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說:我最贊成紅學家馮其庸大師的一句話‘應該把喜歡不喜歡《紅樓夢》、讀沒讀過《紅樓夢》,作為衡量一個中國人人文素養的标志之一'。我認為,《紅樓夢》應該作為中國人的枕邊書。
2013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搞了個“死活讀不下去的書籍排行榜”,對近3000名讀者進行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我國的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排行前10,《紅樓夢》居然是榜首。
張慶善怒吼:這一調查結果令人沮喪,也令人憤怒、不解。
博主王起秀緊急召集四大名著開會,發言内容公布如下:
《紅樓夢》(以下為紅):諸位老大,我看到此消息,心裡很不舒服。我一查,是年輕網蟲紮堆兒“吐”了個狠“槽” 。我們咋是“死活讀不下去的書”呢?小弟我竟然當了頭一名。我們分析分析,這是怎麼回事兒。
《三國演義》(以下稱三):我呀呀呀呀,我也很詫異,真想說幾句。回頭看看,我們自問世以來,印刷的、手抄的、編成小人書的、搬上銀幕的,咱弟兄四個那個不是影響海内外,家喻戶曉,童叟皆知,流芳幾代。紅老弟還成了一門學問,叫“紅學”,研究紅學的人稱為專家。現如今卻被一些年輕網蟲們“死活讀不下去”了!冷靜下來想想,這個問題要重視啊。
《水浒》(以下為水):别着急,這個調查有問題,我們分析一下動機。調查題目加“死活”二字,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是故作爆聞,博人眼球,屬于惡作劇。
《西遊記》(以下為西):3000萬網蟲不代表民意,或者他們壓根兒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四本書。恐怕再列出列幾十本、幾百本,他們都是死活讀不下去的。選擇網蟲為對象,本身就十分片面、不科學。
紅:搞笑調查的背後,反饋一個嚴肅問題,閱讀環境的改變,導緻網蟲一族的精神缺失,說明出現了文化危機,我們不要忽視這個現象。
水:現在有些年輕人,死活都是鐵杆網蟲,從未想過當書蟲,他們家裡隻有電腦,沒有書櫃。你就是把所有的名著遞給他,也是死活讀不下去。們每天隻知道在地鐵上扣手機,回到家了眼手握鼠标,對着熒屏目不轉睛。
三:他們也隻是東張張、西望望,南一榔頭,北一棒子。即便是在網上也是心浮氣躁,是一群被互聯網逮住的小傻瓜、可憐蟲。
西:電腦是科技的産物,不能一竿子都打蒙。但不能取代讀書,不能錯過讀書,遺忘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意味着忘祖了。
紅:網蟲的出現,時間不長也不短,網絡沖擊書店,導緻部分青年人浮躁、無知、浮淺。
水:說得對,給個贊。
西:改變這種情況要綜合判斷、疏堵結合、系統引導,需要愚公的堅定和司馬光的智慧,不能急躁。
三:熱衷于古典文學名著的還是大多數。12歲的少年小雷把《史記》讀了十幾遍;有個大學生把我讀了七十遍。對年輕網蟲,不必焦慮,老西說得對,多加引導。
紅:對!要有文化自信,我們畢竟的四大古典文學名著,網蟲們死活讀不下去,更多的人死活也偏偏要讀下去,讀一兩遍不過瘾,甚至放在枕邊天天看。我們是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網蟲和不看書理解不了。
王蒙先生總結:現在中國的傳媒也在讨論青少年的網瘾問題,如果一代人以上網代替讀書,我覺得那會陷入一個白癡時代。不讀書的靈魂是幹癟的、粗糙的、麻木的與危險的,因為它太容易上淺薄、自私與魯莽的當。抓不住自己本身,迷失知性和道德,變成無根草,找不到像人一樣活的道路。讀書不僅是對知識與學問的豐富,更是對于靈魂的豐富與滋養。
池田大作感慨地朗讀:
書籍使你成為你自己,
悄悄給我帶回來,
那裡有你需要的一切,
有太陽,有星星,有月亮,
因為你尋求的光明,
就在你自己的心中,
圍繞着書籍的世界,
成年累月探求的智慧,
那時,從哪一頁放射光芒,
因為智慧已經是你的。
——德國詩人赫爾曼·海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