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小編本無趣曆史,乃一外行。然因在論壇發言劉邦籍貫标注問題,招來“群毆”實感不爽。本着正本清源、化解争議,不再出現同我一樣的不快,我開始對豐縣劉邦曆史予以關注,并同時拜師豐沛幾位文史學者,受益頗豐。我本不求其他,隻願豐沛兄弟都可以坦誠相待,理性對待學術之争。莫讓一個劉邦傷了兩縣人的兄弟情義,因為這樣做實屬不值!當然我頭條号也已準備不再發此類文章。然當有人刻意為了劉邦之争,再次宣揚漢景帝三年立豐縣之謬說時,我不得不再多說兩句。親兄弟且需明算賬,看來帳不清,是沒人買單領情的。故最後發《豐沛劉邦之争何時休》一文。
豐上舊居無故裡,沛中原廟對荒丘。
二.沛豐邑一方淺析
劉邦的籍貫是秦沛縣豐邑還是沛郡豐邑呢?盡管多數注家們已經予以了定性。但自唐宋以來仍然有很多人對此提出異議!北宋史學家劉邠言《史記》乃漢制紀事而非秦制,更有今網絡屠刀菜九《千古誰識沛豐邑》一文影響巨大。本人抛開先賢注釋,也不采用讀史推論。僅從《史記》全篇着手,試解沛豐邑人劉邦真實身份。僅供大家商榷。若有不對還請諸方家多多見諒!
《史記》劉邦沛豐邑中陽裡人,蕭何沛豐人,盧绾豐人。《漢書》言蕭何沛人。《漢紀》言漢十二年高祖及至長安立豐縣。本着征引史料一般就早不就晚,總之我們還是疑則存異,不妄乎而定。
史家紀事必用當時地名,秦無沛郡,沛縣屬泗水郡,若全記郡縣必雲,泗水沛矣。時蕭何曹參王陵周勃樊哙夏侯嬰周緤周苛周昌任敖皆同縣人,而盧绾傳則獨曰豐人,又曰與高祖同裡也,師古說是。以上是清末考據大師王先謙的《漢書補注》對沛豐邑中陽裡的考證,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王先謙對盧绾的獨曰豐人還是存疑的,因此沒把盧绾列入沛縣人。
按史家記事必以當事之地名,既然衆注家認為太史公之沛豐邑為秦沛縣豐邑,也就是說太史公知道豐縣秦時為豐鄉,漢為豐縣。那蕭何沛豐人是否也就是秦沛縣豐鄉人?沛豐既然是秦沛縣豐鄉,那太史公為什麼對劉邦之沛豐多個邑字呢?沛豐既然司馬遷和衆注家都認為是清晰明了的秦沛縣豐鄉,惜字如金的司馬遷又何來給劉邦之秦沛縣豐鄉多綴個邑字?況且《史記.高祖本紀》乃劉邦秦漢兩朝之時,因此唯一的可能那就是沛豐邑非秦制,因為沛豐邑若是秦制根本不需外加邑字(按秦無沛郡),此外邑字自古根本沒有鄉意之解。也許有人說豐邑是指豐城,與沛并稱是指豐沛兩邑。這種論調根本不成立。因為司馬遷曾巡遊豐沛二縣,“吾适豐沛,觀……”這裡的豐沛對一個豐沛二縣的外地人(司馬遷)來說根本不會是指豐城、沛城。若豐為豐鄉,行文的“起豐沛”用“起沛”也足矣,不至于用“起豐沛”。況且《史記》中漢十二年劉邦暮年過沛有文“沛中空縣,皆至邑西獻”、“複豐比沛”因此《史記》行文中“豐沛”是指豐沛二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既然行文中豐沛是指豐沛二縣,也就是說行文中豐沛是同級的兩個單獨個體。那“高祖沛豐邑中陽裡人”無秦字壓首,就隻能是沛郡豐邑(縣)。司馬遷不會把兩個同級的豐和沛在籍貫上另有所指吧!因此籍貫上的沛隻能是沛郡。所有持秦沛縣豐鄉論的注家都是建立在其自認沛豐邑為沛縣豐鄉的基礎上的。高祖乃漢高祖,而非秦高祖。漢朝高祖秦朝沛縣人有些不倫不類了吧!故高祖沛豐邑中陽裡人是指(漢)高祖沛郡豐邑(縣)中陽裡人。因此秦沛縣豐邑論是注家之讀史讀來之論,而非史實定論。
最新出版的《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秦漢卷》言至遲漢六年存在豐縣建置,且豐縣秦代建縣也有可能,雖然是可能性在最小量級,但反過來講秦沛縣豐邑就是未定論。《史記》中司馬遷沒有提及豐縣的建置問題,但提及了高祖改立新豐縣,按常理豐若為秦鄉漢縣,司馬遷不該不提及豐之成縣問題,況且又根據現有秦豐封泥的出土,因此豐縣本就是秦縣的有力佐證還是大增的。
有人總以郦食其,陳留高陽人,郦商,高陽人。劉邦,沛豐邑人,盧绾豐人。兩郦同裡(其實人家是一家兄弟),劉盧同裡,同裡之人,表述一樣。一人詳細,縣鄉俱表,一人簡略,僅述及鄉邑。高陽為鄉邑,豐亦是相同也。此司馬寫作高明之處也,亦是合情合理之處。沛縣豐邑人與陳留縣高陽鄉人同類表述也。盧绾豐人,即豐邑鄉人,因沛豐邑人沛決定了豐邑(豐)的地位。其不知陳留亦有陳留郡之稱(按漢制),高陽酒徒隻是司馬遷單單強調高陽而已,其于劉邦之沛豐邑本身并沒有可比性;再者高陽是高陽鄉而非高陽邑,秦漢時更沒有高陽邑鄉之說,亦更沒有豐邑鄉之豐鄉說。
《史記。封禅書》:“高祖初起,禱豐枌榆社。”“後四歲,天下已定,诏禦史令豐,謹治豐枌榆社,常以四時春以羊彘祠之。”此诏禦史令豐,而非令沛(郡或縣),亦可間接佐證豐當時非屬沛縣。
劉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歸納而論劉邦先秦豐邑人(或魏或楚)、秦四川郡(治沛)豐人、漢沛郡豐縣人、今豐縣人。劉邦為今豐縣人,古沛豐人,當不可對立與切割。豐生沛養漢劉邦我們還是要繼續保留和傳承的,但劉邦籍貫地為今豐縣中陽裡,我們也必須欣然坦蕩面對。
劉邦是豐縣人還是沛縣人,誠然劉邦可以自言豐人或沛人,但對于豐沛二縣來講,劉邦是地地道道的豐縣人。我們莫以古糾結于今,也莫以今牽強于古。在尊重曆史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多些對當下的尊重。雖然千年來秦沛縣豐邑論為主流之論,但本着對曆史的負責和秦“豐”封泥考古的進一步突破,豐縣本為秦縣的大幾率還是有的。因此劉邦是沛公,但沛公不一定非是沛縣人。豐縣中陽裡作為縣級單位當下還是存在的,因此不管劉邦是秦沛縣豐邑人還是沛郡豐邑人,我們無需再争!豐縣是劉邦家之故鄉,沛縣是劉邦發迹情感之故鄉,豐沛同為帝王鄉。我們應以發展自身經濟為重任,在對外宣傳上要注意各自措辭,本着相互尊重的大前提,選擇合适的适宜自己的正确宣傳方式。切莫再混沌不堪,贻笑大方!更不宜再有豐沛劉邦之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