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弗吉尼亞·伍爾夫的時代,女人要寫作,“必須要有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而現在,隻需要一台手機或者電腦,女性作者就可以施展自己潛在的文學天賦。哪怕偏居一隅,作品也能獲得互聯網上萬千讀者的追捧;哪怕出身貧寒,她們也能經由寫作而走向更好的人生。
這篇報道裡采訪的三位女性網絡文學作者,都出生于普通的農村家庭。她們沒有受過優質的高等教育,高中畢業即出門打工,做過廠妹、美容師、煎餅攤主、公司小職員……在日複一日的單調辛勞中,文學曾是灰暗生活中的一束光。機緣巧合,她們走上了寫作的道路,成為網絡文學作者。她們講故事的天賦被徹底地激發出來,而她們的命運也由此改寫。
90後廠妹寫網文給父母買房
“我對給别人講故事這種事是很熱愛的。人生很難得會有機會能把熱愛和事業結合在一起,應該會持續一生。”談起自己的網文寫作,荊棘之歌說。
從廠妹、美容師到網文作者
荊棘之歌是河南信陽人。因為學業不理想,家裡又還有一個比她小很多的弟弟,高中畢業,她就和村裡的男孩女孩們一同到廣東打工,在熟人介紹下進了一家電子廠做品檢員。那一年她16歲。
品檢的工作是坐在流水線上查看電子零件的質量,将質量不達标的挑出來返工。工作強度大,一周六天,一天最少十小時,這還是基本工時。因為基礎工資低,為了掙錢還要額外加班。最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掙兩三千塊。
工作之餘無甚娛樂,工友們要麼逛逛街,要麼就在宿舍裡躺着,生活很單調。荊棘之歌喜歡看網絡小說,都市、幻想、靈異神怪、種田日常……鮮活的故事給她的心靈打開另一重視野。“那會兒廣東特别熱,我們宿舍的環境很艱苦,經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覺。我就隻能坐在陽台上,靠着看電子書來做精神支柱。那時候也會有朦朦胧胧的想法,覺得他們怎麼會寫出這麼好看的小說?”
2015年,她離開電子廠,從廣東返回家鄉信陽,在親戚開的店裡做美容師。這份工作雖然薪水不高,但有許多碎片時間。剛好又遇上“書荒”,荊棘之歌意外點入起點網的一個論壇,發現論壇裡有人在教新手怎麼投稿和發布。多年的閱讀積累讓她躍躍欲試,既然沒書看,幹脆就自己寫吧!
“一時沖動,我拿手機寫出來了2000字,然後發布了。”荊棘之歌說。她還沒有自己的電腦,就靠着在手機上零零碎碎的敲字,開啟了網文的“逆襲”之路。
将人生經曆融入寫作
“我屬于那種滿腦子天馬行空的幻想比較多的人。第一本小說因為沒有什麼寫作經驗,更多的是依托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遇到的素材來寫的。”在處女作《帶着系統來逆襲》裡,荊棘之歌利用自己做美容師的工作經曆,寫一位失敗的美容師方圓圓偶得外星系統,并借此慢慢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雖然文風稚嫩,但當中涉及關于美容的話題,現在看來依然十分新穎有趣。
隻是那會兒她還是網文界的“小透明”,每天更新幾千字卻缺少互動,難免彷徨氣餒。直到2016年初的一天,一位讀者給她挑了一個bug,荊棘之歌修改之後,意外收到了這位讀者200塊的打賞。“當時就把我震驚了,我心想我寫的還值200塊錢呢?這讓我獲得了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荊棘之歌說。
這件事就像引子一樣,慢慢地讀者互動愈來愈多,她也靠着大家的支持懵懵懂懂寫完了第一本書。
