沉思,紙上還未着一字。吳士骐正在納悶,這時小女兒一揮而就,笑着說:“四首寫好了!”
父親和姐姐一看,紙上并沒有什麼絕句,而是一首“怪”詩——一共四行,每行有十個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紅爐透炭炙寒風禦隆冬。
兩個姐姐一時沒看懂,不知妹妹寫的到底是什麼。吳士骐仔細讀來,不禁朗聲大笑,贊道:“妙啊!這是四首回文詩!”
什麼是回文詩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來回往複閱讀,無論正讀倒讀都能成章句的詩。
接着,吳士骐将每一句,各吟出一首絕句來:
《詠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詠夏》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香蓮碧水動風涼,
水動風涼夏日長。
長日夏涼風動水,
涼風動水碧蓮香。
《詠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淺水流。
流水淺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詠冬》
(紅爐透炭炙寒風禦隆冬)
紅爐透炭炙寒風,
炭炙寒風禦隆冬。
冬隆禦風寒炙炭,
風寒炙炭透爐紅。
四首詩讀完,兩個姐姐拍手叫絕。女兒們個個蘭心蕙質,小女兒又尤其出色,怎能不讓吳士骐感到欣慰。
這個聰慧的小女兒,就是我們的主人公吳绛雪。
吳绛雪像
吳绛雪天資聰穎,9歲就頗通音律,聽琵琶曲能随聲唱和;
11歲她和父親春遊時,寫下情景交融的七絕《題晴湖春泛圖》:
畫桡缥缈欲淩空,
兩岸桃花映水紅。
三十裡湖晴一色,
春來都在曉莺中。
12歲時,她就能以詩入畫,書法也頗有風骨。
如今,绛雪到了豆蔻年華,更生得冰肌玉膚,嬌妍美麗,人人誇她将來會是個美人。
果然幾年後,吳绛雪因才貌雙全名揚江浙。
在江南流傳着對她的贊美,說她“姿容秀麗,清水芙蓉,絕代佳人,有國色之譽,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這樣國色天香的女子,本可以嫁到富貴人家,享受一生的榮華。然而,她卻在16歲的芳齡,嫁給了同樣喜愛詩書的徐明英。
徐明英是吳绛雪的同鄉,徐家又與吳家門當戶對,小夫妻有很多共同話題,可以花前月下共讀詩書。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可這樣穩穩的幸福,卻因徐明英的暴斃而終結。
為了讓家裡過上好日子,徐明英開始外出謀求功名,卻不想在路上突患急病一命嗚呼。
就這樣,吳绛雪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
渡過了心如刀絞的悲痛期,吳绛雪要開始面對現實生活。
沒有了丈夫的支撐,日子更加清貧孤苦,她一人挑起生活重擔,每天忙裡忙外,操勞疲憊。
然而,比起眼前的這些困難,她更憂心渺茫的未來。
這些苦惱要對誰傾訴呢?她的閨中好友、自己的族妹吳素聞,已與她闊别5年。
因路途遙遠,難得一見,她隻能寫信給素聞,希望密友能懂得自己的心聲。
她在信中說:
“鄙人自結缡以後,靡室焦勞,慨焉身任。菽水光陰,齑鹽歲月,歎人生之局促,慮來日之大難。”
绛雪十分思念素聞,便随信附贈了一幅“奇圖”,表達自己的心意和心境——這就是讓世人驚歎不已的《栀子同心圖》。
