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立春之後,傳統的二月二也随之而到來。所謂二月二,之前傳說是管祭天求雨的龍王擡頭的時日。龍擡頭過去後,每個地區的雨水會充沛起來,萬物蘇醒,春種開始,會重新恢複鳥語花香。那麼,在二月二裡,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傳統習俗嗎?一起來了解下吧!
綜合南方北方各地的習俗,二月二這天應該要吃“龍頭”、“龍眼”以及”龍須“,還有廣為流傳的吃炒豆、理發等。這些習俗做完後,大家便能歡歡喜喜迎龍王,保佑一家老小全年順遂平安,各地風調雨順無災無難。雖說是傳說跟習俗,但這正是我們華夏民族流傳多年積澱下來的傳統,作為新時代的子孫,我們必須順應時節,牢牢把握祖先的智慧,福氣自然滿滿。
說到吃炒豆,街上賣的或鹽炒、或糖炒,喜歡哪種口味都可以自行選擇。民間又俗稱“炒蠍子爪”,并相傳吃下一個就能消滅一個害蟲,下個時段必是豐收季。
吃“龍頭”也就是吃豬頭肉配酒,因為豬頭肉本身過于油膩,所以可以相應地搭配幾個爽口小菜下酒,或黃瓜或香菜均可。
再說吃“龍眼”,也就是馄饨。馄饨講究薄皮細餡,裡面的肉餡既腌制、又會加入地方特色拌料,在南方有些地方,又叫雲吞或抄手。這馄饨有豬肉餡、也有蝦肉餡,看各自的口味而選。而馄饨最出彩的,永遠是它濃郁鮮香的湯汁。
有這麼一個傳聞,據說馄饨在古代還是西施讨吳王夫差歡心而烹制而成的一道美食。之前隻存在于宮廷,後來流入民間,被大衆加以改良,後來在全國各地流傳至今。
那二月二吃“龍須”,便是北方的習俗。吃一碗手擀面,是未來一年都會事事順心,平安遂意的好兆頭。手擀面一般要用中筋小麥粉,手工和面發酵後備醒。醒好後用擀面杖大力擀開,邊擀邊轉圈,力求煮後出鍋配上澆頭,能有面皮筋道的口感。
現在,南方有些地區還有吃春餅的習俗,而在二月二吃就叫“吃龍鱗”,因為疊好的春餅就好似薄薄的一片片龍鱗。
此外,還要接福祿壽喜,那便是有此寓意的獅子頭。好的獅子頭在品相上更是一絕。圓潤飽滿且成型後不會輕易松散,上面淋過的湯汁和勾芡都是色澤濃郁,入口更是滿足。在二月二吃獅子頭,除了福祿壽喜外,更是要求一個四季平安的說法。
相傳這獅子頭創于隋唐時期,餡料主要用的就是五花肉、雞蛋、蔥、姜以及多種香料和調料腌制而成,團好後入股蒸燒,加入醬汁入味出色。最後,成為這道南北方人民皆愛的硬菜。
其實,不管有什麼樣的習俗,都是為了家人祈求一個美好的祝願。希望大家能在二月二這天吃得開心,在以後能好運連連!
上一篇:魔都人文遍地有,新舊文化碰撞多,滬上非遺知多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