第二本《青詭紀事》是靈異幻想類的單元劇。“因為已經成功的講完了一個故事,感覺筆力的流暢度提升了,自己也稍微有些自信,所以這個時候就開始往幻想方面去貼合一點,想要去嘗試新的不同的風格和故事。”
《青詭紀事》在讀者中反響很好,至2016年底,荊棘之歌的收入已開始大幅度增加。在此之後,她持續發力,又推出了《孔方世界》《槐夏記事》《丁薇記事》《楚河記事》等作品,其中《槐夏記事》累計獲得五十萬張推薦票,《丁薇記事》登上了起點女生網大封推,使她成為起點女頻一位冉冉升起的明星作者。
靠寫作給父母買房
2017年8月份,也就是從事網文寫作兩年後,荊棘之歌在信陽市買了兩套房子,一套給自己,一套給父母。“一開始給人家打工,月薪一兩千,就是普普通通打工妹,根本沒有考慮過房子,買不起。等到我寫小說的時候,月收入開始成倍往上翻,有時候翻到10倍左右,讓我一下子就自信心膨脹,對未來充滿期待。這個時候我開始考慮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因為我爸爸媽媽一直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也想讓他們以後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荊棘之歌說。
寫作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道路,甚至是重新塑造了她的人生。回首之前的打工經曆,她表示,“小說的人物、劇情以及事件沖突,不管它有什麼背景,核心肯定都是需要生活經驗的。每一份打工經曆,包括我打工的過程遇到的一些人,都為我以後的故事提供了素材。”
如今,她早已辭去美容師的工作,定定心心地全職寫網文。每天上午寫小說,中午出門鍛煉或睡個午覺,下午種種花,逗逗貓。家裡養了三隻貓,種了兩百多種花花草草。兩間卧室的陽台上,高低上下都是懸挂的花架,各式各樣的蘭花、繡球、菊花、月季,有的長勢太好,不得不搬回老家鄉下。每天給花修剪、澆水、施肥、驅蟲,是特别放松和惬意的時光。荊棘之歌告訴南都記者:“我不止一次地想過講一個種花的故事,大概會放到一個仙俠的背景裡,不過一直也沒有特别特别合适的靈感。”
八零小媳婦在年代文裡“緻富”
夜林晚總是在晚上寫作。等瑣瑣碎碎的家務事都打理停當,兩個孩子也洗漱睡下,她才獨自坐在電腦前,開始更新她的故事。
務農的父母很支持她的這份工作,覺得女孩子下力不行,那就用頭腦吃飯。
從廣西博白到陝西漢中
夜林晚的家鄉在廣西省玉林市博白縣,那裡是客家人的第一大聚居地。博白本地的風俗是崇尚多子多福,每家都有三四個孩子。夜林晚的家裡除了她,還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
由于兄弟姐妹多,而且都要讀書,夜林晚看着父母太辛苦了,高中畢業以後沒有繼續讀下去,而是去了深圳打工。
也是進電子廠,做QA(質量保證)。要麼在流水線上檢查産品的外觀,要麼坐在辦公室測試電腦主闆和電腦零件。
幾年後她和先生結婚,生下兩個孩子。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先生仍在深圳的一家工廠裡當主管,夜林晚則從深圳辭工,回到婆家——陝西漢中的山區居住。“以前覺得不管是嫁得近還是嫁得遠,隻要幸福,好像也沒有什麼。但是真正嫁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遠嫁真的好辛苦。”夜林晚歎息道。
山區裡上學交通不便,去學校“要翻幾座大山,還要過幾條大河”,夜林晚長途跋涉體力不支,隻好帶着孩子轉學到附近的縣城。
