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再有IPO亮相,京東物流正式準備赴港上市。
2月16日晚間,京東物流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也是港交所農曆牛年新春以來公布的第一份招股書。京東物流聯席保薦人為美國銀行、高盛、海通國際等。自此,京東物流也成為京東旗下繼京東數科和京東健康後,第三家IPO的子公司。
招股書披露,2020年京東物流為超過19萬家企業客戶提供了服務,覆蓋快速消費品、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和生鮮等行業。2020年前三季度,京東物流收入達到495億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長43.2%。京東物流拟将IPO募集資金用于升級和擴展物流網絡、開發與供應鍊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先進技術,及擴展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深耕現有客戶、吸引潛在客戶等。
受消息刺激,美股京東(JD)2月16日股價高開,收盤大漲4.15%,報103.43美元,最新總市值1608億美元。
美股京東股價走勢圖
9個月營收495億
自2007年京東自建物流以來,京東物流建立了包含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鍊網絡及跨境網絡在内的高度協同的數字化六大網絡,服務範圍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地區、城鎮和人口。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9個月京東物流的收入分别為379億元、498億元和495億元。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産生的淨虧損為28億元、22億元及1170萬元。
招股書中,京東物流将自己定位為“中國最大的一體化供應鍊物流服務商”,以此與其他快遞公司形成定位上的區隔,在具體業務表現上即“倉配一體化服務”。
截至2020年三季度,京東物流已在全國運營了超過800個倉庫,包含雲倉在内,運營管理的倉儲總面積約為200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了28座大型智能物流園區“亞洲一号”。
2020年京東物流服務企業客戶超過19萬,針對快消、服裝、家電、家居、3C、汽車和生鮮等多個行業的差異化需求,形成了一體化供應鍊解決方案。
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鍊客戶數量自2018年12月31日從32465家客戶增長至2020年9月30日的46083家,增長42%。
2017年,京東物流全面對外開放,外部客戶收入占比提升,從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升至2020年前9個月的43.4%。通過一體化供應鍊解決方案,京東物流深度服務安利、雀巢、小米、斯凱奇、蒙牛等衆多品牌商。
國際物流服務方面,京東物流通過與國際及當地合作夥伴的合作,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經建立了觸達超過220個國家及地區的國際線路,擁有32個保稅倉庫及海外倉庫。
招股書顯示,近三年,京東物流持續增加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從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個季度内,京東物流累計技術投入達到46億元,呈不斷增長趨勢。在這11個季度中,京東物流技術投入在同期收入的平均占比達到3.4%,領先同行業。
截至2020年底,京東物流共有員工超過25萬,其中倉儲、快遞、客服等一線員工超過24萬。京東集團稱,分拆計劃的細節尚未敲定,包括全球發行的規模和結構;完成拟議的分拆後,公司将繼續間接持有京東物流50%以上的股份。
高瓴騰訊均為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物流近期發生了較大人事變動。2020年12月30日,京東物流原CEO王振輝由于個人原因離職,集團前首席人力資源官餘睿接任京東物流CEO。餘睿是京東集團的一位80後、京東第二屆管理培訓生餘睿。餘睿在2019年時出任京東首席人力資源官。
京東物流上一輪融資是在2018年2月份,融資金額為2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集團、騰訊以及中國人壽等多家機構。這輪融資後,京東物流估值約為135億美元。
IPO前,京東集團持股79.12%,OceanHHJHoldingLimited持股0.17%,中國人壽信托有限公司持股0.81%;騰訊旗下意像架構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持股為0.24%,TPPFollow-onIHoldingELimited持股為0.24%,千山物流基金有限合夥持股為0.4%,EastarCapitalFundL.P持股為2.9%,高瓴旗下HHJLHoldingsLimited持股為2.9%,JingdongE-Commerce(Express)LLC持股為7.9%,上海滬德越貞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為0.81%,永泰資本有限責任公司持股為0.4%。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中國物流支出總額預計到2025年将達到19.1萬億元。盡管市場規模龐大,中國物流市場的效率仍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較低,2019年中國物流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為14.7%,相較于美國的7.6%及日本的8.5%仍然相對較高,一體化供應鍊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的市場需求巨大,京東物流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
自創立以來,京東物流在京東體系内扮演着重要角色。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表示,京東集團本質是一個數字化流通供應鍊體系,京東物流是京東整個供應鍊體系的物流支撐,一方面保障消費體驗的持續提升,保持C端口碑,另一方面影響制造企業優化供應鍊,推進B端賦能。
去年募資稱冠港股市場
近兩年,盡管劉強東已經漸漸淡出公衆視野,但手握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健康(6618.HK)、京東工業品四大獨角獸,資本布局早已鋒芒畢露。
尤其在港股市場,去年京東集團(9618.HK)二次上市,京東健康登陸港股,都成為去年投資者熱捧的IPO标的。去年6月18日,京東集團完成在香港的二次上市;去年12月8日,京東健康正式登陸港交所,互聯網醫療平台上市巨頭終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回顧2020年度港股IPO融資金額,規模最大的公司正是京東集團,金額為345.58億港元。京東健康以309.98億港元募資額位列第二。截至2月16日,京東集團和京東健康市值分别達到1.23萬億港元和5197億港元。
與此同時,劉強東正率領京東的另一隻2000億“獨角獸”沖刺科創闆IPO。、
去年9月,京東數科IPO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京東數科前身為京東金融,于2018年11月11日更名為“京東數科”,核心産品有京東白條、京東金條等。
自2016年1月完成首輪融資以來,其估值一路飙升,由466.5億元增至近2000億元。如今,京東數科涵蓋了京東集團的金融、科技、數字營銷、智慧城市等核心業務,更是承載了京東ToB戰略的希望。
京東數科此次科創闆IPO拟募資203.67億元投向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升級建設等6個項目。京東數科招股書顯示,劉強東直接、間接合計持有京東數科50.35%股權,京東集團持有京東數科36.8%。
但京東數科之于京東,相當于螞蟻集團之于阿裡巴巴。金融業務,無疑是京東數科的核心業務之一。而螞蟻集團在拿到科創闆IPO被叫停,也讓京東數科的IPO之路增添懸念。截至目前,距離受理日已過去近5月,但在去年10月京東數科收到上交所首輪問詢函後,IPO進度仍未有進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