“同心何處恨,栀子最關人”,這是南北朝女詩人劉令娴的一句詩。
栀子的花瓣同心而出,而“栀子”與“執子”諧音。因此,栀子花成了情誼的象征。
不過,吳绛雪的這幅《栀子同心圖》,不僅表達了情誼,更藏有絕妙的玄機。
這幅圖,仿照栀子花的形狀,一共有6個花瓣。而花中,共有165個字。
其中84字,依花瓣的弧形排列,每枚花瓣有14字。
餘下的81字,處在花心的位置,呈現一個字陣,以“雪”字為核心。
吳绛雪的《栀子同心圖》
原來,這165個字,按照不同的順序排列,居然可以吟誦出若幹首詩。
其中,核心的“雪”字,可以拆分為“雨”和“山”,再與其他字構成不同的詩句。
這些字按照一定順序,或左旋,或右折,或往複順逆,都能吟出不同的詩來。
清代一位學問家,曾潛心研究此圖,共讀出44首詩,其中包括6首五言絕句、4首七言絕句、32阙詞和兩首六言詩。
更妙的是,這些詩讀起來,都是意境優美,清新雅緻。
比如,從花瓣邊緣的“紗”字向左,逆時針讀去,就可以得一首七言律詩:
紗窗倚望透玲珑,寂寂眠琴倚閣東。
斜篆細熏香箔綵,冷卮春泛曉簾紅。
鴉飛密處重重樹,燕語低時嫋嫋風。
花落半欄香浥浥,竹遮全幕翠濛濛。
茶烹靜院新煙暖,藥曬閑階午日融。
衙柳啭莺嬌永晝,華年駐景玩芳叢。
而以“叢”向右順時針讀,又可得一首新的律詩,與前詩成為回文詩:
叢芳玩景駐年華,晝永嬌莺啭柳衙。
融日午階曬閑藥,暖煙新院靜烹茶。
濛濛翠幕全遮竹,浥浥香欄半落花。
風嫋嫋時低語燕,樹重重處密飛鴉。
紅簾曉泛春卮冷,綵箔香熏細篆斜。
東閣倚琴眠寂寂,珑玲透望倚窗紗。
而花内的字陣,也有很多種讀法。
比如,将正中心的“雪”字,拆分成“雨”和“山”。
中間一行,從上到下即可成為對聯:
澗深鳴細雨,山晚擁歸雲。
而這又是一個回文聯:
雲歸擁晚山,雨細鳴深澗。
又如,再将“雪”拆分為“雨”“山”二字。
橫向中間的一行,從“雨”向左讀,再從“山”向右讀,可以得一聯:
雨聲寒宿燕,山意快啼鸠
分别從兩邊向中間讀,又能得出一聯:
燕宿寒聲雨,鸠啼快意山
除了這些簡單的讀法,有人還研究出從某字起始,右旋或左旋,都能成章句。
這奇妙的栀子圖,讓世人歎為觀止,可見吳绛雪的心思,是何等玲珑聰慧!
然而,世俗都愛她傾城的容顔,卻少有人注重她的才華,更沒有人了解她的貞烈。
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在福建叛亂,派部将徐尚朝出兵浙東。
一路上,徐尚朝和手下燒殺劫掠,所到之處哀鴻遍野。
在徐尚朝即将路過永康時卻停住了腳步。
原來,他早就聽聞吳绛雪是個絕色佳人,又聽說她年紀輕輕守寡,因而有了非分之想,想趁出兵之機得到這個美人。
于是他向永康百姓揚言:隻要得到吳绛雪,他就對永康秋毫無犯。
吳绛雪得知消息,泰然應允——為了自己的鄉親們,她甯願做出犧牲。
徐尚朝大喜,率領官兵路過永康,果真沒有侵犯百姓。
之後,幾個侍從迎接吳绛雪,趕往徐尚朝的駐地。
當一行人馬來到白窖嶺時,吳绛雪謊稱自己口幹,支走徐的親信去取水。
吳绛雪又對婢女說,自己想再看看家鄉的風景,于是一人騎馬來到懸崖邊,趁人不備縱身一躍!
就這樣,吳绛雪畫下優美的弧度,結束了24歲的年輕生命。
往事如煙,三百多年時光靜靜流逝,許多痕迹也被無情地抹去。
而永康西街的烈婦詞,還有那幅奇妙的栀子圖,都在告訴我們:有一位美好的女子,曾經來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