照顧孩子之餘,夜林晚也想掙點錢補貼家用。帶兩個孩子的寶媽工作不好找,應聘幾次都碰了壁。那就自己做點小生意吧!她花錢向老師傅學習了攤煎餅的技術。每周一到周五,上午準備煎餅食材,下午接孩子放學,然後擺一個小時的煎餅攤,孩子就在攤子旁邊等着。賣完煎餅回家煮飯,飯後孩子寫作業,她出門再擺一小時煎餅攤。周六、周天又到廣場上賣棉花糖。
這樣掙到的錢足以維持在縣城的生活。“雖然說不能夠大手大腳地花,但省着省着也是夠用的。”夜林晚說。
她平時就喜愛看網絡小說,到了漢中地區,風俗習慣與家鄉迥然不同,大有南橘北枳之感,一開始覺得十分壓抑。既然看小說可以分散注意力,寫小說又未嘗不可?于是她也試着寫。晚上賣煎餅收攤回家,把兩個小孩安頓入睡,她就獨自一人開始寫網文,把人生的百般滋味都傾注到文字當中。
從全職寶媽到全職作家
夜林晚大概從沒想到自己有講故事的天賦。
她的第一本網絡小說《重生空間八零小媳婦》獲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這是一部年代文,男女主的原生家庭都遭遇了婚姻出軌,各有各的不幸,女主重生穿越回80年代,曆經磨難終獲幸福。
她也沒有什麼特别的技巧,就這樣放手寫來。夜林晚說,如果說這本小說有什麼成功的秘訣,那就是“真實”。因為故事裡的情節大多來源于身邊朋友的經曆,有紮實的現實基礎。年代文又自帶熟悉的懷舊感,喜歡看這個故事的讀者,大都是有相似經曆的八零後,也有七零後和九零後。
寫作給夜林晚帶來了不菲的收入。最多的時候,她一個月寫網文的收入就有三萬多,是擺煎餅攤收入的十倍。
可是又賣煎餅,又賣棉花糖,還要寫作,精力消耗實在太大。2018年,夜林晚大病一場,在醫院裡挂了一個星期的消炎藥。先生心疼她的身體,讓她把手裡的幾樣工作減一減,隻挑選一樣幹。
“正好那時候第一本書挺火的,又有推薦,稿費就比擺攤多。我就想着,這一樣就可以超過另外兩樣了,所以後來就三選一,選了全職。”
看愛書,什麼書都看
在此之後,夜林晚又陸續寫出了《穿書後,我成了男主的舅媽》《重生八零逆天改命》《穿書後,我在年代文緻富》等作品。雖然後幾部不如第一部那麼有影響力,但也足以讓她和兩個孩子在漢中小縣城的生活綽有餘裕。
“這個地方的平均工資,我剛寫網文的時候是1200-1800,現在是1800-2400。送快遞的話要高一點,有3000-6500。”夜林晚告訴南都記者。現在寫網文的收入,毫無疑問比她在縣裡能找到的任何工作的薪水都要高出許多。
目前正在連載的網文名叫《穿書後,我在年代文裡緻富》,事實上,夜林晚自己何嘗不是寫年代文緻富的“大女主”?
如今,她還保持着在晚上寫作的習慣。因為夜晚可以免除一切打擾,思路清楚連貫,順暢的話能寫七八千字。談及自己寫作上的優勢,夜林晚覺得最主要的優勢是愛看書。剛到漢中的時候,山區裡沒有書可讀,她連孩子的課外讀物也抓過來看。接觸到網文以後,又在手機上讀網絡小說,博覽群文,樂此不疲,直到把自己也變成了寫作者。她很珍惜自己的人生經曆,常常會把遭遇寫到書中,認為網文最重要在于“真實”,“隻要真實的話,就能引起共鳴。”
隐居在贛州小鎮裡的種田女強
現實裡,她剛剛成為二胎寶媽,一邊寫文一邊忙于照顧家庭。小說中,她化身鋤強扶弱的女主,種種地,養養娃,靠着高超的技能,在田園牧歌中成為一代農業大亨。
做事就得一份一份幹
五月紫丁香出生在贛州信豐縣的一個小鎮上,父母是樸實的農民,家中有幾個兄弟姊妹。她高考失利,沒能考上大學,找了一份會議營銷的工作。
她喜歡看網文,最早愛看古風女強型的,接着又看現代異能型,再後面又愛上了種田文,天天追着看。尤其是網絡作家今鳳的小說《重生之天才神棍》,讓她看得熱血澎湃,也激發了她寫作的沖動。
