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期我們介紹了活動量比較大的球戲。接下來,小編帶您了解一下古代比較輕松的體育運動——民俗遊樂活動吧。古代的民俗遊樂類活動包括投壺、秋千、風筝、舞龍、戲獅以及垂釣等,其豐富多彩的内容,使中國古代傳統體育活動更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投壺。
投壺
投壺是古人宴會時禮節性的遊戲。遊戲時設特制之壺,賓主以次投矢其中,中多者為勝,負者飲。可見,投壺是“投箭入壺”的簡稱,是投者在一定距離以外,賓主按先後順序把箭投向壺中并通過計“籌”來判定勝負的一種遊戲活動。這種活動與古代的射禮在形态、意趣、方法、規則等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因此還可以說,投壺是一種以矢代箭、以壺代侯的具有射禮色彩的遊戲活動。
随着時代的發展,投壺的娛樂性、競技性進一步提高。漢代将木矢改為竹矢,以增加箭杆的彈性,并不拘泥于八矢一局,有的甚至連投百次,這種投法取名為“骁”;魏晉以後,壺口兩旁增加兩耳,并固定作為投壺的基本範式傳遞至後世,計分方式也因不同的壺口有了變化,并且發明了隔屏風投,開始廣為流行;隋唐以後,玩法變得更多了,正面投、背對投、閉眼投、投壺樂舞……投壺逐漸淡化了禮儀特征,進入尋常人家,流行于大衆之中,無論男女老幼,樂在其中。
乾隆銅投壺 故宮博物院
八卦紋投壺 首都博物館
投壺遊戲以其優雅、輕松的形式,填補了刺激、高運動量以及智力遊戲之外的空間,為古人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又一選擇,豐富了古人的文化生活。此外,投壺遊戲還被當成道德教化手段。在古人眼中,投壺遊戲是仁義、中庸、哲理的載體。因此,投壺遊戲不僅僅是戲樂的方式,更加成為修身觀德的教化手段,受到古人的推崇。
朱瞻基行樂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
時至今日,投壺的活動或時興時衰,但投壺的文化則從未淡出人們的視野。在各地舉行的各種民俗活動中,常常可以見到投壺的身影,投壺這一傳統遊戲的回歸,帶來了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的希望。
—— END ——
(轉載請注明出處)
劉月清/制作
(内容來源于北京文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