第一部網文《重生之商業女帝皇》就是在《重生之天才神棍》的影響下寫成的。工作朝九晚五,五點下班回家,晚上能寫上三四千字,寫完了直接上傳。由于故事是女強設定,可女主一開始就被騙得很慘,劇情引來許多讀者評論吐槽,又意外獲得了不少收藏。寫到了三四萬字的時候,就有編輯發來消息說,簽約。
“簽約拿了工資之後,我就辭職寫了。好像我這人做事就得一份一份幹,幹不了兩份。我要不就寫書,要不就工作,而我感覺我對寫書特别感興趣。”五月紫丁香說。
她性格幹脆爽利,決定了的事情就義無反顧。轉行有一段過渡期,剛開始每個月收入隻有幾百塊,連生活費都維持不了,靠着“吃老本”咬牙堅持下來。還好父母開明,不管女兒做什麼都給予支持。
開辟出農業文的新主題
雖然不乏農村出身的網文作家,但真正把農業寫進小說的為數極少。五月紫丁香的作品大部分是這種極為新穎、極具辨識度的“農業文”,主角從種瓜種菜開始,慢慢地締造出一個恢弘的農業帝國。由于她擅于細節描寫,小說裡的農村的日常也呈現得鮮活可感,妙趣橫生。
五月紫丁香在農村長大,父母親戚做農活她就在旁邊看,即使不上手,也看了個眼兒熟。“我舅舅很擅長種西瓜,不管是選種、插秧、包秧還是嫁接之類,我都是見過的。就按照他們的操作寫在文裡面,再根據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加以潤色。”談及小說中的硬核農業知識的來源,五月紫丁香告訴南都記者。
又譬如姑父家種了好幾萬畝臍橙,有上萬棵臍橙樹。五月紫丁香親自去拜訪讨教,記下筆記,姑父的實踐知識比理論更好,她回來便把種臍橙的訣竅寫到小說裡。
“我們家鄉是安西鎮,特色就是種臍橙,家家戶戶緻富也都是靠臍橙的。我姑父一年賣十幾萬公斤的臍橙,上百萬的收入。我認識一個鄰居,他們是賣臍橙的,像中介一樣,一年也能賣個上百萬的臍橙。”
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為五月紫丁香小說提供了的素材。
連載于2018年至2020年的《空間之超級富農妻》是她最成功的作品。這是一個重生的都市小白領,意外得到一個空間,回去鄉下,瓜田李下、種田養娃,又被兒子牽回來的男人捧在手心裡呵護,最後事業愛情雙豐收的故事。
小說裡也不止有硬核農業,更有鄰裡關系、家長裡短、人情往來、柴米油鹽,還布滿用“打臉”、“逆襲”制造的爽點,筆調輕松诙諧,吸引讀者不斷往下看。作品受到追捧,稿費也随之猛漲,最多的時候一個月有三萬多塊收入,遠超信豐當地平均工資水平。
本地網文作家相互鼓勵
寫作也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走向。如果當初沒有下決心全職寫作,她也許現在還是一個苦哈哈的上班族,或者是一個全職寶媽,難以企及目前的經濟和精神上的自由度。“我現在是寫文是興趣,也是熱愛,我已經把寫文當做了一種職業,認真對待的職業。”
生了二胎以後,照顧孩子占據了她大部分的精力,寫作隻能在夜裡小孩睡着之後進行。這直接導緻她的最近兩部作品的成績不如前兩本理想。
“我的孩子很容易感冒,時常因為感冒進醫院。去年年底的時候,一個冬季我家兩個孩子輪流進醫院,天天醫院家裡兩邊跑,快過年的前一天小的那個還在打點滴,那會兒真的把我忙壞了,好累。”
即便如此,她也沒有洩氣,反倒一直給自己加油鼓勁兒。她也并非孤軍奮戰。五月紫丁香告訴南都記者:“在信豐這邊寫網文的男性比較多,女性就是七八個的樣子,男性有十幾個,他們就靠寫小說買了房子買了車。”
大家在一個群裡,相互切磋,互相鼓勵,“他鼓勵我,我鼓勵他”。五月紫丁香最近又在準備新的小說,還是種田女強爽文,有一個真假千金的構思。她說:“我覺得女人就得自己靠自己,所以我的文章就是女強型代入感。”
南都記者 黃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